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第三类接触》by(时光之砚)

楼主: NEKObus (我美好的记忆就是我的神)   2013-03-30 23:54:45
《时光之砚》脸书专页【100天推荐100部电影】计画 http://0rz.tw/Vjpm9
012.《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
人类探索外太空、探寻未知的企图,会否是自掘坟墓?那主动想接触外星文
明的欲望会不会带来危险?我们会被自己的孤独给反噬吗?——这些问题,还真
是科幻ABC了。 而我信仰的答案近似于:若真的有能够穿越重重星海、浩瀚黑暗
来到我们家门口,跟我们打招呼“接触”的文明,那必定比我们进步不晓得多少
世纪、多少个世世代代,这样的文明能存活这么久,而不致毁灭自己,理应是温
和又理性的。所以也该是友善的。应该不至于有危险吧?
毕竟,就连在人类短短的历史中,我们也已学到比起纯粹的殖民和资源榨取,
相知、相交、相学习的文化关系,带来的好处可是多得多的。
有了这样的乐观,和对人对世界的细细观察,当初年仅三十岁的大导史蒂芬
史匹柏拍出了《第三类接触》,从没什么戏剧化主线、没多少科学前因后果的方
式切入,这部片诚恳、而且非常非常专注地描写了“如果真有一天,外星文明的
使者来访了,那会是怎么样的形式?人类会有什么反应?作为一个‘文明’我们
又会如何回复这样的声音?”
而让我再强调一次,这故事真的是乐观的。当然有人紧张,当然有人恐惧,
但到头来一切美好,人类明白了自己并不孤独,还得到通往更多知识的路。作为
一部电影,《第三类接触》更不只开启了许多技术新格局,摄影和取景的力度,
还在科幻/外星/太空这个领域注入不同于以往的概念:未知当然会带来恐惧,
但在黑暗中蠢蠢欲动的,不必然是危险和恶意。也可能是微光、路灯,通往不再
孤独的自我认知。
更不用说这一串音符了:“So – La – Fa – Fa(低8度) - Do ~”——作
为宇宙语言,数学的具现化,如今的我想起《第三类接触》,其实是想起/响起
这串音符。那是友好的声音,是通往未知世界的桥梁开启前、叮叮咚咚的钥匙声。
再次推荐这经典。
—— 脸书版连结: http://0rz.tw/Vjpm9
~ 2013 0330 ~
作者: reke (当不成孩子王)   2013-03-31 00:09:00
时光之砚文居然两页就倒底了 好不习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