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8期 27号 林承毅

楼主: yakang (凯伊)   2013-11-06 22:34:00
缘起
今年七月跟家人回去澎湖几天,期间去了很多地方,
也想起小时候跟兄弟姊妹每年暑假都回澎湖玩耍的回忆。
回来之后,也许是舍不得离开海水跟沙滩,只好去游泳池泡泡水。
时逢暑假,因此泳池里有许多国中、小的学生参加暑期游泳训练班,
看着他们充满活力在泳池中一趟又一趟地来回游著,突然想到自介文提及的溺水事件。
记得有句话说:“溺死的,往往都是那些会游泳的人。”
于是有了想要参加救生班的念头。
八月,暑气正盛。
上网查了一下救生班的讯息,
发现红十字会台中分会在八月底至九月中是今年最后一个梯次,
但是九月初自己已经有安排三天的时间要去参加后备干部训练班(除粹是为了免除教召),
因为请假时数会超过受训时间的十分之一,只好作罢。
原本以为今年已经没有机会就在打算放弃的时候,GOOGLE给了我一条光明的道路。
"台大水上服务队/台大救生班"这个闪著光芒的标题出现在我眼前。
点进官网浏览后,发现这个受训的时间仿佛就是为了解救我而排定的。
但是.........有个大问题。
国立台湾大学,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一号。
我家,南投县埔里镇小地方。差了半个台湾....囧
这将近20天我要住哪啊?难道跟新闻播的一样成为占领北车的一员?
还是跟木村拓哉在PRICELESS剧中一样去公园体验游民的生活?
这时候住宿的问题是我最大的困难。
不过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说这句话的人一定超废,在家当靠爸族&妈宝就算了,
连在外面都要靠朋友.....不过我喜欢)
马上打电话给我所有在台北的朋友,没多久就捕获一只猎物...ㄎㄎㄎ~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顺利打点完成,马上在网页上完成报名手续等待入训测当天到来。
入训测
九月,秋老虎发威。
提前一天开车上了台北,距离我还在东吴念书的时间已经过了七年。
一切都很熟悉却又很陌生。
住处安排好之后在入训测当天准时到现场报到。
当天飘着雨,我在椰林大道想着测验及往后十九天的日子会如何充实又有趣(最好是啦!)
到达现场之后的第一个想法:HOLY SHIT!! 这是.....排队领救济金吗?还是有签唱会?
自从八月底完成报名后我不定时都会关注PTT LIFEGUARD版的讯息,
明明9234篇第三波网宣里面还写"28期开训在即,目前人数不尽理想",
现场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啊~~~
后来想到台大救生班粉丝专页在倒数第九天的时候贴出一张照片,
心想这些人该不会是冲著这女人来的吧?http://ppt.cc/TkCR
排了大概半个小时后轮到我测验,其实我在游泳池的时候都游50公尺就休息喘口气,
很少一直来回游几百公尺,所以入训测的时间标准我自己也没测过。
我自己游泳的习惯都是蹬墙后潜泳,到快没气的时候再上升换泳姿,
(自己没有设定一定要潜到25公尺再上升,不过后来上课变成基本要求,
也才知道要护头上升)
入训测的时候也是这样,后来也顺利通过测验。
其实跟我同一个水道测验的学员游得比较慢,
我在第一个50公尺回头的时候他才游快30公尺,
我当时就在猜想他可能过不了,果然全部测验结束后他被叫出去说说话。
但是没想到他留下来了,还成为我们第一届学员长。(不过还是退训了...R.I.P)
第一周
心˙技˙体
开训第一天教练就告知学员们班队的管理方式以"半军事化"为主。
每次值日教练、授课教练、副总团以及总教练要向学员们宣达注意事项时总会以军队的交
接方式来实施。
里面不少男生都当过兵,所谓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对这些人来说应该是再熟悉不过,
我觉得交接的过程才是重点。
毕竟学员们几十对眼睛注视著教练交接班队的动作与口令,
只要一个不顺或是有迟疑,对于领导统御其实是有折扣的。
对于在军中干到上士班长的我来说,一开始其实有点在看小孩子在办家家酒的感觉....
