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记者抄文:无所谓
先说婆婆
我的婆婆大概是版上媳妇们会喜欢的婆婆
1. 不想和媳妇同住
婆婆嫁给公公后,便随着公公到其它城市发展事业
所以自己没有和婆婆相处过的经验
第一次到老公家,婆婆便开门见山的说:
一个家,容不下两个女人(我以前只听说过一个厨房容不下两个女人 XD)
住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所以婚后最好搬出去住
不止不用住在一起,连过年过节也不用特地回婆婆家
(我们住在不同城市,开车大概两个小时路程)
大部分媳妇们面对团圆饭、扫墓等问题,我结婚十年从来没有烦恼过
团圆饭,婆婆说每天都在吃饭,只要一家人聚在一起,每餐都是团圆饭
扫墓也一样,婆婆说她从来没有跟着公公去扫墓,所以这种事老公去做就好了 XD
2. 超级独立
听老公的阿姨和舅母们说,婆婆年轻时就喜欢独来独往
每个月固定看一次电影,每个周末还一个人喝下午茶
老公和小姑也说,在他们念国小的时候
每个星期六下午,婆婆会一个人到附近的百货公司逛街喝下午茶
再外带给他们
现在婆婆已经快六十五岁了,还会自己搭市内公共汽车去看电影
3. 育儿知识很强
公公去世后,婆婆为了打发时间,加上不想跟孩子伸手要钱
所以到陪月中心上班
在那里有小儿科医生来跟她们上课,也学到了很多照顾幼儿的知识
所以当我生第一胎在家坐月时,婆婆传授了我和我妈很多育儿知识
因为我妈一直在乡下生活,比较不拘小节,也比较随便一些
所以好几次差点和我婆婆起冲突
但我妈也知道婆婆是为了产妇和孩子好,最后反而叫我多听婆婆的 XD
(我妈常说,不用跟婆婆住已经很好了,偶尔见一次就多顺从她一点)
4. 跟得上流行
婆婆跟我一样很喜欢韩剧,也看韩综
最近流行宋仲基,婆婆也喜欢
话说,我婆婆这么优,我应该跟她感情不错吧?
其实并没有
因为少见面,其实并不熟
生了孩子后,以为婆婆会想见她的孙,很多次特地开车去找她
她之后有打电话给老公,叫我们没事就不用来了
因为她要安排时间和我们吃饭,觉得很麻烦
老公觉得,因为从小他就和婆婆不亲才会这样的
老公跟他哥年纪差一年
老公出生后,婆婆正忙着帮公公发展事业,还要照顾孩子,觉得很吃力
就把刚满月的老公送回乡下给奶奶照顾
到了五岁才带回来
婆婆曾经当着我的面说,她跟我老公没有母子缘
一方面心疼老公,一方面又偷偷松一口气
可能真的是因为这样,所以婆婆对我们的关注非常小(身为媳妇我是很开心啦!)
至于我妈妈
1. 万能妈妈
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好,妈妈除了兼职当清洁工人帮补家用,在家还要帮人修改衣服
还可以把家里打理得很好,还会固定时间陪我们做功课
妈妈住在非常偏僻的乡下(我们非台湾人)只有国小不到的学历
常常一边看我们做功课,一边自习
也常告诉我们教育的重要性,要改变贫困,教育是最基本的方法
要阻止别人看不起你,不要用嘴和别人理论,要用行动让他们主动闭嘴
所以,我们特别会唸书,家里经济改善了很多很多
心里最感激的,还是妈妈
婚后,我和老公一直住在娘家,孩子由妈妈照顾
虽然妈妈有时候不是很注重卫生(例如婆婆坚持要洗过手才能抱 baby)
但感恩因为她的劳心劳力,孩子都很健健康康的长大(大的9岁,小的6岁)
2. 训练孩子
我的孩子算是蛮独立的,小时候就会帮忙做家事,折衣服,收玩具
因为外婆从他们小时候就开始训练他们要把自己的东西打理好
小孩没有送安亲班,所以每天放学回家一定会把当天功课拿出来放在书桌上
然后换了衣服,吃过午餐,先去睡个午觉,再自己起床做功课
玩具可以弄乱,但晚上睡觉前一定要归回原位
每天都要有阅读时间,看看儿童漫画也可以
要小朋友乖乖自动自发不容易,但我妈每天都这么教导他们
所以他们也养成了习惯
我下班回到家,只要检查他们做好的作业,剩下时间就是陪他们玩了
我下班回家,就是我妈的“下班”时间
她非常坚持我们夫妻要自己照顾孩子
这样才会跟孩子亲,才会知道怎样当人家的父母
3. 有同理心
妈妈很年轻就结婚,跟奶奶的相处也不太好,加上爸爸生在大家庭,姑嫂妯娌特别多
所以妈妈很明白当人家媳妇的苦
现在她当了人家的婆婆,常常叫弟媳多回娘家
弟弟和弟媳在另一个城市工作,所以每次他们一回来,妈妈就会叫弟弟载弟媳回娘家
她说她也有女儿,也了解亲家妈妈想见女儿的心情
除夕我们家特地提早吃团圆饭,就为了让弟媳可以回娘家
如果弟媳一个人回来,一定让她回娘家过夜
因为弟媳很会做菜,所以每次回来,妈妈都会跟她学做菜
还会跟我炫耀这是 XXX 教我煮的耶
4. 豁达乐观
在婚姻中面对大大小小的冲突,妈妈总是客观的跟我分析
还会套用奶奶的名言
【女人的肚子可以装得下一个孩子,怎么就容不下别人的一两句话】
总的来说,婆婆和妈妈教会了我不少事
但是坦白说,每个媳妇的心里,都还是倾向自己的妈妈多一点
同一件事、同一句话,来自婆婆和妈妈
心情和感受绝对不同
然后我发现,婆婆自己的婚姻美满与否,和她对待媳妇的方式也稍微有关系
(个人经验,请勿战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