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idong86 (棉絮掉光换塞铁)》之铭言:
: 各位医生晚安.
: 职业背景: 目前32,某国立电机所现役学生,前工程师,离职前年薪低空飞过100
: 更早曾为国营员工.
: 现况: 科技业又打回原形,目前看医牙的平均待遇还是大胜,虽然海归医牙已经
: 纷纷回国瓜分市场,政府可能也会持续对健保开刀.
: 学习背景: 当年学测69,自然考差填不了电资,填了传统理工科,又没勇气重考电资.
: 更没想过重考医科.刚出社会无远大志向,考取了国营,觉得薪资不理想又再转科技业,
: 做了几年发现没补学历不行,所以回来读电硕.开始后悔高中毕业没有果断重考医牙.
: 重考规划: 以目前硕士学业为主,一边复习高中课业.本身较擅长学测着重观念的考法,
: 对指考重计算的考试不擅长.但听说学测面试不收30+,大龄只能挤分科窄门,若要准备
: 分科,几乎要休学全职读书了,对我来说成本太高,考试也没把握.
: 保守目前有明年跟后年学测两次机会,若没考上,硕毕就回业界.
你这边算法怪怪的
: 职涯分析(都是worst case):
: 电 34,年100起步,估计40,年150封顶.一直到50.50以后工作没保障.
: 医 最晚34考上.40毕.PGY2年.R4-5年.45当主治,稳定年入200到60还是65.
这边医生当主治应该47岁了
回文也讲一堆了你四十岁值夜班
我个人觉得不太可能
然后你到时候看到你的薪水
就会想早知道考牙医
: 牙 最晚34考上.40毕.PGY2年.42当主治,稳定年入200到55腰酸背痛.
年入两百,不说名字遮起来我还以为是医生
别小看本土牙
现在最夯的议题就是波波牙
我个人看法应该是挡不住
但具我朋友的老师指出“危机也是转机”
未来本土牙,“开诊所的”,都会附国内学历
然后就走一个高端自费路线,有竞争才会改变
以后愿意多花钱的==》本土牙
不愿意花钱的健保==》波波牙
就算不能转型成功,光不用值班,很少被告
稳虐至少四~六成医学系
: 目前有几个选择
: 1.硕毕回业界: 太晚起步,预估就是科技业打杂的命,高机率40岁150封顶.
: 领破200的机率,很渺茫.
很奇怪,我朋友台大资工倒数90%+台大硕+LOL钻石,进华硕24岁那年就140了,比较同年
纪医学中心医院PGY,薪水都1.5~1.7倍了,真的有那么惨?而且假如你一直留国立cente
r,基本上内科要当到总医师才能和科技业起薪打平欸。
: 2.投入大学考试: 先准备学测,如果分科无法专心准备,则休学全职读书.
: 尝试重考两年.若失败,没硕士学历,并且回业界履历非常伤.(原本就够糟了).
: 3.后医后中: 普化普生没学过,要考也要休学全职考,甚至去补习.
: 想请教各位,医牙薪资/发展值得这年纪去拼吗?
牙医唯一选择
整篇看下来基本上都是以钱为出发点的话就是牙
但我觉得科技业进大公司
把公司上下游搞清楚
然后关注一下自己公司订单状况
主管有没有主动叫你请假
进股市真的很难输
我朋友台GG 4,500的时候都出掉
这种业外的红利医生也没有
然后还动不动会被科技业朋友问你卖了没
结果你整天都在忙
晚上一打开手机发现自己又赔二三十万
只能回说“喔我没关注啦,最近事情比较多”
有时候不要只看薪资数字啦
一些业外的红利股份你也要算进去啊
而且我后来发现绝大部分的人会觉得医生很爽
都是因为你们对医生的认知都是
“开感冒药的诊所医生”
最后牙医现在是拐点
趁波波牙新闻被炒起来的时候买进
一起走向本土自费牙顶端人生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