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的照护规划 (针对娘家妈妈一文)

楼主: reneei (renee)   2018-02-02 15:58:08
看娘家妈妈中风一文
心有戚戚焉
分享一点规划心得
希望可以帮到各位
两年前我爸肺癌末期
确诊后三个月就走了
期间这三个月非常混乱
不管是个人情绪、医疗方式的选择、照护的安排、财务规划、或是家族内对医疗方式或后
事处理的矛盾
我算是在这件事上学习了很多
对长辈或对自己的医疗和照护的规划
这件事后
我随即委托了broker去为我家庭选择最合适的医疗保险
以下是我的经验
1. 保险是为了让你在有重大情况发生的时候有选择,而不是用来省钱的。
很多人认为买保险是为了去看诊看一个普通的门诊或比较严重的住院的时候不用付钱,省
掉一笔可能是几百块几千块或几万块的钱。
我认为买保险是为了让我在有重大情况的时候可以有各种选择而不需要担心我完全付不起
钱。比如说如果我爸爸在一个地方确诊而我希望他在另外一个国家可以享受更好的照顾,
我的保险公司会为我安排医疗专机,也会覆蓋我在他国的所有医疗支出。我可以在任何国
家接受治疗。如果我生了A病而这个病在B国有很先进的治疗方式,我可以立即飞到B国接
受治疗。同样地如果我有B病而这个病在c国有很高的治疗率,我也可以立即选择到c国治
疗而不需要担心钱。我也可以选择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医院。以上的安排说的可能是几百万
甚至千万。一个普通家庭根本付不出来。但有保险一切都不需要担心。
所以一份好的医疗保险,并不是让你在看个感冒发烧或肺炎的时候省掉一笔钱,而是在你
需要器官移植戓有危疾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因为钱而接受不到应有的最好的治疗,或是不
需要在公立医院苦苦等候。
所以我宁愿把门诊保费的预算省掉,选择一个不包括门诊、但在其他重大情况下却有全面
覆蓋以及自由度的一个医疗保险。
以下几个细项给大家参考:
A. 全球险
我为我母亲以及小家庭安排的是全球通用的医疗保险
一般的本地保险
虽然说他们在全球范围内也有覆蓋
但你细看条款
就会知道他们全球范围内的覆蓋不包括1)你定居在他国并在他国寻求治疗;2) 你故意到
他国寻求治疗。
很多时候他们的全球范围只在以下的情形有效:当你在进行少于三十天或九十天的旅行时
在他国发生紧急医疗情形。
B. 重大疾病的保障范围
癌症从门诊、各种治疗、各种药物包括非常昂贵的镖靶药物,无上限的保障
慢性疾病
器官移植
怀孕异常
糖尿病无上限及限期的保障
中风的照护
这些都应该尽量选择全包的保险
C. 特殊安排
看护费、医疗专机、物理及各种职业治疗、病人家属的生活费
这些在全球险来都是常见的保障范围
D. 隐性条款
看保险的保障范围表是没有用的
在签约之前就应该跟保险公司取得合约内容
把条款由头到尾看一遍
很多本地险
虽然保障额度颇高
但其实在合约里诸多约束,诸多隐性及限制条款
而全球险,通常是没有太多隐性条款
D1 - 如何在签约前确保一切条款符合期待?
从头到尾看一遍合约,遇到不明确或不合理的条款时白纸黑字电邮的方式向保险公司查询
并要求他们白纸黑字的回复及解释条款内容以作为日后发生矛盾时的依据
D2 - 如何确保自己的申请不会成为日后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借口?
向自己待过的医院或诊所调阅所有的医疗记录并如实的向保险公司披露
证明你所有的医疗状况在没有任何隐瞒的情况下已经向保险公司交代过
保险公司通常会斟酌决定要不要保障你已有的健康问题。如果他们决定纳入保障范围或要
求你加一定的保费额外保障你已有的健康问题,日后他们并不能拿这个来当借口拒绝你的
理赔。
所以诚实并巨细无遗的披露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D3 - 注意仲裁方式
合约内通常会有列明如果发生保险纠纷的仲裁方式以及以哪一个国家的法律为标准。选择
一个你认为有完善合理的司法系统的国家作为仲裁国。
通常如果你实行以上的筛选方式,个别保险公司会在你跟他们的沟通过程中已经会有不能
够光明磊落回答你问题,或不愿意录音,或不愿意以电邮方式回应你的查询的情形发生,
这些保险公司通常会在商谈的过程中侃侃而谈,实际却不愿意以白纸黑字的情形保证,你
就会知道有问题。有些保险公司甚至会冷处理您的申请,因为他们已经大概了解你的做事
方式,知道你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打发的人,如果发生纠纷你绝对会让他们吃不完兜着走,
心虚的保险公司通常会宁愿你不要向他们投保。
E. 保险公司的选择
有看我的旧文的大家会知道我绝对不是一个保险经纪
基于广告文的疑虑或害怕被保险公司告
有兴趣的版友可以向我查询
不过有一个通则(我做了很多比较、搜寻资料以及个人经验)
1. 美国的保险公司通常有较高的不理赔率。欧洲的保险公司通常有比较高的行业道德。
2. 尽量选择医疗保险的权威,有很多保险公司是主要做理财顺便做医疗的,尽量选择那
些专精做医疗保险的
F. 你需要一个broker 吗
我觉得broker非常有用。你向保险公司投保,你的保险经纪是为保险公司效力,但你经过
broker投保,broker是为你服务而不是为保险公司服务的。请看以下例子:
父亲过世后
我为母亲投保了以上我提到的全球险
投保了一年多后
母亲今年确诊癌症
我首先让他在香港私家医院接受检查
保险公司大概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跟医院沟通好支付检查费,
留院一晚的检查费大概是50万台币
确诊后,我把她接来新加坡好让我可以照顾她,另一方面香港及新加坡也有着全亚洲最好
的医疗
保险公司大概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向医院发出了对放射治疗120万的付款保证
