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六岁以下小孩,仍持续外出,说聚餐人数很少,但吃饭喝酒本来就是高风险,但却说
每个人早晚都会得到,小孩也不例外,得了顶多轻症,新闻上连陈指挥官也大方去聚餐,
政策混乱,网络很多确诊后遗症的文章,也有给他看,但都是国外的研究居多,他不置可
否,真的无言不知道怎么沟通,为什么要拿我跟小孩的健康去赌,平常也不是自私的人,
也爱我跟孩子,这次不知道怎么了......
有幼儿可以理解耶,毕竟幼儿也没疫苗可打更怕染疫,像我们家有幼儿,母亲节南部婆家跟我外婆家都先不回去了,也尽量减少非必要聚会。
老实说,以现在的防疫政策,就是希望大家都得过但不要太耗费医疗资源就康复,有外出有上班就迟早都会得,我们家五个人在这波全中了,目前还在全家隔离中,我家三岁小孩没打过疫苗,反而无症状,其他人都打了三剂
不如分居到你觉得疫情结束的时候?好奇小孩没有吃上幼儿园在外面吃午餐吗
我小孩学校有小朋友确诊,我小姑职场也有人确诊,在遍地开花的情况下,你根本不知道到底是谁传谁,总之就是大家都中了,除非永远都关在家,不然不可能防得住
其实我身边确诊的大人,都是小孩在安亲班或者学校传染回来比较多耶
家有小幼儿完全可以理解原 po 的心情,虽然仍要上班上学等必要活动,但为了幼儿还是会尽量减少非必要聚餐,能晚得一天是一天有些推文不知道在嘘什么,聚餐本来就容易染疫,明明就是能推掉的事情
我觉得这种事情没有对错,但是你要跟另一半取得共识。
作者: sodaparadise (阿里西亚) 2022-05-02 12:25:00
不用理嘘的人,要共存,明明可以延缓时间再确诊,也不用急着挤在第一波手忙脚乱医疗资源紧绷的时候,骂最大声的都是别人的囝仔死不了的心态,换成是他们自己老小有三长两短,就不是这个嘴脸了
会被嘘的原因根本不是风控,也不是避险文字里就看得出来想要责任转嫁要责难老公就直说我还会给推没有行止纪录列表检讨别人都很简单数据都显示在那边
作者: venomprotein (人吧) 2022-05-02 13:53:00
请他们来家里吃饭哎
回家设置黏性地板黏鞋子吧进门设缓冲区有换衣、沐浴、被干空气吹完才能进家门既然要防止就不要防心安防有效吧取暖推文都不是给有效建议原po要的是看起来安全还是真安全说无尘室太累,她要的不就是有效降低风险吗?这就是典型病毒不会挑上班的人只会挑玩乐的人
我同事每天戴口罩煮饭,落实公筷母匙,全家夹完菜各自吃,不在餐桌上用餐。我是觉得如果每天在家也戴口罩、做到像她那样,确实可以降低在家确诊的可能性,不然不管是聚餐上班还是什么因素染疫,全家一起中的可能性都还是有的
为什么染疫传染别人要有阴影是故意、刻意吗真的害怕染疫后果先检视现有的防护作为吧若在家不配戴口罩,怎么确保自己不是无症状者不是只挑自己觉得安心项目不见棺材不掉泪真的是完美示范情绪勒索
谨慎在哪看不懂,感觉谨慎?还是从家内生活落实谨慎就是嘘赌、自私这些字眼
国外spring break 满满的都是人 有怎样吗?我觉得你们还是少出门 这样我们才不用人挤人
呵呵 吃饭聚餐也扯陈时中 可怜唷我诚心拜托各位乡民不要再出门了啦 照八卦文章来看应该景点餐厅都要没人啊 为何还是那么多人啦
@meruruC 这也无关信不信仰指数化的感染数就是中奖早晚问题疫苗的数据显示防重症但无法防感染不管你喜不喜欢政策被感染就是趋势
跟疫情无关,是小孩那么小老公不该一直外出聚餐吧..
作者: kurakihikaru 2022-05-05 16:04:00
买保险,防疫险买好买满!
作者: mmloveflower (大家都爱吃生蠔) 2022-05-06 22:51:00
只能不出门了 连上班也不要吧因为出门就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