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但愿众生得离苦 (《栖霞寺1937》观后)

楼主: sweetdew (如愚)   2009-12-27 00:13:19
是何等的慈悲与愿力,才能在隆隆的炮火声中,一肩扛起救拔苍生的重任,始终如一?
披着夜色,在摄氏十三度的低温下盥洗,水落处涌现阵阵蒸汽,忽然明白,毗卢殿前的
雪地里,众目睽睽之下,当冰水一桶接着一桶无情浇淋,寂然法师只是默默承受着,双手
合十,如此虔敬,如此坚定。
栖霞寺,与栖霞寺里的两万多位难民,终究因寂然法师一念广大的慈悲,于战乱之中平
安度过。然而,也就只在那么一念之间。每一回诸僧的商讨,棘手的难题接连入寺,接受
或者拒绝,都是考验。生死交关之际,如何抉择?护寺?护民?护国?孰轻孰重?
铁打的道场,也必有终归坏散的一日;而道场之所以存在,皆因众生。如果,只为保全
寺院而遣散难民,少数人的身命是保住了,千年古寺也得免兵灾;关起山门,兀自晨钟暮
鼓,又怎忍心面对那些无助、恐惧的眼神,痛苦的哀号,与流离转徙之间的伤亡与泪水?
“菩萨,不是一种形象,而是利益众生的清净心念。”唯有一念予乐拔苦的慈悲,能够
超越时空语言的限制,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使当世避难寺中之人得到心灵的安定,亦使
后人感动崇仰。
为何出家?当初,寂然法师因家贫入寺落发为僧,一生三十个年头,就这么真诚地奉行
佛法慈悲的精神;相较之下,那军官曾经风光地在东京大学钻研日本佛教史,何其讽刺。
回头仔细想想,如果过程中的关键被抽换,眼前所见或许就不是今天的栖霞寺:如果寺
中没有那位曾经留学日本的法师,如果那个晚上酒醉的日本兵没有强行入寺而误杀僧侣,
如果那位姓山田的日本军官未曾信奉佛教……太多太多的如果,无法一一追问,而一切竟
发生得这样巧合,“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诚然如此。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暗夜中、烛光下,寂然法师独留大殿礼佛。──乱世之中,如何
是一个佛弟子的本分?
清净庄严的梵呗在山林间回荡,成为动乱之中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与温暖光明的依归。
双手合十,仰望世尊,在寂然法师至诚恳切的眼神里,我看见自始至终坚定不移的一念
──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佛说八大人觉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