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po的议题,反映了台湾文化很严重的现象之一,也是来找我求助的个案们
会遇到的问题,我想在此点出两个关键核心:【课题分离】&【界线】
我常说在遇到问题时,要先分辨以下三件事—
1)上天的事(ex:天灾、水灾、地震等)
2)别人的事(除了你之外的都叫别人,包括父母)
3)自己的事
一. 课题分离:
很多时候,人们很容易把上面的三件事混淆在一起思考,特别是2)和3),但事实上,
你能改变与处理的,只有3)你自己的事,因为你既无法控制上天,也无法改变别人。
而什么是课题?个人自己无法满足的想望、期待或情绪困扰著自己。
重点就在,很多人,会把这样的困扰归究于是别人造成的,因此要求对方要来满足
符合自己的期望,只要如此,自己就会开心、满意、不失望了。
例如:年轻时无法出国留学/唸XX科系/做XX工作,所以年老后,期望自己的小
孩要出国唸书/唸该科系/做该工作,否则就是不乖、不孝、不听话、任性等等的批
判施加在小孩身上。然后呢,父母成天碎唸或不高兴,自此不管小孩做什么,父母总
是不满意的,认为自己帮小孩做的决定才是好的对的,对小孩的抉择不信任、不喜欢,
而因为内心充满不满与怨念,所以总是不开心,于是身为晚辈的孩子,就会觉得是自
己的不对,因为自己让父母不快乐,因为父母总是说若你怎样怎样我就会开心了。
请问上面这个是谁的课题?请想一下。
是父母的课题;对小孩来说,这应该是别人的事。
但因为父母把自己的课题掺入到小孩的世界,并且要小孩为父母的情绪负责+长年的
批判,所以小孩也把父母的课题当成、以为是自己的课题,是自己的不好才导致父母
失望不满,变成了小孩被迫进入到别人的事/别人的课题里。
台湾的社会和文化,让很多人是在这样的成长环境长大的—课题相黏不分离。
所以,没有课题分离的关系,不是个健康的关系,会在[各种关系]里衍生许多许多
的问题。Why?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会培养出这样的人格特质,不管是强迫者或被强
迫者,长年下来,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其它的关系。
很多时候,当事人没有觉察,因为他们是无意识的,特别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但
已在看此文章的你/妳,或是已受教育的你/妳,至少可以从自身做起,并意识到你
正在处理或面对的,是谁的事?是谁的课题?
二.界线:
版上大家开始会讲情绪勒索一词,这和课题分离是有相关性的;若分离做得好,就不
易被情绪勒索;同理,若人我界线画得清楚、执行彻底,自然也较不会轻易被情绪勒索。
台湾的文化,不太有人我间的界线,不管是身体上的距离、公私上的距离或关系的距离。
不管是从肢体上的碰触、亲疏关系、交浅言深的问话、甚至个人物理上的空间(独处/
独住)或心理上的空间,总是喜欢全部搅在一起,再加上缺乏尊重的概念,所以易造成
需要有私人空间、自主生活、甚至过自己人生者感到困扰,感觉界线一直被侵犯。
又因为没界线和课题不分离的社会文化自我们出生就一直存在,刚好这个社会环境又很
喜欢批判,一旦你没有满足谁的期待、没有符合大众主流,可能又会遭致亲友间的八卦
与指点,因此就会让很多失去自信又在乎他人眼光者们更加地畏惧做自己,继续地被情
绪勒索、继续地让别人的课题闯入自己的界线,到最后你/妳根本不知自己的界线在哪,
因为你/妳已没有自己了,你/妳已不见了。
—————
为何我前面会说它会在[各种关系]存在?
不需进到婚姻,未婚前的人际关系里就会出问题、社交、同侪和谈恋爱时,就会反映这
些议题,若在婚前没有处理好,婚后进入两个大家庭的关系,对当事人只会更复杂、更
挑战。
我无法在短短几句话跟原po或大家说可以怎么做,因每人的个性和背景状况不同,我目
前还是根据不同的个案状况提供他们不同的协助。
但我想原po可以自问自己【烦请认真地想】:若你的生命只剩最后24小时,你希望是维
持现在的生活状态吗?这是你最后要的吗?会有遗憾吗?
若不是你要的,那你会怎么做、你想怎做去过生命剩下的时间?
你打算让现在的状况再继续维持多久?
我最后的建议是:你和你先生都需要咨商,即使你们有去做夫妻咨商,个别咨商大概也
很需要,因为选择被这样情绪勒索、无法课题分离,本身内心就有跨不出去的议题,你
们可以找心理师协助,若你真的有心想改善目前/未来的生活。
人生很无常,不一定会一直有那么多的十年可以这样过。
与其向外求、期待婆婆的疼爱,我想其实妳应该向内扪心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有否曾了解何谓被sadormad疼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