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知识] 台湾民间信仰,为何如此多元与佛道不分

楼主: joselevy (lang)   2016-08-29 01:08:29
虽然没什么妈佛点,
但关于ga丹枫大的po文,还是有几点想提出来一下,
特别是其中有些不太对劲的部分。
1、在多神崇拜的民族中,民间信仰从来就不会和宗教画上等号,
民间自然形成的崇拜信仰,都还比单一宗教更早出现。
就拿佛教和道教来说,传入中国或创教过程中,
往往还会为了推广方便,吸收了许多在地性的民间信仰成分,
所以民间信仰和佛教道教在传播过程中虽然互相影响,
但是打从一开始本质上就不是一样的东西。
2、佛教最初入东汉为了传教方便,曾依附神仙方术与黄老信仰,
而后魏晋南北朝的葛洪为了顺利传布道教,
提出"神仙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观念,
开始了三教互相影响的局面,虽然期间争斗千百年,
但例如<灵宝经>借鉴<法华经>或汉地杂密吸收道教思想这类也不在少数,
至于丹枫提到的<老子化胡经>并没有收在现存<道藏>中,
因为在元朝时早被下令烧光光了。
3、恩主公信仰虽然属于鸾堂体系,
但鸾堂/扶鸾从中世纪兴起一直到传入台湾的过程中,
并非如丹枫提到的以恩主公为主轴,而是围绕着出名的瑶池金母/无生老母,
信徒庞大的慈惠堂系统也属于鸾堂信仰,会有所谓的道教瑶池派,
纯粹是为了躲避当时国民党政府查缉的便宜之策。
一百年来,鸾堂信仰对台湾的影响,除了在日治时期保存汉文文化、
借由扶鸾反鸦片、提升识字率或阅读汉文的风气,
结合道教的信仰/科仪和儒家的忠孝仁义行善的教义,算是把道儒不分实践的很好。
4、罗教虽然确实曾是影响力极大的民间教派,
但既不大规模动员群众,也不诉诸暴力,当然和天地会等反清复明也没关系,
我想丹枫是把罗教和白莲教弄混了。
5、郑氏王朝并没有带来什么罗教的教义,除了郑家文臣的佛教信仰外,
许多将兵倒是把家乡神带来了,算是拉开台湾多神崇拜和民间信仰的第一波序幕,
明郑时期的台湾,除了以"岩仔"为首的佛教,就是民间信仰了。
6、清治时期的移民除了带来佛道混融的斋教和道儒混融的鸾堂,
大量移民带来的不同家乡神信仰,
几乎可以说建构了台湾现今民间信仰的主要结构和规模,
这时期的神明崇拜不能从神明本身所属的道教佛教来提,
而是要看背后建庙的族群,何况很多神都非佛/道教中原有的神,
例如:妈祖、广泽尊王、保仪尊王、清水祖师、青山王、三山国王等,
这些从清治移民至今的民间主神都是民间自行发展起来的崇拜,
和宗教并没有关系。
例如观音虽然是全国性的神,但各地龙山寺几乎都是三邑人筹建的。
至于丹枫提到的官员影响,事实上台湾各地许多百年以上的角头庙,
由官员主导兴建的不多,几乎都是是移民族群或以有钱商人为主的仕绅发起的,
主神多半是移民的家乡神,例如拜观音的三邑人就盖了鹿港龙山寺和艋舺龙山寺,
其余配祀神则围绕着移民或仕绅们的现实需求,
甚至有谁出钱就能决定要加拜哪尊神明的例子,
例如艋舺龙山寺的前殿由三邑人捐资,当然主神是观音,
但后殿是一群来自武荣的贸易商独资兴建,他们拜的是关公、妈祖与文昌帝君。
这时期的角头大庙不但是信仰中心,是商业中心,
也是凝聚在地群落的精神象征,更是械斗时的武力部署中心,
打输的一方逃难时甚至得把主神打包带走。
7、日治时期的台湾民间信仰ko大已经提了比较正确的说法,
日本人自己光是处理如何结合神道教和佛教就弄了好久,
最后还是靠僧肇喊出本地垂迹,让佛化身神道教的神才算解决。
寺庙整理其实也落实的零落落,
鹿港龙山寺被算入净土宗本愿寺派,虽然观音像被移走,
但民众还是照样拜自己的,该修建的照样修建。
8、真要说台湾有比较纯粹的佛教和道教,
确实是民国38年以后国民党迁台的事情了,
但丹枫提到的闽粤佛教或江浙佛教相对立的说法也有点存疑,
与其说圣严星云等人属于江浙佛教,不如还是看他们的宗派传承比较有意义吧。
9、丹枫文末提到台湾民间信仰多半出于现实生活功利的说法,
