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骏继《荒村公寓》后的《荒村归来》﹐很好看哦

楼主: anzidexiayid (安梓)   2005-09-10 22:42:59
归来前夜(1)
 2005年某月19日。
  这个故事发生在《地狱的第19层》之后﹐《玛格丽特的秘密》之前。
  更确切的说﹐这是在《荒村公寓》与《地狱的第19层》出版之后发生的故事。
  在《荒村公寓》这本书的扉页里有一张卡片──去往荒村公寓的勇敢人单程票。
你剪下乘票后﹐可以将下面的书迷通票寄到接力出版社﹐就有机会获得《地狱的第19
层》的作者签名本。
  因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出版社转给了我无数封读者来信﹐绝大多数信封里
都有书迷通票﹐此外还有许多读者留言和附信。其中有些信确实深深感动了我﹐但我
也看到了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比如有许多人问我如何去荒村的办法﹐最好还要有返
程票﹐也有人来向我打听春雨的联系方式﹐更有人说他们也去过荒村。
  还好﹐至今我还没收到过一封荒村来信。
  不过也许有一封信例外﹐因为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寄出来的﹐信封上既没有邮票
也没有日戳﹐更没有寄件人的姓名地址﹐只有一个收件人的名址──天知道这封信是
如何寄达出版社的﹖
  我拿到这封信是在19号的晚上﹐一个寒冷的北京之夜。那几天我正好应出版社之
邀到北京﹐为两本新书做宣传﹐顺便接受各地媒体的采访。那天晚上做完活动﹐我已
经累得筋疲力尽了﹐便跑到后海边上的“茶马古道”﹐和责编MM一起喝着香香的米酒
解乏。
  明天我就要离开北京飞回上海了﹐责编MM给了我厚厚一叠读者来信﹐最引人注目
就是那封不知从何而来的信。信封是那种普通的白色信封﹐上面收件人地址的字迹也
很普通﹐看不出是哪种人写的。
  我拿着信封反复看了看﹐实在想象不出它是如何邮寄到的﹖难道世界上真的存在
某个神奇邮箱﹖
  也许是写作者的天生敏感﹐我忽然有了种奇怪的第六感﹐转头看着窗外──许多
人在冰封的后海上滑冰﹐有个男人滑得很棒﹐在冰面上不停地滑出圆形的轨迹。看着
那个滑冰的男人﹐我的脑子里立刻出现了一个闪光的圆环﹐就像冰面一样洁白清澈。
  “喂﹐想什么呢﹖”
  责编MM把我从冥想里拉了回来﹐我深深吸了一口气说﹕“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
样东西。”
  我没有再说下去﹐而是轻轻地撕开了这张信封﹐里面照例是书迷会的通票﹐一张
硬硬的卡片﹐读者会在上面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
  当我拿出这张特殊的卡片的时﹐责编MM忽然蹙起柳眉说﹕“嗯﹐好香啊。”
  果然﹐我也闻到了一股异香﹐从卡片里浓浓地散发出来﹐与我们杯中的米酒是两
种完全不同的香味。
  但这香味只持续了几秒钟﹐转眼就消散在“茶马古道”餐厅里了﹐责编MM仍然贪
婪地吸著鼻子说﹕“唉﹐为什么美好总只是在瞬间呢﹖”
  我把目光又移到了这张特殊的卡片上﹐因为它确实太特殊了──在姓名栏里填写
了一个符号﹕http://image2.sina.com.cn/book/ajyh/h1.jpg
  这就是对方的姓名﹖好像不存在这样的汉字啊﹐就我所知的任何一种外国文字里
好像也没这样的﹐大概只有甲骨文或者古埃及象形文字里才有吧。
  “奇怪﹐就像一口井。”
  责编MM收起了她那可爱的笑容﹐盯着这个怪异的“姓名”说。
  确实像一口井﹐是站在井口往下看的角度﹐我点了点头说﹕“荒村进士第的后院
里﹐也有一口井啊。”
  “你小说里的典妻就淹死在那口井里﹗”
  “是啊﹐这是被我的《荒村公寓》忽略掉的一点﹐也许那口井里也隐藏着一个凄
美的故事。”
  “或是一个幽灵﹖”
  心里又猛抽了一下﹐没办法啦﹐她的话总是能击中我的要害。我只能低下头继续
看着卡片﹐姓名栏之后分别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联系电话和E-mail﹐在这些
栏目里全都是空白没填﹐只有最下一条详细地址(含邮编)写了一行﹒﹒﹒﹒﹒﹒我
不知道是否该称之为“文字”﹐也许说是符号更确切些──
http://image2.sina.com.cn/book/ajyh/h2.jpg
无论你是否相信﹐我确实在卡片上看到了以上这些符号﹐键盘无法打出这些符号﹐后
来我用扫描仪将其扫在了电脑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