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日渐竞争的世界

楼主: ELAPHANT (火狐狸)   2019-05-16 06:30:02
小弟目前在公立馒头医院赎回自己的彩色医师证书中,有幸遇到不错的老板
还有很多不断磨练技术的机会。 本身是肠胃科,自然不断重复人体水管工的
工作,胃镜,大肠镜,超音波...
在中顶好肥肉第二年时,有幸跟老师们学习ERCP,一年下来只懂了个皮毛,也
无法独立完成。在下乡时,遇到了一些胆管结石阻塞并急性胆管炎的病人,
慢慢的累积经验,目前下来,虽然每个CASE花的时间多了点,但大多可以安全
下庄,让病人平安出院。心中不免有点骄傲,像自己这样可以作一般肠胃科医
师的工作外(胃镜,大肠镜,超音波),多了一项技能,将来工作应该不难找吧...
。前日跟医材业务聊天,想问问台中市区各医院内ERCP的CASE量(庇院相对偏远,
在我下乡前是靠外院的支援医师帮忙,让我一直有这个技术很罕见的错觉) 。
业务跟我说在市区的医院几乎每个医师抢著作ERCP(给付相对高吧?,不过风险也高
阿?) 小弟顿时心凉了半截,好像是台湾单一高校的王牌投手,初到小联盟被
各路高手震撼教育一样。偶尔回到中顶好晃晃,发现一届四个学弟,每个人都
拼命跟ERCP,还有EUS以及ESD来加菜,台湾消化医学会一年就会考过40-50个新会员
真的还有这么多市场吗? 将来饱和之下待遇只会慢慢下修吧(学弟妹们别再选GI啦><)
还记得中顶好有个老前辈聊天时曾说过,现在的年轻医师真辛苦,什么都要学...
"某些"前辈们是直接放弃大肠镜,现在每个肥肉训练完,几乎半日都可五上午下起
跳。世界只会越来越竞争,当然民众更容易得到良好品质的医疗(至少比较普及吧),
但医师们的日子应该是月来越难过吧。
让我发一下废文,想到从小看到大的棒球。还记得国中开始,两联盟分裂打对台
球员一时大量缺乏,许多年轻球员被赶鸭子上架,一夕之间登上了台湾棒球最高
殿堂(没错嘛,更高就会出国了)
那时看着电视一时会有错乱的感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3XZKWFL5uU
***直球不过130KM/HR的投手会有固定出赛的机会...
还有味全三连霸时期,第一年本土投手*1(黄文博 两胜),第二年*1(陈俊杰 败处),第
三年*1(李毅楠,封王关键中际),其它全部都是洋投喔!! 会让人有错觉,当年台湾出
生的健康男性,若是20岁之后球速可投至140KM/HR,岛内必定寻无对手,独孤求败(有
点夸张啦,不过一定可以打职棒跑不掉)
现在已成中年大叔的我,看到黑报旗比赛进入16强开始,就时常看到140+的火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_yA-ONXk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63FdhzXV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guNKWyDas (靠,这才高一)
这二十年来,我的胃口逐渐被养大了,其实有点见怪不怪,仔细对照20年前的影片
才惊觉,水准也进步太多了吧.....(真心不骗,能打中职的都是层层筛选出来的好手)
可以封锁全韩国明星队的三位投手以及砲轰梁玹种的都进不去中职喔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2018%E5%B9%B4%E7%AC%AC%E5%8D%81
%E5%85%AB%E5%B1%86%E5%8D%B0%E5%B0%BC%E9%9B%85%E5%8A%A0%E9%81%94%E4%BA%9E%E9%81
%8B
当然,球迷越来越有眼福。但这些年轻小朋友们会不会感叹自己生错年代呢??
拉回医学的话题,各种医学技术只可能越来进步。错误的,过时的,单凭经验的感觉
海放到全世界的医师一起检视,一时没淘汰,迟早也会被淘汰。
还记得以前老师跟我说,他刚开始学内视镜时,没有电视萤幕,只能单眼靠在镜头上看
**想像打超级玛莉的时候,只能从类似望眼镜的镜头看到里面**
ERCP的上古前辈10分钟完成一台,从头到尾,旁边的人都不知道在干嘛?(看不到银幕阿
..)
老师当年要把六日在急诊胆管炎的病人假日叫来自己先做一次,不然永远都学不会
现在水管上就可以看到全世界的高手怎么作ERCP(其实各种手术,心导管也是如此吧)
我们要学得比老前辈快,也是合情合理的。
估狗一下就可看到各种投球 打击技巧,若是生理条件类似,打得比当年的前辈好,也是
合情合理的吧。
难过的就是,工作会越来越难找了,学弟妹们,不要再选GI囉~~~ ^^
味全龙怎么可能会没有选手可以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