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可摩尔绝对是个擅长倡议的人,不只是他的影片,还有他利用场合创造声势、赢
取目光的本事,谁能忘记他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大骂布什的模样?而【科伦拜校园事
件】有的不只是声势而已,拿下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凯萨奖最佳外语片、坎城影展
评审团大奖等超过一百个奖项,这部探讨美国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所谓纪录片,
似乎确实反映出美国的社会现况,更对诸多利益团体提出了深刻的批判。
然而,本片的知名度与获奖肯定虽可视为斐然的倡议成果,做为一部“纪录”片,
本片到底反映出怎样的真实?由于以纪录片观点对本片提出批判的文字非常多,我
也并非对本片怀有多么沈痛的批判意识,所以就随便说说我的感觉好了。
麦克摩尔的立场鲜明是众所皆知的事实,而【科伦拜校园事件】与其说是探索美国
文化现象的思索历程,不如说是以特定立场选定批判对象,再以必要的资讯组装整
合出具说服力的叙事脉络,进而达到获取观众认同的目的。
并不是说片子里的资讯没有价值,事实上观影过程我十分愉快—用愉快形容似乎有
点奇异,但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样—大量的反差与对比让影片本身趣味无比,其中又
以却尔登希斯顿慷慨激昂的发言搭配科伦拜血案的惨状为最,麦克摩尔隐藏立场深
入却尔登希斯顿宅邸,迫其落入说理不清的窘境,也是大胆而奏效的尝试;而本片
对各国治安的比较,以致于对美国媒体环境的剖析,亦颇有参考价值—许多论述搬
到台湾也能成立,值得台湾观众与当局深切反省。
然而,虽然这样的质疑有点沈重且期望过多,但【科伦拜校园事件】终究不是一部
企图为现况提出改善方向的作品,更进一步来说,麦克摩尔真正的目的,似乎仅仅
是对美国枪枝协会、军火商以致于美国政府提出攻讦,至于批判是否合乎理性与逻
辑并非他的主要考量,确实打击其批判客体才是他的主要坚持。
试想,纵使科伦拜的惨案令人鼻酸,纵使国小孩童枪杀同学是如此荒谬又诡异的悲
剧,这终究只是激发情感的戏剧符号,这些惨案是否能做为反枪枝贩售、反军火商
以致于检视美国文化的手段,却是另外一回事。麦克摩尔很高明地以枪枝死亡人数
做为客观比较的基础,却少对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社福系统、种族复杂度、经济发展
脉络提出说明,而他不说明的理由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说明将会降低他主要论
点的力道,也会让他塑造出的邪恶反派—拥枪者、政府、右派份子—褪去尖锐的外
衣,责任也会分散到大多数的身上。
而这部片最煽情的部分,就是暗示贫困单亲妈妈被福利系统与企业剥削进而造成孩
子缺乏照料从而促使了惨案的发生,接着问题的矛头被指向福利政策与大企业,然
而问题的根本却可能是避孕与人口控制,以及是否人人有权生子的亘古争辩:如果
没有能力饲养小孩,为什么要生下来呢?
当然,美国政府做过的黑事绝对说不完,军火商以降的企业团体也绝对是唯利是图
的吸血虫,然而这世界本来就不是共产主义理想中的乌托邦,福利良好造成的青年
人怠惰甚至厌世也是欧陆诸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美国目前依旧是整体而言最强的
经济体与军事强权,麦克摩尔能不能提出一个整体可改善美国社会现况、同时维持
美国优势地位的可能方向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只是个批判者,狙击利益团体的暗杀者,他狙击的武器,是
纪录形式的宣导影片。这样的影片,有娱乐性,具煽动力,也适合在政治集会上播
放,然而它究竟反映了什么真实?似乎也没有,它如同共和党或军火商的宣导广告
一样,意在说服,不在探究真相,也难怪许多坚持纪录片典范的学者与创作者会直
指麦克摩尔这样的手法,与其批判的对象不无二致。
然而,手法一样又如何呢?我毕竟也是个相信有限度以暴治暴的人。这世界从来就
没有改变其丛林的本质,理想不必被抛弃,暴力、阴谋与手段也不应该被忘记,爱
好和平的同时一样能用武力歼灭对己造成危害者。麦克摩尔的倡议或许夹带着许多
偏激与跳跃性论述,但他引起了关注,激发了许多人对枪枝问题与媒体乱象的重视
,这不就是最珍贵的成果吗?
所以,无论他的立意是什么,无论他的运用了多少洒狗血的情绪性诉求,我都希望
他继续开砲,因为他至少是个认真而手段高明的倡议者,比起台湾许许多多的政论
与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