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医学体系就我所知都是以分科后拿到相关医师执照为目标,
幸运一点的开业、不然就是在大医院内部看什么分科,
如果是以研究为导向,比如
人机接口
DNA
免疫疗法-个人医疗
新药开发
病理分析
这些再医学系应该要怎么去分?
何时应该要做选择?
第一项感觉是资工系的分野,大概就是以资工为主,然后去做一些跨医疗的研究
但是其他四种以成为医生行医为目标的人真的会接触到吗??
还是说那是所谓生科生医的分野??
我很清楚台湾整天在搞斗争根本没那种环境XDD
如果要以第一项为主,应该是要选资工系是吗??
临床他或许也不是没兴趣,
但是对于开刀房、实习与住院医师他基本上不会有动力去做,
也并不会有救人的热忱,
但是人体DNA好像都已经解开了,
再来就是针对各DNA反应的免疫疗法药物的开发
目前努力的方向好像是胚胎修改,虽然好像还不成熟,
帮人疑惑中...
作者:
Newstart (振作起来的理由)
2018-05-27 08:33:00读完医学系去考国外的学历 已经很多人这样做了
作者:
jovis (Bella!Italia)
2018-05-27 08:58:00研究都牵涉到钱
如果你是在帮高中生问的话,不妨先读医学系,然后去跟实验室的专题研究,能上阳明b组更好。算是进可攻退可守吧?我自己曾经也以为我对研究有兴趣,真的接触才发现其实没有xdd
我一方面也是在帮自己问,因为我是资工分野的台大目前没有我说的这些方向啊?是有查到资工有这方面
作者: acetylcholin 2018-05-27 09:30:00
MD/PhD --> Physician scientist
作者:
cooksocu (cooker)
2018-05-27 11:02:00内科系就是整天在研究啊@@ 还有很多科也都是而且很多药厂都喜欢挖专科医师去当顾问
分科是到医院再开始分科还是在学校就分科呢?我只知道公费生有一定的限制
作者:
BioMachine (Blueberry Night)
2018-05-27 12:12:00我认为还是要对临床有兴趣 才适合当医生 也是有一些医师从训练时期就把研究看得比临床重要 这不可取
作者:
wrap (包装)
2018-05-27 12:33:00医师一定是从临床发现问题,才来研究临床与研究需并行
作者:
wangdou (Peas)
2018-05-27 12:54:00对临床没兴趣实习PGY会超痛苦吧,然后分科是毕业后两年才分所以在校是所有科别都会沾一点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8-05-27 13:12:00现实是,涉及对人做人体实验,你就是要有医师资格。如果你做研究的机构不是教学医院,还有额外麻烦。
医师执照"与"专科医师执照,以研究为目的会考后者吗?
作者:
maynard (I H8 physics)
2018-05-27 13:40:00做研究很容易饿死 走临床看诊顾病房比较不会 所以当然要有专科执照
作者: SuperRoger 2018-05-27 13:42:00
想研究为什么要当医生台清交阳明...中科院中研院的研究员,哪一个是医生
...楼上你可以看推文里面有答案阿XD是评估台湾的研究环境就是只有医生才有资源阿
作者: SuperRoger 2018-05-27 13:47:00
哈哈哈!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吧,走研究又何必当医生
作者:
tomchc (TOMCHC)
2018-05-27 13:52:00除非是极基础研究,否则医师在台湾优势大。医师也有中研院院士的,更别说大学,不知道所谓"研究员"某楼定义为何。非医师研究员一堆巴著医师要病人,如果自己可以出来做顶天的一堆
作者: Semaphorin3D (Sema3D) 2018-05-27 15:59:00
SuperRoger 你的无知程度令人吃惊欸 你真的是医师吗走研究 当医师是最好不过了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8-05-27 16:02:00明明就有走研究路线或以研究为主的医师...
作者: drjohnny 2018-05-27 17:26:00
机会都有啊,要自己积极而已;阳明b就是比较有推力和省时间这样
其实不用阳明,很多学校的相关研究很多都真的巴结著医师要资源,毕竟医病资源都掌握在医师手中,非医师背景没有病患会没事肯无故当白老鼠被研究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8-05-27 21:20:00诊疗都要透过医师,患者资料在医院,非医师也不好拿。所以你说当医师对做医学研究的影响力如何?
作者:
cyc5566 (西哇西)
2018-05-27 23:15:00![]()
"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
打电话去中国医问
作者:
nnsc (nnsc)
2018-05-28 00:14:00中研院也有MD的院士啊,彭汪嘉康等,还不是都在看诊台大电子所几乎每年都会办生医电子研讨会,只是台湾市场太小做植入电子医材研发成本较高,不容易
作者: Semaphorin3D (Sema3D) 2018-05-28 02:35:00
彭汪嘉康,吴成文,杨泮池 随便讲就好几个
作者: Toscartilage 2018-05-28 10:03:00
当医生吧
作者: mightymouse (翻堕罗流大师) 2018-05-28 10:26:00
大部分有关医学的研究资源还是掌握在临床医师手上,毕竟临床医师才能拿到很多病人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