但这其实对于训练不是什么重要的环节,
如果教练团有很在意的话下一期可以在这方面稍微加强,一定会有更严谨的气氛。
军事化的管理,是为了要求学员的态度。
救生,不是一项户外活动、也不是可以大家一起揪团参与的休闲运动。
是一项对于生命的尊重以及保护,非以严肃及严谨的态度面对不可。
如果在救生班不能严肃地管理自己的行为,认真地参与各项课程,
就算侥幸拿到证书仍然不是一个合格的救生员。
在各项严格的训练下仍能以成为救生员为最终目标并且确切地执行,
加上正确的态度,此乃"心"的磨练。
设定好目标,秉持正确的态度为首要具备的条件之一。
完善的救生技术是第二条件,所以有救生四式:抬头捷泳、抬头蛙泳、侧泳、基本仰泳。
抬头蛙泳以及基本仰泳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抬头捷泳以及侧泳到是第一次听到。
刚开始学习抬头捷泳的时候还是稍微受到普通捷泳姿势的影响,
但是到后来就渐渐习惯了。
一开始学侧泳是在陆上做动作,熟悉之后再下水。
还记得下水之后剪脚踢成正剪,觉得有点不顺;
后来经过教练指导改正过后就游得比较顺利一点。
印象比较深刻是吴家莹教练教授的自救法,当时的感想是:这女的浮得有点夸张吧!
虽然平常在泳池也会试着让自己漂浮,不过手还是会稍微助游。
练习的时候会习惯用手助游,不过教练看到也会一一指正,
也多亏了这堂课让台大泳池从此没有底.....
打蛋式踩水到现在掌握得还不是很完全,
毕竟陆上练起来很顺利、到水中却是另外一回事。
第一个六、日是最折磨人的日子。
记得上午是个日头不大的好天气,好不容易结束入水法的练习,
中午跟旁边的同学一起去吃牛肉面。
下午梁帷杰教练介绍接近法、防卫躲避法,
还有只在台大救生班才学得到的"抓鸡转身"。
太阳这时候整个晒呀~~地面也很烫脚,不过教练们很贴心地将地面泼湿降低温度。
星期六结束之后,看到隔天下午在旧体上室内课是一帖灵药,
想着只要撑完上午就一帆风顺了!
果不其然,星期日下午的CPR跟急救法让学员们如沐春风。
神人陈泓任教练实在太有才了~~~
大家都在流传,只要撑过第一个六日往后就没什么可怕了。
可惜,跟我一起去吃牛肉面的两个人都消失了。
(其中一个是26号林立哲,因为想将重心放在学业上而退训)
有心、有技术、最后一项要件就是体能。
第?天结束前的消夜,教练们拿出了砖头让我们抱着游侧泳跟基本仰泳,
第一次抱砖游泳下半身整个沉在水中,口鼻也是在换气时才浮出水面。
当时觉得怎么这么夸张,不是才开始没几天吗?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天抱砖似乎习惯一点点;
第三天下半身似乎没那么沉、第四天侧泳好像没这么累...一天天在适应与进步。
每天抱砖游餐,是磨练体能最快速的方法。
第二周
救命啊~~救命啊~~
游完餐之后就是水操时间,"救命啊~~救命啊~~"求救的声音此起彼落,
"XX号,还踩底啊!"、"是这样教的吗?重来!"、"没叫你停就继续游~",
教练的吼声也是此起彼落。
每天的SOP就是游餐、水操、上课、操作、游餐,
简化成简单的流程之后感觉时间过得快多了。
不过唱歌地狱也悄悄来临。
"水手"这首歌在我国中的时候学过,是同一个宿舍房间的学长教的。
当时他觉得这首歌很好听就教我们一起唱,没想到事隔多年还有机会再唱到。
"豪情"是首军歌,就不用多说了。
当过兵的大概都会唱这首歌,所以这两首歌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处。
一手拿歌词唱歌,一手摇橹划水事件幸福的事。
怕就怕一手拿歌词唱歌,另一手出水面无所事事.....囧
这时后脚就会很忙,如果让他太忙膝盖还会跟着抗议。
这是蛙式踩水人的悲歌,也是宿命。
比较好命一点的打蛋式踩水人稍微没有这么辛苦、但也不好过,毕竟是新手嘛~~
于是SOP变成游餐、水操+唱歌、上课、操作+唱歌、游餐。
