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最近才学到关于“分离焦虑症”的
分离焦虑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一个过程
不论是内向或外向的小朋友都会遇到
毕竟,要让小朋友“暂时性”离开熟悉的父母
都是一种“改变”
每个孩子对于“改变”的接受程度、适应快慢各不相同
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觉得很受用的心得
1. 循序渐进
让小朋友离开父母的时间渐渐拉长,但旁边还是要有照顾者唷
例如从一开始的10分钟,渐渐拉长到1小时、2小时,甚至一个上午,或一天
但就是要慢慢来,小朋友会玩到一半,想起来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而哭
但这个“想起来”的时间会渐渐往后挪
2. 告知明确且可理解的归来时间
其实小朋友都听得懂大人说话,只是还不会表达
所以跟小朋友掰掰前
可以很明确的跟他说多久之后会回来
但要用小朋友可以理解的时间观念
例如:“你再喝2次ㄋㄟㄋㄟ,妈妈就回来囉~
3. 留下一个可以唤醒关于爸爸或妈妈的物品
可能是有妈妈味道的毛巾
也可以是一张爸爸 妈妈的照片
小朋友闻到或看到后,也会得到平缓
希望这个分享有所助益喔:)
分离焦虑处理的好
孩子未来成长的过程
会建立更丰沛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喔!
婚姻,不只是一场婚礼
是一场充满挑战与乐趣的旅程!:D
※ 引述《atir (进入冬眠时期...)》之铭言:
: 如果家中长辈在抱小孩会跟小孩说"不要找妈妈"(尤其小孩在哭 或是在看我的时候)
: 或是把小孩抱过去之后会刻意转身不让小孩视线看到妈妈
: 现在小孩十个月 我不知道对小孩现在或往后会不会有什么影响(目前是我自已带)
: 或是我该怎么看待这件事
: 因为长期下来真的真的很难受
: 希望可以指点提醒 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