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论《恐怖旅社》佳处何在?

楼主: EVA96 (键盘亲卫队)   2006-04-25 01:00:55
※ [本文转录自 Horror 看板]
作者: EVA96 (梦醒惆怅) 看板: Horror
标题: 论《恐怖旅社》佳处何在?
时间: Tue Apr 25 01:00:37 2006
强力剧情泄漏
当我在看《Hostel》导演Eli Roth的前作《血肉森林》的片头。
片头响起阵阵苍蝇飞舞的声音,令人立即联想到─腐烂!
甚至配上暗黄色背景,更加深进一步印象。
与西区考克的《鸟》,利用鸟鸣声而无任何配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时候我想,照理说这样有创意的片头,不应该会有如此低的评价。
或者是,本片的片头让我有预感:这是一部我会喜欢的电影。
果然,Eli Roth在本片之后,让我成为他的影迷。
看完了《Hostel》以后,没有深入剧情讨论实在非常不过瘾。
这里把一切剧情或者我喜欢的部分一次清仓。
无论是看任何电影,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你完全可以猜到下一步会有什么发展。
杀人魔电影却一直逃不出公式─有人会死。
没有受害者的杀人魔电影就不叫杀人魔电影了。
观众所期待的当然是看这些受害者的惨状。
即使是大力讽刺杀人魔电影公式的《惊声尖叫》,仍然没有脱出这个公式。
在我看来,只是在这个议题上较为轻松,但是拔除掉讽刺的部分,仍然与一般杀人魔电影
没有不同之处。
公式如下:
1.突如其来的吓人镜头
2.凶手躲在某处而受害者完全不知情
3.一个角色一个角色相继的死去,但是剧情完全紧张不起来
4.恐惧的来源永远只有凶手一个
看完了这几条公式,你会知道我称赞《颤栗》、《Hostel》、《深入绝地》这几部近期的
杀人类型的电影原因。
我得一条一条解释这些公式,不过并不是说被我以上这几部电影并未使用这些老招,而是
没有‘滥用’。
就《Hostel》来说,全片极少使用突如其来的镜头吓人。
我想得起来的只有两处,主角在冲撞妓女们以后,倒车再玩一次。
另一次则是在于车站厕所,主角从隔壁间抓住商人的手。
也欢迎补充我所没有想到的镜头。
突如其来的镜头是必须的惊吓方式,所以艾尔的【惊悚一百】这本恐怖片介绍大全中,特
地标明了惊吓次数。
并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好,只是次数一多,全片将会有非常多的时间都是用来铺陈瞬间惊吓
的一刻。
本片好在于,让惊吓镜头自然而然的发生,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出现。
同理,凶手躲在某处与受害者对峙的场面,精髓在于再短短的三到五分钟内,你已经预知
萤幕上惊慌失措的人会惨遭毒手,但是凶手什么时候会冲出来,你无法得知。
这是杀人魔电影必备的,但是本片中没有这样的桥段。
因为同样的把戏一样占掉全片太多时间,且观众容易疲乏。
这是传统的杀人魔电影中必备的元素,而本片却舍弃不用。
本片利用了其他方式来制造紧张。
或许你会问,本片把省下来的时间拿来干麻?拍前面四十分钟的A片?
我会留后说明。
第三条公式,本片的受害者不多,其中两个非常痛快的死去,没有占用观众太多时间。
就杀人魔电影的结构来看,自然很奇怪。
已经剩下一个受害者,而剧情的推移仍然快不起来。
Eli Roth在剧本上的编排,反而让前面一段成为惊悚剧情片,而非传统的杀人魔电影。
也许有人不喜欢,不过我赞同这类做法。
开头前十五分钟就开始陆续死人的恐怖电影,已经有太多太多了,我想不差这一片吧。
四,最让我赞赏之处,本片并没有特定的一个凶手。
主要的恐惧来源即:屠宰场与边缘环境。
无论凶手是一个或是两个,或是多个,在心理压力上仍不及本片所营造的屠宰场。
在传统的恐怖片中,你只要远离杀人魔,通常危机就解除了,因为凶手不会像鬼魅一般的
出现在任何地方。
所以杀人魔电影几乎都受害者有跑给凶手追的桥段。
本片最后一段要逃出屠宰场的部分,重点不在于跑而在会不会被发现。
电影中用了服装以及刺青来区隔屠夫与受害人的差别。
跑出了屠宰场之后,才是常见的追逐场面。
但是重点不是躲避屠宰场的保镳,而是包括被买通的警方人员。
每个人从外表看过去都是人模人样,甚至包裹着西装、制服,绝对没有带着面具、拿着电
锯,身穿人皮或是一脸狰狞。
这种做法制造出来的心理压力更胜于一个实体的杀人魔。
接着是本片的节奏,最常听到的抱怨就是前戏太长,且充斥情色画面。
情色画面我不予置评,不过这是本片的诉求之一。
(不然本片是如何用四百五十万的成本赚进十倍以上的票房?)
