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子不语
时间:清代
作者:袁枚
来源:开放文学
第十三卷
………………………………………………………………………………………………………
╔═══════════╗╔═══════════╗╔═══════════╗
║13-01 关神下乩 ║║13-08 江南客寓 ║║13-16 宋荔裳 ║
║13-02 遇太岁煞神 ║║13-09 荆波宛在 ║║ 受恶土地之累 ║
║ 祸福各异 ║║13-10 冯侍御 ║║13-17 陆夫人 ║
║13-03 归安鱼怪 ║║13-11 药师父 ║║13-18 牛头大王 ║
║13-04 张忆娘 ║║13-12 庄秀才 ║║13-19 水定庵牡丹 ║
║13-05 飞星入南斗 ║║13-13 蔼蔼幽人 ║║13-20 乌台 ║
║13-06 杨妃见梦 ║║13-14 僵尸求食 ║║13-21 见娘堡 ║
║13-07 曹能始记前生 ║║13-15 僵尸贪财受累 ║║13-22 鬼糊涂 ║
╚═══════════╝╚═══════════╝╚═══════════╝
………………………………………………………………………………………………………
╔═══════════╗╔═══════════╗
║13-23 鬼势利 ║║13-31 童其澜 ║
║13-24 鬼相思 ║║13-32 镜山寺僧 ║
║13-25 关神世法 ║║13-33 江秀才寄话 ║
║13-26 乡试弥封 ║║ ║
║13-27 两汪土鋐 ║║ ║
║13-28 雷击土地 ║║ ║
║13-29 张光熊 ║║ ║
║13-30 赵氏再婚成怨偶 ║║ ║
╚═══════════╝╚═══════════╝
………………………………………………………………………………………………………
13-06 杨妃见梦 akoumedi
康熙年间,苏州汪山樵先生(讳名: 俊),被派到陕西省的兴平县担任县令,住在马嵬
驿。
*讳: 讳名,对尊长避免说写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
*马嵬驿:地名。在陕西省兴平县。即马嵬坡。
某个夜晚,汪山樵先生梦到一位绝世美貌的女子,戴着闪亮的耳饰,一身华丽高贵,
向汪山樵先生递一张状纸,说:“妾身的墓地被人侵犯,希望县令能起一点怜悯之心,好
好调查这件事。”
*珰: 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翠羽: 翠鸟的羽毛;借指珍宝。
*妾: 妾身,旧时女人自称的谦辞。
汪山樵先生惊醒过来后,就去询问当地人,当地人说:“这里只有杨贵妃娘娘的墓道
,唐代改葬之后,墓址原本有好几十亩宽,但从宋朝、明朝以来,樵夫和牧童都到那一带
砍伐、放牧,渐渐地墓址就愈来愈小。”
*墓道: 墓前或墓室前的甬道。
汪山樵先生帮忙清洁整理杨贵妃娘娘的墓地,在坟墓旁边的土里,果然发现一块可以
证明坟墓主人身分的旧石碑:“大唐贵妃杨氏墓”。
清洁整理后,汪山樵先生就设置一些界石,并买来上百株树木种在墓地上,每年举行
春秋二祭。
*界石: 作为地界标志的石碑或石头。
*春秋二祭: 春祭为正月十五元宵节,秋祭为八月十五中秋节。
13-06 杨妃见梦
康熙间,苏州汪山樵先生讳俊选陕西兴平县,宿马嵬驿中。梦一女子,容貌绝世,明
珰翠羽,投牒而言曰:“妾有墓地为人所侵,幸明府哀而察之。”汪惊醒,询土人,曰:
“此间惟有杨娘娘墓道,唐时改葬后,墓址原有数十亩宽,自宋、明以来,为樵牧所侵,
渐无余地。”汪为清理,果有旧碑记存墓侧土中,题“大唐贵妃杨氏墓”。乃为别置界石
,兼买树百株植其上,春秋设二祭焉。
13-07 曹能始记前生 akoumedi
明朝末年,有个曹能始先生,他考上进士后,有天来到仙霞岭游玩,他看着这里的景
色,感觉有点熟悉,好像前世也有来这边旅游过。
*仙霞岭: 仙霞岭山脉,在浙江省西南部,绵延浙、闽、赣边境。
*山光水色: 山水的景色。
傍晚,曹能始先生找了一家旅店休息。
旅店隔壁的住家,有位妇人哭得非常伤心,曹能始先生觉得好奇,就去问她哭泣的原
因,妇人说:“今天是我丈夫三十周年的忌日。”
(帮她丈夫作忌,习俗上要追思祭拜...要哭一下)
曹能始先生询问妇人,她丈夫是在何年何月何日死亡,妇人回答的日期,居然正好是
曹能始先生的出生年月日。
接着,曹能始先生走进妇人家里,一一说出各个房间的摆设和用途,而且全部正确。
这件事震惊了妇人全家,家里所有人都跑来审视曹能始先生。
曹能始先生悲伤地流着眼泪,说:“那间南边有好几十株竹子的书房,里面有我还没
写完的文稿,不知道还在不在?”
