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放逐”遗落的类型元素

楼主: Kubelik (cliche)   2007-01-16 02:15:31
http://www.wretch.cc/blog/milstein&article_id=10094529
“ 放逐”遗落的类型元素
“放逐”虽然只是借用了“枪火”的部分的角色架构,但是很难不从枪火的轨
迹寻来观看放逐。在叙事技巧以及场面调度上,杜琪峰的火喉在这两部电影之
间很明显的其以达成熟的境界。
但是,私心认为,原本鎗火里的男性情谊,到了放逐却有点矫情了。我承认是
受到先天的刻版印象所致,或许这也是导演之所以强调放逐并非枪火的续集之
故。
在枪火里,五个主角之间的情谊的铺陈其实是略显不足的,并没有足够的篇幅
酝酿出五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但是一部电影的时间里,却至少还有到位,更重
要的是,主角配角性格说服观众的能力。在原始的设定之下,我们知道阿来(
吴镇宇)和阿信(吕颂贤)是比较亲近的,,因此他们和阿鬼之间的冲突的张
力才被格外突显,而那份冲突被安置到必须讲究义气的团体里,加上五人生死
与共的共同体关系之下(基于对组织的忠诚而结合的),转变成更强的互信。
因为这个机制是建立在一种不容置喙的前提:“忠诚”以及“义气”之下。
电影意识形态的前提是明确的,冲突的产生才有了说服,角色性格的蕴酿与故
事的发展变的层次分明。如何呈现这个冲突?如何让冲突在这意识形态之中消
融化解?这里就看到了杜琪峰过人的才华。
当五人和老大遇袭,落单的阿来坐出租车回来之后,不分由说的殴打阿鬼(黄
秋生),事实上,谁都知道,在老大遇袭的当下,阿鬼命令众人先走是权衡情
势下的正确决定。意即“忠诚”与“义气”之间,阿鬼做出的抉择。只是盛怒
之下的阿来仍然殴打阿鬼,阿鬼也知道自己违背了义气,因此不发一语,任其
殴打。事后,他跑去阿来照管的场子,找来了长期闹场的帮派份子老鼠,三言
两语之间,就杀了他,做了一个人情给阿来。尔后,阿鬼回来,和大家抽烟喝
酒,阿来知道阿鬼亲自去帮他摆平,看似若无其事的大家吃吃喝喝,Mike(张
耀扬)偷偷在烟里塞了火药,阿鬼回来后便地给阿鬼,阿来帮阿鬼点菸,一边
很平常的问:“你怎么杀他的?”阿鬼回答:“......你管那么多做什么?”
这时菸突然冒火,看热闹的众人,和阿鬼便笑场了。
在这几场戏中,每个人的对白、表情都不多。可是画面呈现出来的,却是丰富
了整个故事。在忠诚与义气的前提之下,每个人都无庸多说心知肚明。在背叛
的愤怒之下,被打的人也自知对不起而甘愿挨打,然后事后还人情。在看似平
常的戏里,冲突化解,男人之间,不用多说,也无法言说的情谊,杜琪峰用干
净的手法呈现了难以言传的男性情谊。
忠诚的对象是文哥,作为黑道老大的头子,高雄的饰演虽然威严略显不足,但
是却呈现了另一种老大的形象,内敛、仁慈、残酷。由他对曾是手下的清洁工
表现的同情斩露无疑。这个清洁工在先前的火拼时,因为胆怯而自己躲了起来
。大难不死的老大并没有憎恨他,导演用主观视角呈现了他眼中看到的,正低
著头清扫的小弟时,观众便也透过文哥的注视而怜悯这位小弟,文哥于是叫任
达华拿出钱给他。鎗火其实赋予文哥性格的戏份是很成功的,这使得整部电影
最后的冲突:阿鬼奉命要杀掉阿信时,得以有感染力。
可是,放逐将枪火的角色以及物件搬了过来,却未能搬移到丰富架构的骨肉。
首先是老大的饰演,在“放逐”里是由任达华饰演,延续其在“鎗火”里那个
有点古怪、神经、痞子、自私的表现。而其在放逐里的形象是较不讨喜的。会
把阿和(张家辉)推下楼之后,再继续对奄奄一息的他开枪,这个动作除了表
现了作为一个老大,心胸狭窄、只为激怒对手的无意义作为之外,没有别的意
义。这个无法使观众认同的老大会令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成练达的阿火(黄
秋生)会跟在这种人底下?
