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个南部的丧礼仪式,
那是我国中时(约22~23年前)回乡下参加曾祖母丧礼的一个经历,
有些无法解释现象至今难忘
********
正文在下面,本段可以跳过
记得小学曾有几首歌颂乡村的音乐:
“我家门前有小河,后面有山坡...。”
“我爱乡村乡村风景好,山上有丛林、地上长青草...。”
但是我每个过年回去的乡村—云林县口湖乡,却和歌词不一样
它是个靠近海口的平原村庄,只有一望无际的田地和鱼塭,还有咻咻不止的海风声。
歌里没有唱到烈日下收割晒谷,或冷冽的清晨下鱼池收成渔获。
我还记得纳闷为什么没有高山流水,没有小桥平沙,
原来歌里的乡村是都市人度假用的乡村。
回忆中,以前乡下的生活与宗教更加紧扣并且融入,
好比都市与乡间同样都有烧香拜拜的习俗,
然而都市中因为高度资讯发展,说穿了是拜心安的。
但在乡间,拜拜甚至许多习俗却更像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收惊、喝符水像看医生一样自然、钻神轿就像健康检查一样,
没有所谓“迷信”与否,因为有些习俗仿佛自经验得来,
或许压根就是真实且存在,只是还无法解释...
*******
回到正题
南部婚丧喜庆本就比北部更按足礼俗
那年曾祖母过世,应该是喜丧的关系,所以丧礼相当丰富
就在自家三合院前的广场,唱歌跳舞、特技杂耍...白天晚上总有出乎意料的节目
一连办了不知几日
某日,广场与隔壁房子间还有片空地
空地上搭起个棚子,棚子里面分成两个区块
一边立起大约快20只竹杆,竹竿像5X4的阵列落地摆着,
与上方竹架只是简单固定,
竹竿中段拼装上竹子编成的圆筒,圆筒糊上纸
纸上绘有童男童女,另外写着祖先敬称,
而竹竿落地处用碗顶着像是轴承,所以整枝可以转动,就像支走马灯般
而每支走马灯(姑且称之)旁都摆放一双拖鞋
竹阵一边挨着墙,一边向着广场
向广场这边,沿着竹阵在地上摆放一排铁脸盆
棚子内的另一区块,则留下大约可容纳10几人的空地。
傍晚,法师进入竹阵旁的空地开始做法事
法师诵经到一个阶段开始摇铃,
另外大约七八名法师开始吹起唢呐,
而我们则蹲在一旁的铁脸盆前焚烧纸钱
我看到亲戚们陆续走进走马灯阵中,1~3人一组,牵着走马灯开始转
棚子里充满震耳唢呐声,以及焚烧纸钱的烟雾
当时心里觉得这仪式有趣但不知所以,
不一会听到一阵骚动,只看到一位叔叔双手扯著走马灯像发狂似不停的跳,
扯著扯著把整枝竹竿扯出来原来位置,连人带着竹竿不停往阵外跳
一旁的人协助搀扶暴走似的叔叔,
诵经声、唢呐声、吆暍声,脚步跳动与竹竿撞击地面的笃笃声
满棚烟雾迷漫,我和哥哥弟弟都看呆了,阵列中都是自己亲戚,没有乩童法师
也就是造假的可能性极低
我们看的一头雾水,但是爸妈、亲戚们却似乎见怪不怪,不大意外。
叔叔跳没多远就停止跳动,我看他满头大汗,像虚脱一般疲累
旁边亲戚正把他搀扶到棚外休息。
我才转头,棚子里骚动又起,
有两人一组的像发了疯似一同跳了起来,并且争抢拉扯着手上的竹竿,
纸都破了,
旁人在他们拆掉那枝竹竿前赶紧上前抓住其中一人,
另一人则像刚才叔叔一样,抓着竹竿往曾祖母的灵堂跳,
这时我们兄弟几个早放下手边工作跟上去瞧,
他跳着经过了灵堂,往内跳到曾祖母的棺木旁才停止,
旁人抓了椅子给他坐,他坐在椅子上一手抓竹竿,一手扶著棺木嚎啕哭了起来
这可神了,
我赶忙回到铁盆旁问我爸这是怎么一回事,他笑笑说他也不知道,
于是我们自告奋勇也到竹阵中挑了一组开始转
转半天却一点感觉也没有,我看到第一个“开跳”的叔叔又回到阵中
只见他手扶著竹竿转没几圈,整个人又跳了起来,
跳着跳着就往曾祖母的棺木去了。
****未完
有点长~后面还有一些,有空再补上,
但基本上就是这样,
如果有知道这个仪式的,不妨先帮我解答吧!
记得仪式名称念起来好像是“牵桩(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