妇人家的仆人说:“自从主人过世后,因为怕夫人看到书房而触景伤情,所以一直将
书房封锁著。”
*捐馆: 抛弃馆舍。死亡的婉辞。
曹能始先生就叫仆人打开书房,里面的物品堆积了几寸的灰尘,但所有的摆设都和从
前一样,还没写完的文稿也都还在,只是前世的妻子已经白发苍苍,认不大出来了。
曹能始先生将他的财产分一半给前世的妻子,让她可以安养晚年。
我看《文苑英华》这本书时,看到书上记载着类似的事,唐朝白敏中写滑州太守崔彦
武:崔彦武想起前世是杜明福的妻子,于是骑马直达杜家,但杜明福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
老人了。崔彦武正确地说出前世的事,并拿出藏在矮墙里的金钗,杜明福听完,心中有所
感悟,后来就将自家改建为寺庙,取名为明福寺。
*文苑英华: 宋代编纂的诗文总集,收文上起南朝梁,下迄唐末五代,
收录作家二千余人,诗文二万余篇,其中主要是唐代作品。
*白敏中: 字用晦,唐后期宰相,太原人(今山西太原),诗人白居易的堂弟。
13-07 曹能始记前生
明季曹能始先生,登进士后,过仙霞岭,山光水色,恍如前世所游。暮宿旅店,闻邻
家有妇哭甚哀,问之,曰:“为其亡夫作三十周年耳。”询其死年月日,即先生之生年月
日也。遂入其家,历举某屋某迳,毫发不爽。其家环惊,共来审视。曹亦凄然涕下,曰:
“某书屋内有南向竹树数十株,我尚有文稿未终篇者,未知犹存否?”其家曰:“自主人
捐馆后,恐夫人见书室而神伤,故至今犹关锁也。”曹命开之,则尘凝数寸,遗稿乱书,
宛然具在,惟前妻已白发盈头,不可复认矣。曹以家财分半与之,俾终余年。
余按《文苑英华》白敏中书滑州太守崔彦武事:崔记前生为杜明福妻,骑马直抵杜家
,而明福老矣。乃说旧事,取所藏金钗于垣中,施宅为寺,号明福寺。与此相类。
13-08 江南客寓 akoumedi
涤斋先生还是诸生的时候,住在京城的贾家胡同。
*诸生: 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秀才。
*胡同: 亦作“胡同”,也叫“里弄”、“巷”,
源于蒙古语gudum。元人呼街巷为胡同,后即为北方街巷的通称。
京城里有一家叫做“江南客寓”的旅馆,有三个厅屋,其中一个厅屋非常地干净,但
很少人住在里面;涤斋先生就是其中一个房客,住了一阵子,没有发生什么异状。
*厅屋: 包括厅堂在内的房舍。
有一天,涤斋先生外出,拜托好朋友来旅馆看管他的衣服和器物。
*所亲: 亲人;亲近的朋友。
*衣物: 指衣服和器物。
晚上,朋友睡到三更,室内忽然非常明亮,但室内没有放灯烛呀! 怎么会这么明亮呢
? 朋友非常害怕,揭开床帐一看,看到一个黝黑肤色的高大男子,用手提着祂自己的头,
鲜血淋漓,站在对面不动,对朋友大喊:“你为什么住在这里?”
朋友吓得狂奔出去,然后告诉店主人这件事。
店主人说:“这房间原本就很不平静,你朋友硬要住这间,我能怎么办?”
*安静: 安定,平静。
隔天,涤斋先生回来,朋友告诉他遇鬼的事。
涤斋先生说:“这只鬼一定是想要申冤,我就在这里,阿鬼! 祢何不现身呢?”
涤斋先生写了一张纸,向空中焚烧,内容是说如果有冤的话,今天晚上就来跟他讲。
当天晚上,涤斋先生很早就去睡觉,不到一更,果然看到朋友说的那个景象,用手提
着祂自己血淋淋的头,但这次不是站着,而是跪在地上。
一更:戌时 19:00~21:00 二更:亥时 21:00~23:00 三更:子时 23:00~01:00
四更:丑时 01:00~03:00 五更:寅时 03:00~05:00
涤斋先生问:“祢是谁?有什么冤屈?”拿着头的鬼用手指著嘴巴,但没讲半句话。
隔天,就没再看到那个鬼了。
涤斋先生也常常在月光下看到庭院有一团黑漆漆的怪物,大得像浴盆,涤斋先生追到
树下,用脚踩踏后就消失了。第二天,涤斋先生的鞋袜,都会跟烟煤一样黑,连鞋袜包裹
住的脚也都会变黑。
13-08 江南客寓
涤斋先生为诸生时,在京师贾家胡同。有店号“江南客寓”,厅屋三间,中一间甚洁
,住者绝少;先生居之,了无他异。一日外出,托所亲某管其衣物。夜睡至三鼓,忽室中
尽明,时并无灯烛,所亲骇,揭帐视之,见一长人黑色,手提其头,血淋漓,对面直立不
动,呼曰:“尔何得居此?”所亲狂奔,出告店主。主人曰:“此屋素不安静,尔乃必欲
居之,奈何?”