期间其实保险公司也没有那么顺利的照我们要求的金额发出付款保证
但我的Broker 公司内的理赔部门为我跟保险公司作出多方交涉
他们知道保险公司的回复什么是合理什么是不合理
我尤其记得一个电邮
保险公司最初只发出了要求金额一半的付款保证
我的理赔经理很霸气的回了一句话
保险公司几分钟后就发出了全额的付款保证
————————————————————
我的婚姻点:
我为什么那么坚持要作出这样的安排
正正是因为我不想要有娘家母亲一文中的情形发生在我的婚姻中
对我有印象的版友
大概也知道其实我先生是完全可以负担娘家那边的医疗费用的
我先生也从不会对我的要求说不
但在我的观念内
我先生是没有义务要照顾我娘家的
他有钱是他的事
没有道理我父母生病他要负担
那个责任应该在我以及我弟弟身上
我有一个很不中用的弟弟
就跟娘家母亲文中一样
我已经当他不存在
所以所有的责任都在我的肩上
想想如果我没有事先安排好母亲的照护规划
我现在怎么能那么悠闲的坐在沙发上发文
我如何能够即时拿出二百万而不影响我的家庭
我母亲现在有最好的医疗团队在照顾她
而我一分钱都不用出
我心理压力大大减轻
我的婚姻完全不受影响
虽然这个经验是用我爸爸的命换来的
最后我想说
事先作好照护规划
是对自己家庭自己配偶负责任的一种方式
※ 编辑: reneei (182.55.150.8), 02/02/2018 16:05:26
作者: taiwancola (台湾可乐)   2018-02-02 16:05:00
U质好文!
作者: doggy0919 (安安)   2018-02-02 16:06:00
我很佩服 不过保费很高吧? 另外 要加分类喔!
楼主: reneei (renee)   2018-02-02 16:07:00
怎样加分类呢用手机发文,很迷失 :p
作者: pastoris (tu es ma came)   2018-02-02 16:08:00
认同保重不保小。不过保险还是量力而为,满多婆婆妈妈是在恐惧与人情签下负荷不来保单就本末倒置
作者: Herblay (Esmeeeee)   2018-02-02 16:15:00
你好厉害 果然未雨绸缪不会错
作者: doggy0919 (安安)   2018-02-02 16:15:00
手机好像没办法修改标题...
作者: bv35 (大B)   2018-02-02 16:52:00
推好文!!!
作者: petitebabe (petite)   2018-02-02 17:00:00
这保费应该非常贵@@
作者: Agneta (阿妮塔)   2018-02-02 17:05:00
推一下
作者: plmokn (plmokn)   2018-02-02 17:06:00
谢谢分享~~
作者: NT300 (sent from my BMW)   2018-02-02 17:08:00
请问如果每年被动收入2-300万,需要买长照保单吗?
作者: keepboba (Boba)   2018-02-02 17:13:00
这种为自己服务的broker要去哪里找?他是搜寻个家保单之后让你去跟保险公司签约?还是透过他代理你?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18-02-02 17:21:00
推!谢谢分享,优质好文想知道怎么找好的Broker +1
作者: littledeer36 (flower)   2018-02-02 18:00:00
想知道怎么找好的Broker +1
作者: huang30299 (丹尼尔)   2018-02-02 18:47:00
基本上就是保经了
作者: pastoris (tu es ma came)   2018-02-02 18:47:00
跟你们主要医疗地是前英殖民地有关吗?毕竟涉及医疗赔偿地的问题
作者: sandra80032 (頻語兒)   2018-02-02 18:54:00
看了这篇文才知道什么是broker
作者: pastoris (tu es ma came)   2018-02-02 19:21:00
以海外工作者一年10万这样保单真的是满值得的 感谢你的分享不过多数人是定点生活,不如集中需求拉高保障。有能力海外求医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得在有限资源下作选择。
作者: abine (鱼干人妻小气猪)   2018-02-02 19:25:00
让保险公司吐钱的霸气的一句话是????
作者: onstar (每天想睡觉)   2018-02-02 19:38:00
我爸爸是公司董事。
作者: pastoris (tu es ma came)   2018-02-02 19:57:00
简单说海外就医还要考虑陪同者费用及机会成本。如果资源有限下为了罕病家庭花200w(10w*20y)买保险+50陪诊费,但这笔费用足以给小孩不错的教育资源,而这就是选择
作者: noirbat   2018-02-03 00:33:00
好文
作者: softpapa (灵活胖子)   2018-02-03 01:23:00
长知识好文
作者: relaxsean (relaxsean)   2018-02-03 02:27:00
一年6万是台币吗?这根本超便宜吧!看错了,60岁八万或12万,还是很便宜啊
作者: likeastar ( )   2018-02-03 02:52:00
谢谢推荐 这保费便宜划算 我好好研究一下
作者: ALENDA   2018-02-03 04:31:00
让保险公司吐钱的一句话,我的律师会直接跟你谈?但是律师会抽大概40~50%,不吐钱不收费
作者: Mywifi (讯号不良...)   2018-02-03 14:59:00
长知识!
作者: chuan710613 (*~为自已~*)   2018-02-12 23:49:00
感觉=_=太便宜了啊...就算一年20万,六十岁后投保超值的啊!理赔一年最高1600万,投保期间嗝屁=_=感觉就是小乐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