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7年,高龄化社会已经扭转了整个台湾的生活模式。
日益低落的生育率、以及不断攀升的抚养比,让中年人坐实了“夹心饼干”的称号。
医疗的进步让几乎每个老人都可以轻松的活过百岁,花费不高的强效药物和医疗行为能轻
易而迅速的修复肉体上的病痛损伤。但对于动作迟缓等老化症状还只能舒缓,无法全面解
决。另外,更可惜对阿兹海默、失忆、老年痴呆症一类的脑部疾病的治愈还是力有未逮。
总之,如果只是要长寿的活着,的确不是个问题。
教育类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再也不是满满的育儿经,而是让中年人能在下班后,如何有效率
的教会老人家正确的如厕、做家事、打理好自己,尽量别给子女添乱子。当然,和同年龄
的老人相处时,也要举止得宜、知道什么该说什么该做,别丢了子女的面子等等。
社群上当然也充斥着与家中长者互动的频道和专页,介绍带爸妈出游的好去处,侧录与长
辈一起做家事、料理、绘画,共享天伦。
用4D模式播放时,让人仿佛也觉得自己是车上开心的唱着老歌的一员,在阳明山花季正盛
时,自在的唱起老歌“恋爱ing~”,闻著扑鼻花香出门踏青。
“唉,如果我爸妈也这么好教就好了!”
“我拿给我爸妈看之后,他们终于懂得怎么收拾碗盘、自己洗澡了!但离你的爸妈还差得
远~我还要再努力!”
“我爸妈也是!这样教之后,就真的会自发的洗浴室、洗衣服!本来常常说浴室滑、容易
跌倒,但他们做了之后才发现其实洗浴室是很棒的运动”
而这类影片底下的留言总是子女们的互相勉励,可见实用性之高,成为现代人不可获缺的
精神粮食。
而日前,一支《是家人,还是客人?》的影片,掳获了全台每个供养高堂父母的上班族的
心。
影片中,妈妈因为任性的吃了不该吃的垃圾食物,被子女教训一顿。
妈妈正对着镜头啜泣著道歉,并且沉痛的反省了自己在这件事以外还有许多不妥之处,造
成子女的负担。
一句“我知道我过去表现得像个客人...客人是不太做事、等饭吃就好。但我应该要反省
,
要更像家人...家人要互相帮忙的。”真切的道出辛苦子女的心声。
于是,这支发人省思的影片甚至被上了旁白,作为新闻题材,不断播送。
“家人,就是有收获之前就要有付出啊”
“真的,家人是互相的,妈妈的观念很棒,我觉得你真的教得很好”
“超不屑有些老人整天倚老卖老坐在那边,叫都叫不动”
拍影片的上班族女子顿时成为了全民英雄,这些具有哲理的“沟通式教育”更成为一时典
范。
然而,却有人隐约发现,镜头一度闪过的那名女子的侧脸,似乎似乎有点熟悉的感觉。整
件事...又好有既视感。
“是有点眼熟啦...不过也可能是我想错了吧!”一群上班族在聚餐时哈哈大笑,闲谈起
这个话题。
“齁,人家红起来了,你少去攀关系啊!”
“不是啊,就...好像以前也是在网络上看过...”
“好啦好啦,我们大家就负责把爸妈教好就好了,希望她下次还可以再多教几招!”
一片和乐融融的欢笑之中,大家再次举杯,玻璃杯子撞出好清脆的声响。
“希望我们的爸妈都乖乖的,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