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对婆家来说好像是不好相处的人?

楼主: djboy (雞尾酒)   2021-02-17 17:32:27
除了前面的“出游”话题外,另外一个近几年我很热哀的话题就是
“聊天与回应”。
正巧过年前看到某个谈话,我就节录其中相关的一段,提供大家参考。
※ 引述《eatingting (liouitei)》之铭言:
: 是否同意记者抄文:NO
: 我不是一个会主动看先生手机的人,但在前几天先生请我帮他看手机讯息的时候,我无意
: 间看到他弟跟他的对话内容,大意大概是弟弟抱怨今年过年的气氛很差,而主因好像是因
: 为我?!
: 今年的除夕是在先生的外公家围炉,除了公婆一家还有舅舅一家,虽然已经结婚快三年,
: 我还是跟他们很不熟,也觉得很不自在,但他们问话我一定会回,也会不时的点头微笑附
: 和,然而先生的弟弟说他觉得大嫂很疏远、很像陌生人,甚至因为我的存在而使大家有所
: 顾忌……但我说真的我不在意是否有一家人的感觉,我觉得我对婆家就是给予尊重并尽义
: 务,再者我本身就是个内向寡言,甚至有点社交障碍的人,即使是在朋友或同事圈中,我
: 也不是会主动发言或攀谈的人,更何况是面对一大家子不熟的亲戚,到底要怎么做才合格
: ?
我还是先讲一下,下面是一般人在聊天中,希望得到的回应状况的描述,就像
妳和闺蜜聊天的样子,或是妳和老公恋爱时聊天的样子。做不到是一回事,下面
只是用文字来描述此一状态,我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重申一次,下文的重点在“对话与回应”!
~~~~~~~~~~~~~~
以下是 “得到”APP中,《邵恒头条》2021/2/4 “如何经营你和伴侣的"
情感帐户"”中的某一段。
首先我们来说说,对于情侣来说,怎么能增加“情感帐户”的收入,也就是往里面存钱。
有一个方法特别简单,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
这可不是说,你要像一个间谍一样时时刻刻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美国有一对研究婚姻问
题的专家夫妇John 和Julie Gottman,他们研究发现,情侣之间会时不时向对方发出“注
意力信号”,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及时接收和回应这些注意力信号。
一些小的信号可能有,跟你的伴侣分享一个你日常生活里的趣闻,或者说在房间里经过彼
此的时候,轻轻地触碰一下对方的肩膀、手臂。一些大一点的信号可能有,让你的伴侣帮
忙解决一个工作上的问题,或者说提出请求,希望跟对方一起换一种新鲜的方式过周末,
等等。
如果你和伴侣之间在相处的时候漫不经心,这些注意力信号很可能就会被忽视。比如你的
伴侣跟你说,我最近刷了“小红书”上的滑雪攻略,好棒啊,好想去滑雪。这时候你正好
在刷手机,你“嗯”了一下,或者说“嗯行,找时间去”,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反应了,那
对方发来的这个信号,你其实就没有接住。
那是不是这时候你就必须得说,“好的那我们就去滑雪”,才算是接住了呢?也不是。
陈海贤老师在《亲密关系30讲》课程的第15讲,也讨论了这个话题。一个好的回应,不是
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对方的想法,而是应该通过回应,开启两个人进一步的互动,让你的
注意力停留在对方身上。
比如还是回到刚才的例子,你的伴侣说,我最近刷了滑雪攻略,好想去滑雪。你可以问,
你刷到哪个地方的滑雪场?那个滑雪场有什么地方吸引你?啊,你找到的这个滑雪场居然
有露天温泉,听起来挺棒啊!诶,那你更喜欢滑双板还是滑单板?你更希望是一大帮人一
起去,还是两个人去?等等。
这个回应有什么特点?特点是带有很多问号和感叹号。用陈海贤老师的话说,它传递给对
方的感受是,我欣赏你,并且对你有兴趣,希望把这种交流继续下去。这就是一个积极主
动的回应。
所以你看,为什么我们说,接住注意力信号,就能往两人“情感帐户”里存钱呢——原因
是,当你用积极的方式回应的时候,你也在向对方回传信号,说我重视你,想对你了解更
多。
如果你发现,自己平时忽视了很多对方传来的信号,别着急。《今日心理学》杂志说,这
其实是一个新习惯养成的过程,你可以慢慢来,日拱一卒。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能帮助你,
就是在每天结束的时候做一次复盘,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我今天是否留意了对方发来的
信号?我今天有没有主动跟对方表达,我在想什么?在对方说话的时候,我倾听了吗?
你可以坚持做一周这样的复盘,看看是不是能让你对于“注意力信号”有更高的敏锐度。
这就是给“情感帐户”存钱的第一个方法。
: 另外婆婆很喜欢一家人一起出游,很坚持一定要在大年初一一起出门,这点我很不能理解
: ,因为我的原生家庭不会这样强迫人,但对于婆家我还是都会参与也不会摆脸色,然而今
: 年我因为怀孕初期的关系,比较容易疲倦嗜睡,被婆婆误以为人不舒服,所以出游地点一
: 路从A改成B、C、D,最后去E,这中间我完全没有表示意见也没有说不去,但一家人这样
: 反反复复到最后好像都不太开心?!最后说都是我的关系我真的觉得很莫名。
这个你应该问一下老公是怎么回事。
因为你没有描写当时情境,无人可以知道细节,所以我也不猜了。
: 最后先生的弟弟给出一个结论,就是我们太少回婆家,以至于我跟婆家的关系疏远。我们
: 不常回去是事实,但只要逢年过节、重大节日或是有连假都一定会回去,生日、节日加一
: 加,其实也是一、两个月就会回去一次;我觉得没必要跟婆家太亲密也是事实,我觉得婆
: 家就是婆家,不是我从小熟悉的亲人,也不是有共同话题的朋友,为什么硬要把大家凑在
: 一起再来嫌尴尬?
这种回家次数应该是OK。
: 我有跟先生聊过这件事,先生叫我不要太在意,也说他再想想,但我不知道他是要想什么
: ……与其说想问与婆家的相处之道,我更想知道自己的观念和做法是否真的有错?还是说
: 结婚之后就是必须免强自己去迎合对方一家?
你先生要想想的地方在于,如何让自己家人接受自己老婆是个“不爱说话”而且
“不想花更多时间在公婆家混熟”的方法。目前看起来老公也还坦的住,妳就不
要多想了。
最后我建议的想法,就是把公婆想成老板或是客户,你陪老板客户吃饭聊天时,
总不可能从头到尾只回三个字‘嗯、喔、好’,一定会顺着对方的意思回应一下。
这几天你自己找同事老板客户吃饭,看看自己是怎样讲话题的,或是看看同事
怎样聊话题的。
如果真的做不到和公婆聊天,那就算了。反正孩子生了后,公婆根本也不会管
妳是谁,只会看孙子。有了孙子,话题就无止境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