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住院医师都如何充实理财知识?

楼主: GeorgeHill (信义山下智久)   2019-04-17 14:07:42
原文恕删
佛度有缘人
我是一个崇尚被动投资+资产配置的投资人,
虽然我已经大概一年以上没有看新的投资相关书籍(都在认真当医师)
但我仍然相信被动投资是最适合绝大多数人的投资方法
也因为很久没有update/review相关书籍,以下若有讲错请欢迎纠正
首先要先介绍什么叫做被动投资,
所谓的被动投资就是购买指数型基金,也就是涨跌波动贴近于指数(或理解为大盘)的基金,
也就是说你每年放在投资帐户的涨跌幅,跟当年的大盘涨跌幅是十分贴近的
再来是资产配置
大家都知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资产配置也是相同道理,
简单来说我们这类的投资人(你可以称为被动派,懒人派,绿角派...)会把钱放在不同的投资标的,
就是利用(不同市场)股票搭配(不同国家/公司)债券的方式,
达到降低投资风险标准差的方式
(这都是有evidence base的,详情可以翻阅绿角书单,连结在最后面)
Q1:或许你会问,为什么不投资涨幅最高的标的就好?
A1:干我如果知道哪只股票/基金会涨最多,我就all in就好了啊,当我未来人腻?
被动基金之所以屹立不摇,有一部分来自于他的投资成本相当低廉,
千万不要小看投资成本这件事情,国内大多数主动型/策略型基金的内扣费用高达1~2%,
也就是说你的基金操盘手必须领先大盘1~2%以上才能让你获得高于等于被动基金的报酬,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今年初逝世的John Bogle先生以及他创立的The Vanguard Group先锋基金管理公司,
由于他的努力,才让我们能够进入低成本指数化投资的纪元
(大部分由Vanguard公司所以发行的ETF,内扣费用小于0.2%)
Q2:ETF跟指数型基金是一样的吗?
A2:ETF指的是把基金包装成股票的方式贩卖,也就是把基金的交易带到证券交易平台,
方便投资人快速进行买入卖出,不是所有的ETF的背后都是指数/被动型基金,
其中也不少主动/策略型基金,理所当然的,这些ETF并不会成为我的投资标的
附带一提,Bogle先生是很反对ETF的,他认为最好的投资方式是buy&hold,
ETF使得投资人更容易卖出/赎回他的基金(ETF),也会增加投资人进出市场产生的成本
再来要谈谈择时进出这件事情,
大家都知道,低点要买,高点要卖,但是高低点其实是相对的,
我怎么知道现在的价格是高点抑或低点?当我未来人腻?
就像VT每股破100美金的时候,很多人说VT不能再买了,但我刚刚查价格已经是148.6了
"在市场里头,所有跟产业相关的讯息都会影响价格,
遗憾的是,当你知道这些讯息的时候,他早就已经影响完价格了"
再者,买进/卖出任何金融商品都会产生手续费,所以频繁的进出市场对投资人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定期定额买入"+"Buy & Hold"
综合以上,被动投资人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
1.相信被动投资
2.选定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法
3.定期(一季/半年/一年)买入自己的投资标的 + 再平衡
4.删掉交易APP,关掉所有财经消息来源,设个提醒事项提醒自己下一期再买入
5.多的时间好好陪家人
6.等待退休那天,每年卖出部分持有资产过退休生活
每期所花时间大概1小时不到(加上换汇,电汇,交易)
就算你一季交易一次,每年也只花不到4个小时再投资上面
多出来的时间,你可以好好工作,好好陪家人,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我不是不相信主动投资会成功,
但是主动投资的成功定义应该放在赢过大盘多少? 而不是仅仅是报酬率多少?
假如一个投资人费煞心力,在某年大赚20%,
但当年大盘也涨了18%,表示说他该年的所有努力只换得比每天享天伦之乐的被动投资人多2%的报酬,
更何况能够每年(扣除成本后)又能击败大盘的人真的非常少,
又如果你在该年只赚了16%,表示你的整年努力是-2%
另外我还是认为,请不要小看本业收入了,
很多华尔街巨擘认为在低利率时代,我们将很快进入低投资报酬的时代,
大多数巨擘预测未来整体投资报酬应落在5%上下,
相对来讲,若是你一诊看50个病人,你只要每诊多看一个就可以增加2%的收入,
一个礼拜开10台刀的你,多排一台刀就可以增加10%的收入
尽管这些收入不会进入复利循环,但也是相当可观了
在这个时代,投资很难让我们一夕致富或是财富自由,
但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对于未来的焦虑,或是提前3~5年退休好好生活
共勉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