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It's all Gone Pete Tong

楼主: brilliancy (ECHO )   2005-09-07 01:54:28
http://blog.kgbbs.net/brilliancy/article/49001
我向来不喜欢那些充满教化意义的电影。
上一次走进电影院是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虽然很爱
Johnny Depp可奶油、可古怪、可不羁的外型与演技,也喜欢Tim Burton
缤纷魔幻的华丽风格,还有载歌载舞的小矮人每每出场都像嘉年华会般欢乐
有趣,但劝世的意味实在太重了,看完觉得心智年龄降了好几岁。片中除了
Charlie之外,其他小朋友们都有着讨人厌的嘴脸-肮脏、任性、骄傲、自
大、心眼小、心机重...这种角色在传统电影中,都注定有着悲惨下场,任由
观众拍手叫好。虽然我也讨厌这几个小鬼,但至少他们很有个性、各有专精,
反而是平凡无奇、典型贫穷好小孩的主角Charlie,因着别人失败而胜出,
这是什么狗屁竞赛?
其实不只电影,那些励志小品也是我从小鄙弃的对象。什么“心灵xx”、
“xx自己”、“xx的人生”系列,虽然小时后总被迫阅读这些“优良读
物”还得作心得报告,虽然偶然翻之也会有一些些触动,但想想里头的人物
真是无聊透了,所有人最后都会变成和气、真诚、善良的乖宝宝,既没个性
又没志气地过著平安知足、幸福快乐的日子-再也没什么比这种好莱坞结局
更令人倒胃了。
电影It's all Gone Pete Tong其实也相去不远,尤其中文译名“撼动生命”,
真是让我冷汗直流。幸好他的手法丰富、音乐性?,结局也在尚可接受的范
围内,足以让我将激励人心那部份视而不见,而给予5颗星的高评价。
既然是部激励人心的片子,内容当然就是简单三段式:1知名DJFrankie
Wilde过着声誉、女人、金钱享用不尽的放荡生活。2职业病导致失聪,因为
失聪而失业,友人、女人相继离去,开始离群索居、自暴自弃。3重新振作,
一番努力之后回到生涯高峰。如果故事到此,这个才华洋溢的DJ从此在狂欢
的人群中、在高据不下的排行榜上、在泳池豪宅里过著小资产阶级的奢华生活,
我会劝大家买张原声带回家,把“心灵xx”、“xx自己”、“xx的人生”
翻出来看过一次就好。幸好,一如所有传奇人物在事业顶峰突然自杀(Kurt
Cobain、Ian Curtis、Elliot Smith...)、喀药骤逝(3J、Kieth Moon、
Sid Vicious...),或者意外身亡(Brian Jones、John Lenon、黄家驹...),
Frankie Wilde也神秘失踪,一如Syd Barrette(Pink floyd最早的主唱),留下
一个值得仰望的位置、任凭人们穿凿附会的谜团。
Frankie Wilde是否确有其人? 片子开头一句'based on true story',加上
片中众多知名DJ诸如Tiesto、Paul Van Dyke、Fatboy Slim当然还有英国
电音教父Pete Tong等串场旁述,让我误以为这是真人真事改编,午后在唱片行
里还想说找找看专辑。但如果真是90年代后期的DJ之神,怎么可能AMG没有
资料?Google搜寻结果都是和电影本身有关?如果不是真人真事,那Frankie
这个角色又是影射谁?我对电音并不熟,只能提供下列网址参考。
http://observer.guardian.co.uk/omm/story/0,13887,1486768,00.html
所以It's all Gone Pete Tong又是一部Mockumentary吗?和This is Spinal
Tap或24Hour Party People不同的是,导演Michael Dowse摆明了告诉你
这是一部剧情片,是一部有着纪录片手法、有MV手法、有着漫画风格的剧情片,
难不成你真以为毒瘾长得像一头背着粉红翅膀、穿着粉红围裙的黑熊吗?
由于以类纪录片的方式拍摄,手持镜头占绝大部分,当然就不可能是四平八稳的
唯美构图,但明媚的景致让每个画面都鲜明饱和,夜里的派对也有萤光炫目闪耀,
即使是幽暗的情境下也有潜入的光线带来诗意-其中,Frankie将自己关在密闭
的别墅,头上缠绕着绷带,背光站在窗边的侧脸特写,曾在那短短三秒重重撞击
我的脑袋。
与音乐相关的片子,以MV方式结合剧情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就像奶油溶入咖
啡般,回旋缠绕出一朵盛开的花。这部关于DJ的传记电影当然不乏相同元素,
出乎意料的是,除了派对现场当然是电音为背景外,大部分的衬乐都是摇滚-
The Beach Boys、The Beta Band、Depeche Mode、...And You Will
Know Us By The Trail Of Dead等,如同电影Trainspotting、Vanilla Sky
或Gardon State一样,乐迷们在经典摇滚的记忆中,描绘出画面之外的感动。
其中,有一支"真正"的MV在电影里片段呈现,在结尾字幕完整放映。仿佛九零
年代早期,台湾传播公司自制的音乐录影带总是安排帅哥美女追逐于海岸,这支
MV也俗滥地令人喷饭(只不过多点异国情调),依稀记得西班牙片Torremolinos
(幸福黄色电影)也有类似的桥段。
最后,引用一下破报来解释片名:
《撼动生命》英文片名为 "It's All Gone Pete Tong"──伦敦东区俚语,意
即"It's all gone wrong."(不对劲了)──据说,虽然这则俚语早在一百多
年前开始流传,但在近年锐舞场域中却变得特别盛行,能与之相匹敌有 "I want
some Jimmy Hills",意即 "I want some pills"(我想嗑几颗丸)。
台湾翻译真是毁了一部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