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niopkcalb (不点)》之铭言:
: 对了我觉得护理师他们需要听到的通常是每小时run多少
: 而不是xxmcg/kg/min 所以我稍微换算了一下
: 小小PGY值班很需要QwQ
泡浓泡稀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探讨。
实务上,最快进入状况的方法,是去观察护理师如何把原装的药剂变成连续输注系统,
这里就可以有几个小细节:
1. 拿多少容量的针筒稀释
2. Pump的最小单位
3. Pump多久要换药
简单的想法就是,同样效果的两个医令,绝对是取对护理师负担较小的那一个。
比如,开了一个看似合乎药理的医令,结果因为pump容量的限制,护理师每30分钟
就要重泡一次药,那这个医令还是不合格。
讲到这里,大家其实就会发现,各单位都会有行之有年的"套餐泡法",其实就是经过
上述过程的演化而来的。
而若要讲病人安全及药理,一般指的就是“太浓的药物会伤害病人组织”,另一个就是
太浓的药物会增加“意外输注大量药剂”的机率。
以前我银蛋时都看这个网站:
http://www.globalrph.com/index_dilution_orig.htm
这个基本上是从药理(原厂建议)的立场出发的,但也适度地整合了临床的作业程序。
我自己的做法是开个excel将各种变量输入,最后只要自己输入泡法及速度,就可快速
秀出剂量。
其实,虽然大家都有习惯泡法,但只要你医令写清楚,而且不会造成别人泡药额外的
负担,开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医令,应该也还好。但话说回来,就怕临床大家都做习惯了,
结果遇到你的医令和别人特别不一样,反而会增加错误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