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读者“需要知道”,而非“想知道”的消息
作者:杨玛利、孙珮瑜/采访整理 4,15,2005 天下杂志/第321期
======================================
“媒体应该报导读者‘应该知道’的消息,而不是读者‘想知道’的消息,”曾担任C
NN国际事务特派员近二十年的美国知名电视记者瑞夫.贝格雷特(Ralph Begleiter
),三月底应美国在台协会之邀,来台跟国内新闻界举行多场座谈时,一再强调这个观
点。
“早期记者不用担心媒体能否获利,但现在新闻媒体被要求必须赚大钱”瑞夫.贝格雷
特感叹。
======================================
瑞夫五年前离开CNN第一线的新闻工作,成为美国德拉瓦大学驻校新闻科系教师,
常常受邀到各国为记者讲课。瑞夫指出,全球媒体愈来愈商业化,不关心公共议题,却
疯狂追逐名人、八卦、灾难、犯罪等新闻,对新闻价值产生极大挑战,也造成大众对世
界的无知。
“九一一恐怖份子攻击世贸大楼当天,美国人竟然问,‘他们为什么恨我们?’”采
访过前中国领导人江泽民、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法国总统席哈克等人的瑞夫,认为美
国人的无知,媒体要负很大的责任。
采访过九十三个国家,从记者到教师,瑞夫宏观地分析全球媒体的发展趋势,以及新
闻机构的因应之道。
■现况:做观众想看的就对了
问:现在全球媒体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答:美国媒体把注意力从原先的公领域,转移到名人、社会新闻、灾难。欧洲和亚洲
似乎跟着这样的趋势。
一九八○年代以前,美国媒体没有被要求获利。电视台有一条最高守则:记者不用担
心获利,我们会从别的事业赚钱。媒体当然要赚钱,否则不能经营,但是电视台是从旗
下别的事业赚钱,如肥皂剧、娱乐、电影、运动。而新闻部份只有很少的获利。所以新
闻记者不需担心,观众是不是仔细看每个报导,因此能给读者他们“必须知道”的新闻
。
到了一九九○年代初期,整个趋势有了很大的转变。新闻媒体被要求必须要赚钱,而
且是赚“大”钱。所以记者开始寻找能够吸引最多观众、最多读者、最多听众的新闻。
收视率本来是专属于电视台的特色,但是后来也成为出版社重视的指标。如果你上《
纽约时报》或是《华盛顿邮报》的网页,你会发现“二十个最受欢迎的报导”的列表,
他们能从网络发现哪一则新闻是最受欢迎的。
渐渐地,新闻内容不是由编辑、记者决定,而是由读者、观众决定。所以媒体开始追
逐名人,还有受审罪犯社会新闻,因为那是读者最想知道的。
或许有人会说,那又如何,这些也是新闻报导,但是,这使得读者只获得他们“想知
道”的消息,而不知道他们“需要知道”的消息。最近媒体报导了许多南亚地震海啸的
受难者故事,但是读者能不能知道印尼的社会背景?他们的宗教、政治理念?他们支持
恐怖主义吗?我认为观众、读者是不知道的。
■迷思:新闻怎么做能赚更多钱?
问:媒体只顾赚钱,这样的趋势是如何发生的?有理想的新闻机构该如何因应?
答:这个转变的一个很大因素是,泰德透纳创办CNN新闻网。这是全新闻频道,当
时每个人都笑他,认为不可能成功,我是其中之一。
一九八○年他们邀我去,我拒绝了。我不相信有足够的经费经营二十四小时新闻频道
,而且我也不认为会有足够的新闻,供他们二十四小时播报。
一年后我被说服了,相信CNN能够经营下去,并且会是个令人兴奋的工作机会。
CNN有一个关键:一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相信它会赚钱,因为新闻从来不赚钱。一
九八○年末期,CNN开始赚钱,而且赚了非常多钱。
这让其他电视台发现,哦,不需要运动、不需要电影、不需要娱乐节目,只要新闻就
能够赚钱!然后他们开始要求自己的新闻节目也要赚钱,不只要做出读者想看的、还要
赚钱的新闻。
另一个转折点是科技。一九九○年代科技起飞,我们能够比较清楚地知道,每一天、
每一秒,谁看了哪一个电视台,哪一个节目,每个节目看多久。然后电视台做分析,为
什么这半个钟头收视飙升,是什么原因能够使得观众想看,然后在下次播放新闻的时候
,就多播放些同类的东西,所以新闻的同质性愈来愈高。
最后,一些新闻就被排挤掉了。哪些新闻会被排挤?十万人在苏丹遭到屠杀,波士尼
亚的暴政,这些都是大家“需要”知道的新闻。
人们“想”知道的新闻又有哪些?哪些商界名流离婚了,股市大亨的丑闻,珍妮佛罗
培兹的现任男朋友是谁,哪张音乐专辑最受欢迎,哪部电影最卖座,所以这些零星的小
消息逐渐占据了新闻空间和版面。老实说,这些新闻完全不能让读者或是观众更了解这
个世界。
所以当恐怖份子九一一攻击美国,许多美国人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恨我们?”
■导正:为读者负起责任来
问:身为媒体,我们该如何阻挡这样的恶质新闻趋势继续下去?
答:所有的记者都有责任报导读者或观众“需要知道”的新闻。例如,如果你在一家
流行杂志工作,报导服饰、化妆品和发型,但是你可以加入阿富汗女性,他们也化妆吗
?他们为什么穿这样的服饰?
记者如果老是报导一些表面的东西,不告诉读者世界其他的信仰、其他世界的生活习
惯,读者或是观众是不了解这个世界的。这点在制作童书或是儿童节目特别重要。
从小开始,教导孩子如何获得有观点、有深度、有价值的资讯。要求他们知道一些事
实,一些新闻,要求他们分析,找出这些事实的意义,这就是观点。黎巴嫩的总理遭到
暗杀,这代表什么意义?这会影响中东的和平吗?
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版面都塞满了严肃无聊的新闻。记者应该要学习如何把严肃的议题
变有趣。像我之前做了个印度爱滋病的报导,这是则让所有的美国人都会睡着的新闻,
他们根本不在乎印度。
所以我做了关于印度卡车司机的报导,开车每隔几百英哩,他们停下来和娼妓从事性
交易,每天的例行公事,但是这成了一个全国爱滋病的传播网络。卡车司机和大部份的
读者都是一般人,这可能蛮有趣,比正经八百地举出统计数字要来得吸引人。
问:记者是不是愈来愈不被信任?该如何改变这个形象?
答:在美国三个最被鄙视的职业,是律师、记者和政治人物。
你们一定发现电视新闻有愈来愈多的“现场”新闻,一大堆的SNG。CNN是现场
新闻的先锋,一九九一年我们做的调查发现,只要萤幕上一打上“Live”,收视率立刻
上升,所以老板给我们一份备忘录:尽可能播“现场新闻”,而不要播事先录制、整理
好的新闻。
几年后一家大广告客户,要求只要一有“即时新闻(Breaking News)”进来,就播
放他的广告。所以老板又给我们一份备忘录:尽可能报“即时新闻”,然后别忘了播放
广告。
但是所谓的“现场新闻”和“即时新闻”,是没有太多意义的新闻,却把有深度、有
观点的新闻给排挤掉了。
我总是告诉制作人,我不喜欢做“现场新闻”,因为我不能编排有意义的访问进去。
如何做有意义、有深度、读者想看的新闻,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管理高层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