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政府政策与医界的团结

楼主: sirius81939 (sirius81939)   2016-08-03 20:13:35
a各位学长姐学弟妹大家好!
我是今年刚毕业 今天是成为PGY的第三天
在忙着看国考题申覆的同时
在这里想要与各位讨论整个政府政策的问题
大约在今年六月初的时候
那时候民进党团公布住院医师需要在2020年纳入劳基法
引起一时大家的公愤(但也只有一时的)
那时候
我用facebook询问了我们的民进党立委 林静仪医师
一些问题
我是认为这些回复可以给大家看一看
讨论目前政府对于医界的想法
1. 首先是想请问好萨马利亚人法,也就是施救者免责权的部分,如果有这项法律的保护,在社会或是公众场合上医疗人员可以能更有勇气的去实施急救技能,不知道在您的计画中是否愿意将这个纳入改革?
回答>>施救者免责这个事情我觉得可以来处理,谢谢你提醒。
2. 不知道老师您是否赞同医学中心门诊需要先经过基层转诊,毕竟这个才是真正解决医学中心壅塞与医疗资源浪费很重要的核心议题,医院不是缺医师,而是收了太多的病人,而很多病人往往都是轻症来到大医院看病,占用许多真正需要使用的资源
回答>>经过基层医疗转诊本来就是应该做的制度,只是过去几十年没有实施;落实分级医疗是现在新政府努力的目标。不过,台湾小,医疗可近性高,如果一个患者住在长庚隔壁,那他是应该先去车程40分钟的诊所,还是会选择去隔壁的长庚呢?我们必须用提告迳行到医学中心就诊的部分负担,不然诱因很低。
3. 不知道老师您对于驻院主治医师制度的建立是如何思考的,目前是有额外经费,但应该在未来还是会将之划入健保大饼范围内,因此会更加压缩已经日益萎缩的这块饼,虽然这个制度其实在许多医学中心已经有了,但是在健保的范畴下,老师您也了解到作为医师要与点值斤斤计较的苦衷
回答>>驻院医师制度其实类似公医制,至于是否会增加健保支出,倒不一定。一个时段内一个主治医师值班,和一个时段内一个住院医师加好几个vs(负责自己病人)on call,如何划算,很有得思考。
4. 对于攻击医护人员无论是言语甚至是动作上,是否应该有更严格的法规作为吓阻呢? 毕竟大多数医疗人员无论医师护理师药师医技人员其实都是为了病人而努力,然而社会上的奥客文化与医病的不信任往往会让关系更紧绷
回答>>医院暴力是公诉。不过,通常姑息的,都是医院本身,而不是司法
5.
总结上述的几个论点,其实常常就可以把这些问题症结点找出来,那就是健保,健保的建立让医生在下诊断的时候常常需要用一些特殊的ICD码才能开的出一些处置(我相信老师您在门诊时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住院病人在照护上的给付也不足,点值也是越算越惨,匿名核删的放大机制也让主治医师们很无奈,反倒是大家都会去外面开诊所做自费项目而不会被健保局刁难,但也相对常常出现一些不科学的伪科学,很多学长姐看到自己在医院辛苦的工作把屎把尿却比不上外面的同侪只出一张嘴把病人说服的愿意掏出大把大把的钞票,这样恶劣的环境老师您也曾经身在其中,ꘊﴊ꼊鄑_确实改善这样恶劣的健保呢? 我相信健保其实不会倒,因为他是民众的福祉,但能否也能真正的从对于医病双方都受益的层面着手呢? 像是减少轻症给付,或是让病人先预付金额最后再由健保局补回病人已经付出去的钱呢?(有点像是商业保险的方式,但光是这点就可以让民众了解医疗不是滥用的)以及废除匿名核删等等,有这么多可以开源节流的方式,为什么不做呢?
回答>>健保预付金额制度不可能。你可以问看看你四周亲友谁愿意就诊时先付2万五再去申报退费。至于给付,想想那些给付标准怎么订的?很有趣,都是各科大老专家去订的。大老们骂健保给付低、不合理,可是,他们当初怎么去订的呢?至于核删,有很离谱的,不过,也真的有医院医师很乱来的,那,怎么样能最好呢?许多医师主张实名制核删,但是是否因此出现关说?值得思考。
6. 最后医师纳入劳基法的部分要等到2020年,这点也是令所有人傻眼的部分,也许国民党执政的八年来什么都没做所以民进党以上台的目标明确使得我们更贪婪,但实际上我们想要了解的就是,这个需要四年放入劳基法吗? 难道不能一年就完成或是两年吗? 老师您也知道常常开刀不就是老板会一天开十台刀,我们就是要把所有结束吗? 谁会给你多余的时间呢? 而且开飞机的机师都有国际规范的工时,为何直接与性命相关的工作确需要再拖四年呢? 这中间还需要几个奇美医院的蔡柏羌医师呢?
回答>>纳入劳基法如果说入就入,我们何不像退课纲一样让大家爽呢?以我自己妇产科来讲,一个产妇入院待产动辄18-49小时,我的工时应该怎么算?外科医师开一台刀7小时,那么他开完刀回家之后,病人住院5天,他随时on call,每天查房15分钟,给予口头order,请问这五天工时如何计算?真的很复杂,不是喊了就能做啊
以上有些问题确实看起来是有点刚进医院工作的幼稚
不过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团结起来
无论是住院医师或是主治医师
当我们看到空服员在罢工的时候
我们却只能在medstudent版上取暖或是在医院暗谯政策
我们需要一个能结合众人之力的团体或是工会
为自己发声
而不是被健保予取予求
或是成为政府买票的工具人
作者: Tosca (hi)   2016-08-03 20:24:00
发声不是问题 问题是内部意见就难以统一
作者: ckscks178 (奇蒙子)   2016-08-03 20:35:00
push
作者: john371911 (醬廖)   2016-08-03 23:17:00
推。
作者: kitten123 ( )   2016-08-03 23:22:00
作者: andy84118 (ppb)   2016-08-04 01:02:00
作者: pandahsien (天空蓝)   2016-08-04 07:07:00
作者: kyowu221 (kyowu221)   2016-08-04 08:2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