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oughRole (我丑胖穷笨)》之铭言:
: ※ 引述《ttk620 (浴室杀熊事件)》之铭言:
: : 剧中台词有时候很长一串, 又挺文学的
: : 有些台词...字幕只是把它翻译出来.
: : 其实背后似乎是有其意义...(对我来说这还蛮有趣的:P)
: : 嗯...以上....
: 喜欢考证的人 应该会很爱WachowskiBro.的电影
: 或者应该说 WachowskiBro.的电影就是拍给这种人看的
: 从Matrix到V for Vendetta
: 从角色姓名 对白 到布景 到音乐
: 其实无处不是没有玄机的 有兴趣的人可以把电影看个几十次
: 应该可以找到很多东西
: 虽然在我看来 那不过是玩弄符号学的技巧 对于提升整体电影的价值并无多大帮助就是了
有些不同的观感想分享;)
任何创作领域的技巧和拼贴援引
如果只是流于炫技唬人的技俩
的确会让人不痛不痒,无所反思余韵可言
当下或许有惊异到,但事后大概过目即忘,徒留浅薄的印象
《V怪客》里头所使用的后现代重构性文本和形式
(反讽的,混杂的,狂欢的,行动的,参与的,不确定的,否定的,自我否定等等)
无论在内容或者架构,上演抗拒主流意识形态(反政府威权,反个人主义,反英雄等)
以及解合法化的戏码(使用暴力达到目的,揭露法律正义之背后可能的盲点和弊端等)
这样的做法在现代拼贴满街跑,努力回头向历史传统取经却不时嘲讽揶揄的二十一世纪
极容易松散成表面的,无深度的杂耍或华丽做作的讨喜嘉年华会
(尽管这样也是一种争议性的“新的无深度”)
然而我个人的观影后感却不会轻易的把《V怪客》所作的尝试
归类到“玩弄符号学的技巧 对于提升整体电影的价值并无多大帮助”的单纯炫技类
主要的原因有 2 个
第一是关于主角 "V" 的角色塑造 characterization
看完整部电影我还真的没把他当作是一个“人”在回忆
(其他角色都有令我印象深刻属于人的时刻,唯独"V"在我脑海留下真的就是概念和口号)
反而如他自己所宣示,他的存在已经变成是一种概念和理想an idea, ideal
而如果概念或理想在某种程度上是抽象的,是形而上的,是“子弹打不穿的”
那我看不出为什么 "V" 没有理由喃喃自语着关于政治历史,关于文学哲学的种种渊源
也就是说我觉得片中围绕着 "V" 所安排的一切,无论是面具,住所,或他的言行
都十分符合贴近这个革命的反英雄(概念)所需要的内涵和层次
第二是动作特效的使用和节制
如果觉得骇客3集形式凌驾内容太多
那《V怪客》我想正好是一个前后不错的对照
影片长达 2 个多小时
可是真正出现动作特效场面的
就如各位板友所说(或抱怨呵呵)
只有最后那 5 分钟的武打戏和大爆破大游行
在经历了前面2小时不断的回溯、探索、验证、重组、见证、死亡和重生
最初的概念轰然转化成具体行动,令人格外的震撼动容
那个大爆炸和潮水一般的人民不断的特写此时已经不只是影像上宏观摄人的画面
而是承载呼应前面堆积的历史鬼魂(口白)、影像压迫和情绪深度之后必然的结果和出路
当然你还是可以指出《V怪客》的各种缺点
像我不尽然喜欢"V"和 Evey 太过刻意交缠的各种大小安排或是 Evey 接受试验那段
(好啦我还是觉得 Portman 的演技可以再磨练,在众多英国硬底子演员的对照下)
"V"的某些台词也的确玩得也些过火(虽然指涉的突梯乐趣总是在的 Agent Smith;)
还有最后以肉身挡子弹虽然又呼应了革命“理念”的存在和超凡
但是耍刀歼敌的特效又显得过于生硬,让人容易有抽离旁观之感
不过对我来说都瑕不掩瑜,是我今年欣赏的院线片里
很欣赏推荐的一部形式和内容结合得精采的电影作品
还记得在戏院片尾响起 Rolling Stones 的 "Street Fighting Man" 的那刻
眼框真的有泪水在打转,忍不住趁散场人潮纷乱的时候呼呼的大喊了几句
心里顿时千头万绪,被撩拨起的种种想法和莫名的失落感疯涌而至
我的政治冷感、接受现况、无所动机、平和伪善、空有想法概念文字却没有行动的身躯
看着 "V" 诡异微笑的面具,在热血过后,僵硬了起来.....
Cheers!
Patsy "Gallag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