任达华饰演的老大对阿火说:“你忘记是谁给你饭吃的吗?”
所以,黑帮类型电影里一个重要元素,至少是杜琪峰在枪火里所强化的“忠诚
”已经被消灭了,这不是一个值得忠诚的老大,这个老大只是给薪水养家糊口
罢了。
后来的角色设定逐渐解答了前面的疑惑:在“鎗火”与“放逐”里,角色性格
,尤其是灵魂人物、五人之中的领导者黄秋生,是不一样的。在枪火里,五个
人基本上话是不多的,到了放逐,导演却将原本由义气维系著的情谊支解,改
以五个人本是童年玩伴的设定取代,因此,原本在枪火里,五个人之间的小游
戏都带着点硬汉柔情童心未泯的幽默,甚至是接在冲突之后的桥段,作为冲突
之化解极为精巧的设计。到了放逐,则是放大了“童心未泯”这个面向,黄秋
生不再是寡言的,反而变的有点像是带头笑闹的人,当四人打闹一团时,这时
的趣味顿时大减,而变的浅白的表达五个人平时互相戏谑的友情尔尔。
至此,原本杜琪峰在枪火里引出的两大重要元素“忠诚”以及“义气”,都以
经消失,以及质变。
我并非反对这样的安排,香港黑社会电影一直以来用这两个元素成就了太多经
典,只是杜琪峰并没有颠覆类型的企图,相反的,他还是依赖著类型的元素来
放置在影片中,甚至还用枪火的物件制造趣味提醒观众放逐跟鎗火之间的关系
:黄秋生杀人用的刀片、五人玩足球的动作。
放逐就算不是枪火的续集,却有着类型电影续集的通病:保留了吸引人的表层
元素,却忽略了真正核心的内在元素,取而代之的却又无法达到原本前作在内
在上达到的丰富质感。鎗火里,吴镇宇殴打黄秋生的戏,从头到尾两人一句话
也没说。放逐里,就必须要靠吴镇宇喊骂:“你已经死了!”“要不是阿和开
枪,你已经死了!”来呈现两人之间的冲突。因为内在冲突的一边,黄秋生执
行任务之“忠诚”已经不具说服力。要不是吴镇宇和黄秋生的演技炉火纯青,
否则这里的冲突必定显得苍白。原本五人之间的小游戏是伴随着冲突的消融、
黄秋生的不苟言笑(结果自己也跟着玩起来)才变的有趣,到了放逐,就要脱
裤子、挤照相的大声嚷嚷才显的好笑,因为黄秋生已经不具备沉默寡言之性格
。五人行为动机也不甚明确:观众对于类型的期待知道,五个人不可能带着黄
金就走了,于是穿插在行动之中的笑闹就变的累赘。更不协调的是,那袋黄金
的作用是什么?是用来和老大谈判的筹码?如果是,那老大再次落实了个没格
调,不值得忠诚的口实。如果不是,那这段抢黄金的戏,连带任贤齐的插花,
就完全变成了废戏。
放逐在技术的层次上无疑是超过鎗火的,一场暗夜在公寓中驳火的戏证明了杜
琪峰的优异场面调度能力。然而,电影的内在质地,却是不及枪火。就算是要
玩新,却又看不到新元素的开发。剩下的,就只有令人赞赏的枪战画面而已了

01/15/2007 Milstein
作者: kao8855 (maeno)   2007-01-16 02:19:00
好文推
作者: marssoldier   2007-01-16 02:55:00
你主要的批评 一句话就可以讲完?
作者: kill5566   2007-01-16 04:57:00
天阿 评的真好 为什么我都看不出来 强!
作者: airlow (不存在的骑士)   2007-01-16 05:45:00
其实把阿和推下后射击,是为了逼他们出来,这是狙击战术
作者: airlow (不存在的骑士)   2007-01-16 05:46:00
就算逼不出来,也可打击对方士气,这在战争片中常出现
作者: rainlover   2007-01-16 07:54:00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因为鎗火其实放逐被稍微低看了
作者: rainlover   2007-01-16 07:55:00
不过的确,大部分影评皆以为鎗火胜过放逐
作者: reverse (沿岸流)   2007-01-29 16:53:00
鎗火是形式主义的创作 放逐感觉不止此一企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