拿发展已经百年的鸾堂信仰来反驳是很有力的了。
不同于村落民间信仰以保佑家庭平安、家人事业发达为主体,
鸾堂信仰建立在末世救赎和解脱上的思想,
已经把信仰从家庭集体目标导向个人精神层面的追求,
宣传个人行善积德,
以后死了不但不会到地狱受苦,还可能受封城隍,
到后来以全台各地慈惠堂系统为主的母娘救度,
都是放在个人精神和生死观的解决上(焦大卫),
事实上现在很流行的妙天和妙禅,
某个程度上也是拿了鸾堂的个人解脱观念做为范本,
完全呼应现在个人主义观念高张的社会倾向,这大概是妙禅派走红的原因。
台湾民间信仰应该说是建立在原始神灵崇拜、道、佛和少部分儒家的基础上,
与其说是混乱,用多元来解释好像比较恰当吧。
PS.8+9发源地是台南的白龙庵
作者: siuosiuo (concept)   2016-08-29 01:11:00
楼下是一个很棒的人
作者: WindSucker (抽风者)   2016-08-29 01:11:00
好眼力 去专版
作者: romencer (S.R)   2016-08-29 01:31:00
专业一推
作者: ENCOREH33456 (XM3)   2016-08-29 03:01:00
gd
作者: cursedoll (宵明灯)   2016-08-29 03:28:00
推,有点感动
作者: yujii   2016-08-29 03:36:00
天后宫原址本来就是日本佛教在台建立的寺院,妈祖是战后才进驻的,这个例子根本不对
作者: predia (我喜欢努力的人>///<)   2016-08-29 08:29:00
觉得原po更不可取,对扶鸾信仰的部分完全隐恶扬善。你知道写什么天堂地狱游记的人后来搞出什么事吗?罗教不诉诸暴力?你知道青帮吗?如果ga是因为无知所以散布错误讯息,原PO就是故意扭曲事实不知道用意是什么?
作者: j31712 (手中的幸福)   2016-08-29 09:43:00
西门町天后宫的例子有误。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6-08-29 09:48:00
这篇的资料讹误不少,我完点回应一下,先回前篇。
作者: j31712 (手中的幸福)   2016-08-29 09:50:00
西门町天后宫,二战后复庙,迁入日本建立的新高野山弘法寺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6-08-29 09:53:00
1.原文从未主张民间信仰是宗教,旨在介绍其受宗教之
作者: j31712 (手中的幸福)   2016-08-29 09:53:00
主神妈祖娘娘,陪祀空海大师,是二战后的事,和日本人关系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6-08-29 09:54:00
影响。本质不一样,不是纯道教,但确实以道教为基底。不只拜天公(玉皇大帝),从大小庙要立庙接玉旨,作醮普渡,拿香用纸钱,这些是道教的东西。同样是类泛灵崇拜台湾民间信仰,但受道教架构约束,这就很值得玩味。2.因为政治因素,在元朝此经被烧光到失传,当然明藏不收。直到清末敦煌本出土,近代所编的中华道藏又重新收录。此经在唐朝是被遵为正确说法,同样也是政治因素。
作者: j31712 (手中的幸福)   2016-08-29 09:55:00
不大 ( 天后宫对这段沿革说明的很清楚,去过就知道 )。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6-08-29 09:56:00
