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写在《宝岛曼波》巡回之后:为什么我们不上院线

楼主: fansss (新天堂乐园)   2007-11-01 11:31:43
※ [本文转录自 Ourmovies 看板]
作者: fansss (新天堂乐园) 看板: Ourmovies
标题: 写在《宝岛曼波》巡回之后:为什么我们不上院线
时间: Thu Nov 1 10:16:15 2007
写在《宝岛曼波》巡回之后:为什么我们不上院线
文/林木材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article_id=9127993
“一部纪录片的完成,必须跟观众一起完成”
─ 颜兰权、庄益增,《无米乐》导演
写文章时,我鲜少使用“我们”一词。这两个字对我而言,拥有着极大的煽动性,
一旦使用了“我们”,无论是企图诱导或唤醒些什么,读者将失去自己的独身性,
被迫在阅读或情绪上做出相同的经验和反应方式。
以作为一个写作者的我来说,这种书写策略固然相当有效,但却有可能使情感凌驾
理智,阻碍读者开放思考。可是这次,基于某些因素和情绪,我必须要详细且用力
的写 ─“为什么我们不上院线”,并且,期望更多人能够理解这其中的意义。
一直以来,参加纪录片映演活动总能带给我许多影片外的意外收获。特别是纪录片
回到摄制当地的“回归放映”,更常带给人极大的冲击。有时候,我会惊喜地发现
坐在身边的阿嬷阿伯原来正是片中的主角;有时候,被摄者会在映后座谈里发表了
许多惊人之语,让人深深思考纪录片里所谓“权力”和“观点”(诠释)问题,当
然也还包括了纪录影像与现实生活间有所落差的真实吊诡。
近来,我担任纪录九二一重建纪录片《宝岛曼波》巡回映演团队里的一员,随着影
片在台湾各地巡回,我不仅仅走访了各县市不同的放映场所,也更认识了观众,体
会到各地方不同的观影文化。记得过去几年,每次放映纪录片时我们都卯足了劲做
宣传,深怕没有观众。但随着这几年纪录片蓬勃发展的开发与累积,在这次《宝岛
曼波》的放映经验里,“找寻观众”这件事已经不用再花费太多的力气,潜在的观
众群们已自成网络,许多观众甚至是自发性、义务性的帮忙宣传,使得会场内总是
有着满满的观众。对此,我以为这并不是意外的惊喜,反而像是这些年以纪录片为
职志的人们用力打下基椿的成果展现。
而假如参与放映的“观众人数”是纪录片推向大众时所谓“广”的指标。那么,当
映演不必再担心找不到观众时,纪录片中那“深”的部份,理当成为放映所应追求
的第一要点。
在这点上,每一场放映的映后座谈便显得重要无比,也必须先拟定议题(究竟这部
片想刺激观众思考些什么呢?),邀请相关来宾,尽量让讨论集中。座谈绝不仅是
影片的再延伸,其实更是一种创作者与观众间建立在理性上难得的“双向沟通”与
“意见交换”,因此也将随着人、事、地产生不同的激荡。
有不少观众在问卷上写到:“有没有考虑将此片推上院线,让更多人看见…”。
当然有呀,但这个念头随即马上打消了。一来,推上院线所需要的资金、人力过度
累人庞大;二来,商业放映的方式与快速成效并非我们所追求的(没办法每场都座
谈);三来,是否所有的纪录片都适合走上院线的放映途径呢?
也许可以试着回顾那些曾经因为“映演”而发生质变,或是产生乌龙效果的纪录片。
《生命》的热潮现象曾被学者郭力昕写道:“纪录片不是一间告解室,不是为了让
人走进来买一张赎罪券”;《无米乐》的热卖使得片中主角煌明伯的手工棉被订单
不断,让他每天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力;《医生》原本灰暗的“死亡”主题,硬是被
诉求“感动、走出伤痛”的行销策略给转了调(注1);法国纪录片《山村犹有读
书声》在欧洲热卖后,片中的被摄者向电影公司索讨回馈费……等等。
而在这么多例子当中,最令人遗憾的当属杨力州导演接下商业周刊委托而拍的《水
蜜桃阿嬷》事件。一个独力扶养孙女的原住民阿嬷的生活,在电视的强力放送后,
片末打上了捐款帐户…。
观众们善心的捐款是期望能改善阿嬷的困境,但,这些捐款却流向了“商业周刊”
要推行的“点亮孩子的未来计画”。这部纪录片因“放映管道”所造成的,不仅仅
是涉嫌让利益流入商周的口袋,更引发了一连串的关于纪录片和滥用原住民形象的
论战。其中,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杨力州导演公开信中的一段话:“纪实片是一个委
托制作案,关于商周募款的方式及使用,我无法承诺也无权承诺”。(注2)
我以为纪录片导演并不是一个只顾著创作,单纯完成拍摄、剪接的制片机器人,他
更应该捍卫自己的立场,去关心并了解这部影片拍好后将被怎么播放,怎么被使用
。杨导演的这番话显然透露了他对于放映后所引发的争议企图卸责,“映演”当真
能与导演脱离关系吗?
这些看来“速成”的放映方式,真的就像是无法拴紧的水龙头,一旦开启,没有人
可以预料影片播出后有否可能被拿来挪为某种利益下的牺牲品;片段的观看也可能
造成某种偏见式的“误读”,对纪录片中所涉及的一切事物,除了不尊重,也都将
是极为不公平的。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纪录片工作者会宁愿选择一条苦行的巡回映演之路,并场场出
席座谈,细细讲解拍摄的理念、过程、动机。因为当下我们所需要和诉求的,是
需要去一点一滴灌溉,才有可能扎实的影像教育。
“映演”做为纪录片完成的最后一个环节,总需要更多的用心和设计。而长期补助
纪录片映演的“国家文艺基金会”在今年9月20日公布了新的补助办法。其中增设的
新规定竟然写着“以院线映演方式为优先”(注3)。
国艺会的这项新规定,让人相当气愤、丧气和失望。这简直代表了一种追求数据、
短视近利、急就章、只看表面风光成绩的笨蛋心态。他们压根不知道有多少人需要
映演的补助款,才能辛苦的让影片与观众见面。
正是那些拍出了好作品,却缺少人脉、苦无资源的人,才需要补助经费;正是那些
想要尝试不同的纪录片放映方式,想要带给观众更多激荡的人,才需要这笔映演补
助。纪录片里的影像,仍是真实世界里的片面之像,唯有用时间和教育,扎实的推
广经营,才能打破真实的迷思,开拓对于影像及世界更深层的认识。
也许有人认为,大众怎么看待这些影片,或是引发了什么社会现象,是自然的,也
是自由的。但我却认为,当人们能对整个事件有了比较全面性、深入的了解和看法,
这个社会自然不会滥用、或不知如何去发散那些爱心和好意。这是无论站在哪一方,
哪一个位阶的谁,都要学习的重要事情。“映演”就是要站在这楼层上去审慎的思考。
所以,请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不上院线,以及这个动作背后的一切思维。
而我真心地期盼“我们”,不是仅仅只有那些拍纪录片的人、那些推广纪录片的人
,而是涵盖了关心这个社会的所有人。这就是我所期盼的大家,包括政府、补助单
位、广义的影像工作者们,以及最重要的“观众”。
作者: reke (当不成孩子王)   2006-01-01 12:27:00
不知道怎么搞的,我细读这篇文章之后隐隐觉得不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