次日,先生归,告之故。先生曰:“此必有鬼欲申冤耳,我在此,何不现形耶?”大
书一状,向空焚之,以为尔果有冤,当于今晚赴诉。是夕,先生复睡,未一更,所见果如
所说,但持一血头,跪而不立。先生问:“何人?何冤?”持头者以手指口,竟无一语。
次日,亦不复见。
先生又常于园中月下见黑物一团,大如浴盆,追奔树下,以脚蹋之,随脚而灭。次日
,视其靴袜,黑如烟煤,并足皆黑。
13-09 荆波宛在 akoumedi
我们这个朝代,有个叫佟国相的人,担任甘肃巡抚,这天他按照站点来到伏羌县视察
,梦到神明对他喊:“快走!快走!”佟国相不以为意,认为只是做梦而已。
第二天晚上,佟国相做了相同的梦,神明还说:“要报恩的话,就记住‘荆波宛在’
四个字。”佟国相惊醒过来。
这次,他不再铁齿,包袱款款就拚命地走了三天三夜的路,而伏羌县在他离开后,居
然下沉变成湖泊,佟国相一直想知道救他的神明是谁。
后来,佟国相出巡到建昌县一个荒凉的渡口,那里有一座关公庙,匾额上就写着“荆
波宛在”四个字,佟国相马上进去祭拜救命恩神,并将关公庙大为整修一番,这座庙到现
在还存在着,外观看起来蛮新的。
*建昌: 甘肃省建昌县。
*野渡: 荒落之处或村野的渡口。
13-09 荆波宛在
本朝佟国相巡抚甘肃,按站行至伏羌县,梦神呼云:“速走!速走!”佟不以为意。
次晚,梦如初,且云:“欲报我恩,但记‘荆波宛在’可耳。”佟惊起。亟走三日,而伏
羌县沉为湖,卒不解救者为何神。后出巡至建昌野渡,有关公庙上书“荆波宛在”四字,
佟入拜谒,大为修葺,今焕然犹存。
13-10 冯侍御 akoumedi
侍御冯静山,住在京城永光寺的西街。
*侍御: 唐代称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为侍御。后世因沿袭此称。
有一天,他要改建书房,结果挖到一具黑漆棺木,冯静山就把这具棺木迁葬到别的地
方。
当天晚上,冯静山就梦到有人向他告状诉冤,冯静山当时巡守西城,梦中的他拿状纸
过来阅读。
状纸内容是要告一位有权势的官员挖掘棺材的事,被告人正是自己的姓名,冯静山惊
醒过来,从此就生病了。
冯静山病情危急的某一天,他妻子听到房间里传来谈笑的声音,她以为丈夫的病有了
起色,所以就去房间探望丈夫,结果看到一个穿着黑衣服的陌生人坐在床上,一下子就消
失身影。
*疾革: 病情危急。
冯静山对他妻子说:“那个黑衣人是我的邻居,曾经当过运粮守备。运送粮食来京城
时死掉的,棺木就放在永光寺前街的僧寺里,离我们家这么近,而我却完全不知道。如今
听说了我的死期,所以来约我一起去地府的,妳可以烧些纸钱帮助他。”
妻子派人去前街打探,结果真的和冯静山说的一样,冯静山的妻子明白...她丈夫死
定了。
13-10 冯侍御
冯侍御静山,居京师永光寺西街。改造书屋,掘地得黑漆棺,为改迁之。夜梦人投牒
诉冤,冯时巡西城,梦中取牒阅之。告势宦掘棺事,即己之姓名也,惊醒得疾。疾革时,
夫人闻房中笑语声,以为病有起色,往视之,见黑衣人素不相识者坐牀上,一闪而灭。侍
御谓夫人曰:“此人吾邻也,曾作运粮守备。运饷至京师卒,棺厝于永光寺前街僧寺中,
迫近吾家而吾不知。今闻我亦有行期,故来相约耳,可烧纸钱助其冥资。”夫人遣人至前
街踪迹,棺识宛然,知先生之终不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