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24/8397909
指示药退出健保政策 医界提出三大隐忧
2024/12/02 12:23:40
经济日报 苏玺文
针对指示药逐步退出健保的议题,今年八月新增14项药品改由民众自费,目前仍有超过
800项药品待检讨。然而,医界对此政策表示关切,认为此举可能带来三大隐忧:对慢性
病患者造成负担、增加民众购药不便及价格混乱,以及小儿用药的安全风险。
影响慢性病患者的用药负担
“这些药虽然价格不高,但用量非常大!”台大医院内视镜科主任曾屏辉指出,针对便秘
、胃食道逆流等肠胃疾病的常用药,患者需长期服用以控制病情。若退出健保,民众需自
费购买,例如便秘常用软便剂与促进肠道蠕动药物为例,每日五、六颗就需花费约10至15
元,一年下来增加的负担就超过3000元。
此外,台大医院副院长娄培人表示,胃食道逆流的用药对慢性患者至关重要,一旦因费用
问题中断治疗,可能导致胃酸灼伤食道黏膜,长期恐有食道狭窄、甚至食道癌等并发症。
曾屏辉也提到,由于台湾市场规模小且健保核价偏低,药厂供应意愿有限,若退出健保,
患者面临的选择将更少。
价格混乱 货比三家徒增困扰
指示药退出健保后,患者需持处方笺至药局自行购买。娄培人指出,因不同药局的进货成
本不同,价格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民众为寻找便宜价格需多方比价。此外,医师可能频繁
被询问“哪里能买到便宜药?”或“药局与医院售价是否相同?”导致医病沟通增加负担
。
儿童用药潜在风险
对于小儿科用药,退出健保可能引发更大的用药安全隐患。娄培人提到,儿童用药需谨慎
,过往小儿科医师常建议其他科别医师避免开立特定药品,以降低风险。若家长自行到药
局购买药物,可能因不熟悉药品而选用不适合的替代药,增加风险。
医界建议:逐步评估 优先剔除影响小的药品
对于政策执行,医界认为应以药品用量及影响程度为考量,优先剔除使用量少、影响小的
药品。即使是同成分药品,也需根据不同适应症设置差异化给付机制。
娄培人强调,政策应考量病患的实际需求与健保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一刀切”造成病
患负担。曾屏辉则补充,政策推行需完善配套,并确保有足够的替代药物供应,以减少对
患者的影响。
健保政策 需平衡需求与资源
医界建议,指示药的退出应与患者需求挂钩,并逐步检讨与调整健保给付范围。先评估从
用药量少、影响小的药品试行,对临床治疗影响大的药物则应审慎评估并完善配套。这不
仅需要充分的沟通与评估,也需借鉴国外经验,同时考量台湾的特殊情况,确保政策落实
时能兼顾病患利益与健保制度的永续性。
心得:
原厂药过三年专利期,需释出处方新关新闻
让其他药厂做剂量跟成分相同的便宜学名药
相关新闻: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052074
民众可省荷包
健保可省支出
医界影响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