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7/article/8109 米果
5月28日,日本时间清晨7时45分左右,神奈川县川崎市登户第一公园附近,距离JR小田急
线登户车站大约250公尺的住宅区,发生手持两把刀的50几岁男子攻击路旁等待校车小学
生的事件。17名学童与男女各一的大人,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刺伤。当时日本各电视频道
晨间节目正在报导新天皇宴请美国总统川普夫妇,画面中纷纷打出紧急快报的讯息。
不久之前,东京都内的池袋车站附近,才发生高龄驾驶爆走,导致一对母女丧生的意外事
故;而位于琵琶湖畔的大津市一所保育园,小朋友在老师带领之下集体外出散步,即使遵
守规矩走在行人专用道,还是遭到因为车祸对撞而暴冲的车子撞击,造成两名幼儿丧生与
包括老师在内的多人轻重伤。
事件发生以后,日本媒体这样做
这类幼童死伤的意外,特别容易挑起新闻视听者的敏感神经,何况在大清早的上学路上,
针对等候校车的幼童进行无差别攻击,媒体的处理态度更必须谨慎。
事件发生的一小时之内,各电视台所能提供的画面,就只有在封锁线之外拍摄到的救护车
。事故现场不只围起封锁线,警方还拉开蓝色塑胶帆布,同时快速架起红色的急救帐棚,
所有紧急医疗处置的伤者画面,都不能曝光。记者可以采访到的,就只有在封锁线外的目
击者说法,而且会根据目击者的意愿,进行影像与声音的后制处理,除非目击者愿意让自
己的脸孔曝光,那就另当别论。毕竟在事故发生之后、讯息不明的状况下,无法确定凶手
人数与犯案动机,这时候媒体站在事故第一线,还是要相当小心。
约莫过了一个小时,才陆续出现直升机空拍画面,但是警方与救护单位的蓝色帆布与红色
帐棚还是挡住媒体摄影镜头。从媒体发布的照片看来,现场分工急救的工作仍然进行中,
穿着各色制服的警消救护单位可以专心他们各自该负责的工作,因为大家都遵守了封锁线
的规定,并没有媒体记者拿着麦克风或摄影机穿梭在抢救现场,或任意采访伤者,或要求
警消单位出来给个说法的混乱发生。
各电视频道并没有对于犯案动机多所臆测,也尽量避免过于刺激耸动的标题。等待在警局
的连线记者,也没有集体拿着麦克风围堵警方的画面,而是在整理讯息之后,站在警局前
面,以冷静的语调提供死伤数据,说法还是很保留。
代表政府发言的官房长官在10点半左右开了记者会,这时候各媒体大概已经知道凶手在犯
案之后持刀自杀,凶手因为随身携带证件,已经证实是川崎市民。不久之后,接收重症急
救的医院出面召开记者会,宣布一位学童与自杀的犯案凶手,因为心肺功能停止而死亡。
过了一段时间,另一家医院发布另一位39岁男子也急救无效。媒体聚集在距离案发地点一
公里左右的学校门口,也只是口头报导了校方紧急宣布停课的消息,画面出现的是家长到
校接孩子的画面,仅限于脚步移动,没有曝光学生与家长的上半身与长相,部分媒体拍摄
到校舍窗户的画面也做了马赛克处理。
直到案发的5个小时之后,警方才撤掉封锁线,现场血迹已经清理,散落的学生书包也由
校方领回。当地的教育单位已经启动邻近学校的师生心理辅导,避免所谓的PTSD,也就是
创伤症候群的发生。神奈川县知事也呼吁县内高中以下各学校要加强上下课途中的学生安
全对策。
不久之前的大津市育儿园意外事故,因为媒体在受害的园方记者会上对园长提问过于尖锐
,在网络SNS出现相当严厉的媒体挞伐声音,而在该次事故丧生的幼儿家属也透过警方呼
吁媒体,不要在住家与葬仪会场附近取材或拍摄,请媒体跟他们一样,用安静的心送孩子
前往另一个世界。
面对伤害事件,媒体报导如何自律?
在类似这种动摇社会人心的天灾、意外事故、无差别攻击事件之后,媒体对于报导的自律
和自肃,一直都是在收视压力下,很难取舍的两难。日本是由NHK和民间放送联盟加盟会
员所共同出资组成的“放送伦理.番组向上机构”( Broadcasting Ethics & Program
Improvement Organization, BPO)来共同约束,并接受阅听大众的意见申诉。以上个月
发生的池袋交通意外事故为例,就收到超过1,483件的阅听者投诉。该机构也接受因为媒
体报导而遭受名誉和人权侵害的投诉处理。
以一个台湾阅听者的角度来观察这一个白天的日本电视媒体,完全没有曝光死伤者与其家
属的画面,因此也想到台湾媒体在类似事故现场的不受约束。台湾一直都没有封锁线的概
念,媒体自由卡位,自由发问,因为推挤而无法让受访者好好说话,也拍不到清楚的画面
,特别在事故现场,总是随便干扰救助,甚至打扰伤者与死者家属,24小时不断重播未经
受害遗族同意的悲伤画面。没有顾及到受访者愿不愿意曝光的意愿,也没办法冷静传递对
阅听大众有用的讯息,而是任意将麦克风递出去,就要完成一则连线报导。
没有任何心理防御措施和必要的教育,以及共同约束的媒体采访自律准则,让毫无防备的
一线记者冲往灾难或意外事故最前方,不知不觉就成为创伤症候群的受害者,而大量接收
这种新闻的阅听者,何尝不是暴露在心理创伤的风险之中?
台湾要成为更尊重报导人权的正常国家,不要任意消费事故牺牲者的悲伤,不管是媒体还
是阅听大众,都要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