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不负责任影评:《狗仔队》(小雷)

楼主: jimulder (That's life.)   2005-12-05 13:43:15
《狗仔队》是由电视影集导演Paul Abascal执导演筒,梅尔吉伯逊监制的作品,故事讲述
一位男明星博‧赖拉米由于电影大卖而声名大噪,引来许多狗仔队拍摄他的私人生活,甚
至影响到他的人身安全。在某次飞车追逐中,狗仔队的车失事撞上赖拉米一家人,导致他
的孩子脑部重创。狗仔队们肇事后不但没有逃逸,反而拍下车祸现场照片,大发利市。后
来博赖拉米觉醒了,以自己的方式,狠狠地教训了嗜血的狗仔队……。
好莱坞拍摄的媒体乱象相关电影其实不少,如劳勃迪尼诺的《千钓一刻》("15 Minutes"
)就是典型“全民狗仔”的范例。原本期待由梅尔吉伯逊监制的作品能够为这个通俗剧的
题材,注入不一样的气象。影片的前半个钟头十分精彩,将狗仔队尖酸苛薄的恶形恶状描
述令人发指,既写实又极富戏剧张力,不禁令人怀疑这是某位明星的真实告白(有一幕指
出很有可能是老梅亲身体验的故事,容后再述)。然而,到了影片的后段,却成为一部不
折不扣的复仇电影:男主角从一位饱受媒体压力的明星老爸/丈夫,摇身一变成为马盖仙
加皮尔斯布洛斯南,不但设计了许多反圈套,让当初陷害他的狗仔队们一一走进死胡同,
后来还自导自演了一场引蛇出洞,骗过了警方,抓到狗仔队的头儿,然后再以英雄之姿出
现在万人空巷的电影首映会上,接受无数观众的掌声与媒体的镁光灯……。
嗯嗯,获得空前的胜利。然后呢?没有了。这部电影只告诉我们,如果你被狗仔队偷拍的
话,不要怕。将上班的外套藏起来,穿上S型的超人装,然后你就可以再度演出一场美国
英雄主义的胜利戏码。套一句平时我们最常对明星的风凉话好了:“他该不会真以为自己
在拍电影吧?”
西方国家最重视的,就是个人的隐私权。而在庞大的报业资本主义的竞争下,逐渐地产生
所谓的“黄色新闻学”与“小报文化”。就像“壹周刊”或“时报周刊”一样,这些小报
着重在于膻色腥图片的呈现,而非真实报导文字的描写。因此,图片的来源成为一则新闻
是否成立的关键,狗仔文化也在这种风气之下相形而生。
媒体乱象其实有许多面向可以谈,《狗仔队》的前头也带出不少讨论点,如狗仔队的头头
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大家都只想吃牛排,却不肯跟屠夫约会。”一针见血地指出嗜
血观众的伪善与狗仔队之所以存在于社会的原因。但电影的后半段却乏善可陈。正反两方
的追逐斗智固然精彩,情绪的切换却过于一厢情愿。调查此案的警官似乎找到可以定男演
员罪的证据,却隐而不提;许多相关证据(如装在男明星家中的监视器)事后调阅录影带
都可证明男演员其实在自导自演,但这些证据都在“伸张正义”的无限上纲,而被搓圆子
汤搓掉了。这部电影摆明就是一部“曾经受过狗仔队骚扰的电影制片,为了一反不平之怨
,拍了一部英雄电影来惩罚那些狗仔队”,藉以自渎罢了。
而根据许多迹象显示,这位为了心理平反的阿Q先生,很有可能是本片的监制大人:梅老
自个。在某场男演员接受“抓狂管训班”(Anger Management)的戏里,心理医生拿了一本
空白笔记本给男演员,请他将所有会令他愤怒的事情记在本子中,借由纪录处理情绪的方
式来审视自己EQ控制的状况。心理医生还饶富兴味的说了一句:“这方法很有效,我的
某位病人靠着这种方法获得极大的助益。”最后一幕,男演员走出咨询室,离开之前将笔
记本丢进垃圾筒,镜头带到某位坐在垃圾筒旁边的中年男子,拿着一叠厚厚的日记本,做
着笔记。那人不是别人,就是该片的监制,梅尔吉伯逊。
其实我很想知道,在拍完这部片子后,相关演员是不是继续被狗仔队骚扰,还是从此被列
入安全名单,狗仔队敬而远之呢?呃,我想,《狗仔队》这部电影除了补偿了现实生活中
,被骚扰的明星们无法痛揍狗仔队的心理愿望外,其他的价值……呃,我还真想不出来了
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