3.鸾堂跟慈惠堂完全是不同的根源,不同的教义。慈惠堂尊西王母,只有其某些分派尊无生老母,本堂是不承认无生老母的。然而分堂广传,难以约束。4.青帮的信奉的就是罗教,没有大规模叛乱,不代表没有合作关系,光是情报传递与教员庇护就有差别了。因为罗教传播子孙教太多,白莲教的分支派也很多,很多常互相混血,白莲起事内常有罗教份子依附。5.罗教的教义是神职人员自己带来的,郑家带来的大多是信徒与宽松治策。斋教在荷领时期就已传入台湾,其中与郑氏甚有合作,郑不禁斋教传播。细节参考请见何联奎台湾风土志,高贤志台湾宗教。6.清代官方建立的庙宇多有官员主导混祀的情形。比如官祀的城隍庙。官员主导就算比例不如民祀,原文旨在陈述,官方主导既然都已混淆,何况民间。7.见前篇推文。8.原文未主张对立,而是主张本土佛教发展受压迫。国民政府来台后,重新成立中国佛教会,主掌台湾佛教传法受戒大权,会中多由江浙佛教人事居要职,自然产生甚大影响。9.你举的例子不太好,因为此二游记的作者杨赞儒涉及证据确凿的性侵案。姑且不讲此二游记的正确性(纯佛道二教视之为外道),他本身的行为就否决了你现在提到的东西
作者: wotupset (wotupset)   2016-08-29 18:58:00
这串都好专业 路过推一个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6-08-30 22:44:00
2.唐代的化胡经早就不是王浮的经本原版,在唐代也被定为官方说词。原文旨在叙述官方认定一个经本来介绍佛道二教互摄的流变,至少在唐代宋代官方都如是认定,这确实有影响。3.我不晓得你是不是把鸾书跟鸾堂搞混了,清朝闽地的鸾堂传来台湾,以恩主公信仰为主,宋光宇在分类时说分为北中南三个系统。其他学者有的多分一个澎湖,四个系统花莲慈惠堂是战后台湾本土独有有的教派,信奉西王母。信仰的主神与教法完全不一样,只是写经本时一样都用起乩的,故称鸾经,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能接受如此硬是定义广义的鸾堂这两者一样。过去学界所说的鸾堂就是恩主公信仰的儒宗神教,而慈惠堂比较接近灵山信仰,跟恩主公信仰一点都不像。4.请弄清楚一件事,罗教系统的教派跟罗教不太一样,罗教系统的教派一堆参加叛乱的,从明末依附白莲教的金幢教徒叛乱,福建老关斋教叛乱,到建瓯斋教叛乱,到底哪里是没有不法情事?青帮不是宗教所以捣乱就不算?有这种道理?5.关于斋教传入的时间,这个问题最能显示下功夫得力与否的差别。现在你看到斋教时间传入台湾的时期是清朝,那是根据连横所写的台湾通史第二十二卷的记载。但是你难道都没有怀疑,连横写说龙华乾隆先入,再来金幢,最后是先天在咸丰进来。为啥他没写金幢年代?因为他不知道,所以他就乱写,把此派夹在两派中间。很多学者根据他这样的记载,认为金幢是在道光期进来的,事实上根据何联奎与高贤志的考证,他们用日本人的调查资料为底,考据出金幢派在荷领时代就传入台湾,且与明郑合作。连横的台湾通史是一步很糟糕的作品,根本乱写一通,可以说是每一页都有错,根本是他自己媚日的创作小说。有时间可以去大图书馆把这些资料翻一遍,不是临时网络上查查看些支离破碎的论文就能全盘了解的,因为网络上很多资料都是错的,包括维基百科。
作者: FairyBomb (空想炸弹)   2016-09-09 18:10:00
8/29的文章结果9/9号跑来回一堆,真是阿Q胜利法讲了半天都只会说别人在乱写,自己讲的才是正确的,这样是要讨论什么啦XD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6-09-10 07:30:00
一篇那么久前的讨论文,除了当事讨论者会关心外,剩下会时时特地去看的,好像不是热情粉丝就是跟踪狂了,真令人讶异ww
作者: FairyBomb (空想炸弹)   2016-09-10 19:38:00
别再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我会看到根本是意外XDDD对了,我今天回来看是因为想看有没有人因为置底回来推文而已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6-09-10 20:33:00
原来现实世界也有傲娇阿,啧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