但如果深入一些,Eli Roth在他的电影中一直提倡“自作自受”
不用“恶有恶报”来形容则是他电影中的角色,一直没有明显的善恶区分。
越多的性爱镜头,越能强调主角三人是自己走上绝路。
不过我也不排斥“B级片风格”说,大量的情色镜头本来就是B Movie的特色之一。
本片的预算也相当B级。
事实上,全片的步调也没有那么缓慢。
在角色Oli失踪之后,本片的气氛从淫靡慢慢转变成为悬疑。
悬疑的气氛越来越浓厚,直到场景到了屠宰场,全片才真正成为一部恐怖片。
就一个不怎么嗜血的观众角度,我并未觉得不耐。
就我个人而言,Eli Roth没有犯了恐怖片中剧情交代不清楚的通病。
故事简单,但是脉络分明。
甚至在前半段,我几乎不觉得自己在看恐怖片,而越是如此,在后半段的部分就觉得震撼
越大。
本片的重点,在虐杀部分,的确份量不多,比我想像中少得多。
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比例失调,看过《追杀比尔》就可以知道并不是血喷得越多,恐怖成分
就越高。
过多的血腥反而使观众麻痺。
反而是几个重点桥段,恰到好处的把屠宰场地狱形象表现出来。
特别是呕吐物,将一种窒息、不舒服感贴切的传达出来。
而剪眼球、锯手指,都不是可以让人叫绝的虐杀镜头,甚至有点不够残忍。
但是我认为这和《毁灭倒数28天》都是心理层面上的惊悚片。
而Eli Roth用了B级电影风格来包装。
先是在异地旅社,一切看似美好的渡假村,而好友却陆续的失踪不见人影,光是这点就让
人想起来发毛。
无论是妓女的嘴脸,旅舍与警察勾结屠宰场,杀人者的论调,受害者为求苟活的态度,街
头帮派的小孩,这都不像一部卖血的恐怖片想要陈述的。
死里逃生的男主角,可以不顾自身安危的拯救日本女孩,但也可以成为冷血杀手为友复仇

在观众跟着男主角逃出生天以后,也很难去判断究竟倒车去撞妓女与皮条客是正确与否?
在车站厕所的复仇纯粹是泄恨或者是尽自己的力量去阻止另一次的惨剧发生?
没有善与恶或是对与错,故事想要说的,仅仅只是普遍的人性。
就这些来讨论的话,我想,《Hostel》已经超越了一般恐怖片可以讨论的范围。
作者: knightis (寂寞公园)   2006-04-25 01:01:00
推荐这篇文章
作者: misssyou (蜜死优)   2006-04-25 01:21:00
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好文
作者: mauwoooo (CCMY)   2006-04-25 01:32:00
他没有倒车再撞吧@@ 是后面追他的人又撞上去的....
作者: nazmi   2006-04-25 02:36:00
他的确是倒车再撞
作者: abenacci (张阿优)   2006-04-25 03:17:00
推推~
作者: vallovealex   2006-04-25 05:00:00
推一下 ~~~
作者: newbrant   2006-04-25 11:54:00
推一下~~XD
作者: AAAAAER   2006-04-26 15:57:00
好文 但他没有倒车再撞吧 是后面那台追他们的车撞上的
作者: kakashii   2006-04-27 09:41:00
很不错的观点
作者: pinkzena (放空姐)   2006-04-28 00:06:00
嗯~是后面的车撞上妓女的
作者: colamimi (C@T)   2006-04-28 10:39:00
后面的车撞上的 我也觉得这是一部很好看的恐怖片
作者: reindeer0920   2006-05-28 23:48:00
故事简单,但是脉络分明。 写得不错~~强烈推荐!
作者: XXPLUS (随缘等新车)   2006-06-14 16:01:00
会看成倒车再撞的人八成都有暴力倾向,不信请看DVD花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