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给PGY的插管建议之一:不要怕,早点插

楼主: DrCheLun (许哲纶 新陈代谢内分泌)   2023-12-01 11:50:25
说到内科值班最害怕的事情,呼吸衰竭与插管大概会是内科初心者心中前三名。
或许是因为学生时期安宁缓和的课上的有点太多,
我刚进临床时心里常常很deny插管这件事;
总觉得插管之后就接着气切,接着长照,接着就是苦难的开始。
但真的去过加护病房后才知道,
大部分急性呼吸衰竭插管的病人
在良好的照顾和治疗下,
是可以成功脱离呼吸器,拔管康复的。
因此在出现呼吸衰竭迹象的时候勇敢的(call学长来)插管,
是能让医疗方、病人、家属
都更有余裕面对疾病的杰出一手
那麽,以下我就来分项详述三个应该及早插管的原因:
一、插管是标准治疗
医师法第 21 条就写明了:
“医师对于危急之病人,应即依其专业能力予以救治或采取必要措施,不得无故拖延。”
而若住院病人符合急性呼吸衰竭的条件,
插管与呼吸器显然是对危及病人的必要措施。
所以有些医院不会看到插管同意书,
只有放弃急救才绝对需要同意书,
因为插管法律上是必要的措施,
放弃急救才是例外。
换句话说,你不会因为插管而被告,
反而原本放弃急救后,家属反悔提告的案例还不少,
不信可以去问你们医院负责安宁的医师,
应该每个都能讲出很多故事……
其实在病解时会发现,
很多家属担心害怕的也跟我们一样,
怕插下去之后就无法回头,
仿佛插管后面就是气切长照的漫漫长路
但现在法律制度相对完善,
如果经过加护病房照顾后仍然预后很差的病人,
还是可以在充足的讨论取得共识后走安宁拔管流程。
就连大家视若洪水猛兽的气切,
如果日后在良好的治疗下能顺利脱离呼吸器,
待病情稳定出院后,也可以请外科医师评估,
将气切造口手术修补回来。
所以插管不是不归路!这个观念很重要!
不过就像所有的医疗处置一样,
插管前一定要做好告知的义务,
且临床上也没有绝对的事。
所以如果病人看起来明显符合安宁的条件,家属也有意愿,
只是之前没正式走完流程,
那麽还是可以快速地讨论出共识,选择不急救
但临床上最困扰的还是一个事发突然,
家属无法决定,病人又喘到不行命在旦夕的情况。
这种时候为了保护自己和病人,最好还是尽到告知义务后赶快插管!
二、插管与呼吸器的好处
在病解时,我常会把对抗肺炎的过程比喻成与病原体的战争,
呼吸器就是后勤补给。
我们用抗生素作为武器和病原体打仗,
但如果粮草–也就是氧气–不够,
仗还没打完就弹尽援绝了。
因此呼吸器等支持性治疗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粮草补给,
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对付病原。
不过插管也对治疗有帮助。
侵入性呼吸器可以增加氧合、排除二氧化碳、减少呼吸肌做工;
正压呼吸可以帮助塌陷的肺泡展开,
有利气体交换和排痰,
气管内管本身也可以让抽痰更顺利。
而对病房医师来讲,
插管的好处也很多。
虽然刚插完管会有一段不稳定期,
但通常等呼吸器与病人磨合好,
加上适当的镇定剂给予后,
整体生命征象会比插管前稳定许多,
再也不用盯着血氧心情跟着上下起伏。
且最重要的是:
插管后下一步就是尽快转到加护病房,
而转床交完班后就是ICU的事了,
等你月底换team前大概都不会看到他^^
三、 越晚插管,越难插管
Intubation是一个有风险的procedure
Intubation的过程会中断原本的高流量的氧气
且sedation会抑制自主呼吸
因此原本就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的病人
在过程中可能会有更严重hypoxemia,
进而大大增加出complication的可能。
而插管过程中需要ACLS常常也是这个原因。
相关文献可以搜寻peri-intubation hypoxemia。
所以对于hypoxemi的病人,
如果预期会变差,
最好在氧合状况还没有太糟糕时早点插管。
以我的习惯,在simple mask 10L下若血氧或呼吸pattern还不好就应该开始准备了。
如果拖到病人戴上NRM还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
就会让intubation 的risk增加不少。
尤其如果你是白班的当科,
更该尽量在白班人力充足时及早完成,
这样不但能减少你被值班同事以及护理师们讦谯的机率,
病人也会安全许多
总而言之,
希望大家不要再害怕插管这件事。
在觉得有可能符合respiratory failure的情况时,
可以及早向上线求助,
评估是不是需要插管,
千万不要因为怕被骂而自己一个人硬扛!
