楼主:
hifree (hi)
2013-04-15 18:04:00※ 引述《blizzard2002 (你懂不懂仙人掌的心情啊?)》之铭言:
: : 你说到重点了
: : 类型小说是通俗文学的分类
: : 是商业化的结果
: : 其叙事手法具有模式可循
: : http://www.baike.com/wiki/%E7%B1%BB%E5%9E%8B%E5%B0%8F%E8%AF%B4
: : 在纯文学里根本没有这样的分类
: : 不会有人把乔治.欧威尔的1984当做科幻小说来探讨
: : 也不会有人把战争与和平当作是历史小说来探讨
: : 所以我不懂为啥有人一直要把纯文学的作品硬套到通俗文学的类型分类里去
: : 这根本就是自降其格
: : 更遑论这部小说根本不符合类型小说的叙事模式
: 我可以确定你对科幻小说不是很懂
: 1. 科幻小说史的书你看过几本?
: 有个网站叫科幻国协毒瘤在台病灶, 里面有介绍科幻小说史的书籍.
: 我建议你找几本来看
: 2. 轨迹杂志前不久才票选完史上最佳科奇幻小说, 你看过几本?
: 没50本以上别出来丢人现眼
: 3. 你去查看看反乌三大名著是哪三本
: 4. 你去搞懂什么叫科幻小说的新浪潮时期, 还有新浪潮时期的诉求
: 5. Hacedor举海柏利昂就是来打你脸的, 你还说"你说到重点了"
: Dan Simmons就是故意用不同类型的文体和叙事模式来写科幻小说
: 因为海柏利昂是仿坎特伯里故事集的方式, 让六个背景不同的朝圣者来说故事
: 简而言之, 重点是 : 科幻小说并没有一定的叙事模式
我确定您没读过云图这部小说
难怪论点漏洞百出
你说Dan Simmons就是故意用不同类型的文体和叙事模式来写科幻小说
但很抱歉,大卫.米契尔不仅使用不同类型的文体和叙事模式来写这部小说
而他叙事结构更和Dan Simmons完全不同
他把各个完整的故事拆分成两部分
分别安排在上下两部
以123456||654321模式完成
也就说一个故事叙述到一半就会被另外一个故事打断
如此周而复始
直到第六个故事才透过镜射的方式反向叙述完成
但海柏利昂并没有这样的结构
所以你举海柏利昂根本是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
更遑论要打别人的脸
而根据他本人的说法
他之所以会采用这种叙事模式
就是来自于Italo Calvino's 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ler
只不过多加了一个镜面在中间
使得故事得以发展完成
所以那些科幻迷对他作品的科幻情节解读
并举海柏利昂为例
纯粹都是出于误读
偏离作者的原意太远
而是科幻迷自己的再创作
不是云图这本书原本的架构所欲呈现的本意
至于电影的改编
并没有照着原著的镜射模式
而直接透过蒙太奇的剪接把六个故事切割得更支离破碎
然后像果汁机一样的参和一起
希望把故事和故事之间的干扰性更明显些
当然,这样的改编是否成功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若要说这是三幕剧的结构
那就未免掩耳盗铃
误读地太严重了吧!
http://www.guardian.co.uk/books/2010/jun/12/book-club-mitchell-cloud-atlas
I'd had an idea for a polyphonic "Russian Doll" novel ever since
Italo Calvino's 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ler had wowed me at uni in
the late 80s. Calvino's book is made of interrupted narratives which are
never returned to – my idea was to write a novel whose narratives would be
returned to, and completed in reverse order. For me, the number nine has
always been a helpful sub-divider of the blank page at the "Where do I
begin?" stage – not for any mystical reasons, but because nine gives you
four stages, or "way-stations" for the outward journey, one destination,
and four stages back. Cloud Atlas's original structure, then, had three
narratives set in the past, three in the present and three in the future.
Once I was under way, however, each section grew to about 100 pages long,
and it takes a braver writer than me to go up to 900 pages, so the final
manuscript had a two-two-two formation. One of my three "lost narratives"
concerned a Korean rap musician, and I visited Seoul one freezing New
Year holiday to scout for locations. Being too miserly to waste my research,
I used it to form the background for one of the future narratives, set
in Seoul.
你完全误解Hacedor为什么要举Dan Simmons当例子
Hacedor举海柏利昂只不过是想告诉你:科幻小说并非
你所想像的僵化类型,反而有各式各样写作模式的科幻小说存在。
你竟然将他的意思误解为云图和海博利昂具有可类比性,这到底是什么超越的思考方式......
说别人错误,到底是你自己没看懂别人在写啥还是你自我矛盾阿......
请问hacedor哪里有说“海柏利昂跟云图的叙事结构相似”
再回到类型小说的部分,这里只充分显示你根本拘泥于纯文学理论而无视类型小说的多元写作
......你很夸张,这边唯一在做类比的人根本只有妳阿
。你回去把我和其他人讲过的话看清楚,我们根本没有人说过云图跟海柏利昂的“叙事结构类似”,你是脑袋
会举出海柏利昂不过是想告诉你,类型文学的区分本来就没那么复杂,不过只是针对题材与议题去做简单的分
类罢了,并没有什么类型文学会“僵化”文学写作手法这种事情,而海柏利昂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较的”?类型文学底下本来就可以再针对写作手法做分类,这有很困难吗......
这是在回应你狭隘的文学观:“写作分类只存在纯文学!,类型小说哪有这种东西!你在乱讲!”
......当然有关系,我不明白你为什么看不出来如果类型小说本来就能接受多元写作模式,那么云图为
.......哇我们讲了那么多次云图跟科幻题材一向的主题有一致性,你竟然全都没看进去。
作者:
tomlet ( - entrance#1)
2013-04-15 19:00:00what is 逻辑P断?
很好,你证明了你的逻辑的确没学好。快去跟别人问问命题到底是什么吧
顺带告诉你命题的英文是proposition,方便你在查史丹佛哲学辞典时不会查错字
作者:
hacedor (没有个性的人)
2013-04-15 19:39:00没想到还在战XD,不好意思喔,hif大,请不要再引用我的话因为你对我有严重的误读XD,你该不会说只有其他人会误读,
作者:
hacedor (没有个性的人)
2013-04-15 19:40:00你不会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