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一个岛国,工作因素需要外派的机会很大,但很奇怪的是,竟然很少人,
教育小孩说,你应该在交往时就跟未来另一半沟通好,双方可以接受的外派情况,
1) 完全不接受其中一方外派(含在台湾跨县市)
2) 可以接受鸿海台干模式,每6周回来一周。
3) 可以外派,但夫妻如影随形。
4) 只可以外派到孩子念小学前。
5) ......等等(够多选项)
先问自己,再与未来另一半定义,其实没有很难,但台湾没有人教这一块。
都是等到工作与居住不协调的问题后,才来想说"我该怎么办"
等事情发展到这田地,你已经无法清楚地听到自己心中的声音,因为噪声太多。
这时刻做的决定,往往都不如预期,或是只能被迫接受。
台湾的家长与老师们,教导你们的小孩,认识自己的想法,把这条件纳入择偶条件之一。
找一个有共识的另一半,不要让这问题在婚姻与工作中发酵。
南部很多讨海人家庭,小孩从小就知道工作、生活、婚姻的拿捏。
有的小孩认为,爸爸可以,我也可以,所以我要找一个可以接受远洋渔业的太太,
有的小孩认为,多赚多花又牺牲家庭,他不继承父业,未来要天天看到老婆。
人生有些事情可以提前掌握的,或是说要非提前掌握不可,因为遇到了才再想,
就是一片慌乱,好多的担心,无奈的心情,茫茫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