作者: holyhelm (老鹰 鸭霸 西米露)   2023-12-01 12:38:00
这点R/CR要以身作则...PGY都跟R学的
作者: SSjump (我不宅我只是很少出门)   2023-12-01 12:46:00
最近才碰到一个太积极又能力不够搞出事的请大家还是量力而为
作者: medycyna   2023-12-01 13:06:00
现在的仪器其实有让插管变简单 但还是要够t的CR多带
作者: Redundancy (多余的)   2023-12-01 13:20:00
推~
作者: nickcool0203 ((歹年冬搞消郎))   2023-12-01 13:27:00
推这篇!以重症医师的角度来看真的是早点评估、考虑早点插后续处置难易度比较容易,临床稳定度也好一点。一堆在那边NRM撑两天全身器官都要坏了,最后还不敢打镇静/肌肉松弛插的过程头破血流。原本早点插早点稳定可以解决多数问题的,拖到后面整组坏掉真的母汤很多单纯的呼吸衰竭(当然也有病一堆超复杂超严重的)给了基本的呼吸支持、镇静止痛等supportive care后会比原先稳定且好处理很多!不是鼓励大家每个看到喘就直接插管;而是强烈建议不要拖到不行才勉为其难去做。
作者: a89182a89182 (猪猪肉桂卷)   2023-12-01 13:45:00
应即依其专业能力予以救治或采取必要措施我就没专业能力这法律不是用来压人的
作者: EnzoMaybach (SLR)   2023-12-01 13:55:00
澄清观念,只有末期病人才有不予急救的考量
作者: nickcool0203 ((歹年冬搞消郎))   2023-12-01 14:46:00
回楼楼上在你手上或值班范围你有义务给他寻求合适的医疗选择,例如call资深医师或照会专科或转院本文讲插管应该没有所谓法条压人问题。这是本来就该做的事!
作者: Mckchgun (Mckchgun)   2023-12-01 15:44:00
走二线科,不用插
作者: mightymouse (翻堕罗流大师)   2023-12-01 16:04:00
该插就插,尤其值班时遇到不是自己primary care的病人没时间跟家属好好建立关系时还是插管保平安,最近又听说一例白天已经DNR全拒的病人值班往生,家属事后反悔跑去告值班医生
作者: Rogozov (哥发的不是冗是寂寞)   2023-12-01 16:12:00
中肯
作者: Playorange (Playorange1117)   2023-12-01 16:14:00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3-12-01 17:29:00
核医放肿都遇得到鬼了 真的不用插的应该只有病理吧
作者: jery1017 (jery1017)   2023-12-01 17:56:00
最需要插管急救的是健保制度
作者: mitsloanboy (GG轮班救台湾)   2023-12-01 18:22:00
牙医Enzo大获全胜
作者: a89182a89182 (猪猪肉桂卷)   2023-12-01 18:30:00
我只是觉得拿这法律出来讲很奇怪 教学中讲法律目的是什么 PGY或 senior R不知道病人该不该插管本来就很常见 CR没事就该去病房寻一下 而不是把责任都丢到年轻住院医师身上吧除了这点以外都认同 插管其实跟打IV 一样啊就是一种基本技术 没有这么难 也无需恐慌
作者: XoPXoP (两斤叁两)   2023-12-01 18:36:00
牙医保时捷大胜
作者: redmetal (As time goes by...)   2023-12-01 18:49:00
推认真文
作者: DrBear (老熊)   2023-12-01 20:08:00
开始进临床,就有CR告诉我:当你考虑要不要插时,就要插
作者: hooo (新的开始)   2023-12-01 22:52:00
这篇是受到A-pen那篇影响吗?那篇好像删了
作者: HoterLin (白袍清道夫)   2023-12-02 01:09:00
当然是push DNR
作者: chuntien (chuntien)   2023-12-02 10:06:00
不是影响 这是同一人 学长=NG哥
作者: andyandyandy (kerker)   2023-12-02 14:05:00
要推DNR最好先确定法规怎么写,确定病人有末期疾病不可治愈,不然DNR根本不成立
作者: MoWilliams (骑士总冠军)   2023-12-02 22:05:00
center有CR在应该不会太担心啦 反正on 不进去就call学长或麻醉科 反而小医院才真的恐怖
作者: hhll5566 (忽溜56)   2023-12-04 00:56:00
还看到北医IP
作者: aa85ss20 (跳痛)   2023-12-06 00:35:00
推认真文
作者: itsasemen (这是杀洨)   2023-12-07 12:18:00
小医院没牌护理师比你会插,不然就转院转急诊
作者: letwind (wind)   2023-12-08 13:00:00
U值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