要不要唱歌?要唱多久?完全取决于教练的心情.....也可以说学员的表现。
这个星期有别于以往的就是体验潜水三宝。
蛙镜、呼吸管大部分的人应该不陌生,浮潜必备用具;蛙鞋可就不一定了。
第一次尝试穿蛙鞋,的确游起来动力增加很多,
但是脚掌跟阿基里斯腱的负担也不小。
当天消夜游餐分成两组人:普通组跟三宝组
三宝组的人可以穿蛙鞋游当天的消夜菜单,乍听之下很美好,
听到第一道菜单整个傻眼:潜泳40米。
理论上穿蛙鞋的动力完全可以弥补15米的距离,
实际上穿蛙鞋的耗氧量似乎也把15米的优势给追回来。
下水之后,游过30米后我觉得已经快极限了,可是想到只差不到10米的距离,
还是用生命把它撑完。
后来的抬头捷整个超级喘,在游侧泳时才得以调整呼吸。
就这样到了第二个星期六。
青年公园附近没有捷运站,前一天先用GOOGLE MAP查好路线之后当天提早一个小时出发。
一早乌云蔽日,到达青年公园后离集合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
走到附近的便利商店买早餐后在回程的路上开始飘下绵绵细雨。
坐在游泳池门口撑著伞,雨势并没有趋缓的现象,心想:妈咧~这么冷,真不想下水...
想归想,现实总是残酷的。一群人换完下水服装做完暖身操还是下水游餐。
实际上踩不到底的游泳池果然不同,
教练的吼声瞬间少了一句"XX号,还踩底啊!",省心多了。
这天的亮点有两个:三米高台跳水&五米潜水。
从地面看高台觉得还好,但是站在上面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看林洧驻站在高台上,全身抖个不停实在是很惊人。
自己走上跳板时也难掩紧张的情绪,不过还是顺利跳水成功。
五米潜水与高台跳水是相反的训练,潜水的压力果然对耳朵造成影响,
不过依照教练的指示做减压的动作就可以减轻不适感。
这天有别于以往在泳池的训练,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体验。
第三周
现在操作抬头捷泳。现在操作抬头捷泳。现在操作抬头捷泳....晕
这天是学习水中脱衣以及利用手边现成的衣物制作浮具的课程,
前一天值日教练在宣布今天要带的衣物之后我开始在想自己是否有带到这些衣物?
回到朋友家后立马检查一次,需要的衬衫跟长裤刚好有带,
只是不知道是否符合当天上课的需求。
由传说中的陈婕尔教练讲授完毕之后,学员们一一下水开始练习水中脱衣以及制作浮具。
衣服的质料果然有差,我的衬衫质料偏软,所以不像李映辰的学校制服那么有浮力。
裤子也因为是板型比较偏窄,裤管的空气打进去后也没有像气球一样.....
后来在社员大会听陈梁政说他当天带的裤子是有破洞造型的,
这才稍稍缓解我当时挫折的心情。
星期三晚上训练结束之后,
隔日的值日教练林洁妮耳提面命地再三提醒明日的河训集合时间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晚上回到住处,也是用GOOGLE MAP查好北投到公馆的路线,
毕竟以前在台北都是骑机车行动,没有开车走高架道路的经验,
虽然开车走平面道路也会到达目的地,但总觉得会因为红绿灯以及路况影响时间。
星期四一早五点半起床,六点开车出发。
一开始很顺利,依照GOOGLE MAP的指示往南前进。
后来在承德路要接高架道路时突然就乱了方向,
走错匝道进入国道1号新开的五杨高架道路。
看着路标写着往新庄、五股,我整个大傻眼!
"我是要去公馆啊~~~去五股干嘛?看家具展吗?"
然后看着手表,时间:六点二十五。
在紧张与无助之间仿佛听见洁妮教练说:
她说风雨中走错路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记得我们还在等;
她说风雨中走错路算什么,擦干泪、看时间,快找路。
‘明天早上六点五时准时在台大校门口集合,绝对不能迟到!也没理由迟到!’
看着路标、时间一分分一秒过去、脑中响起洁妮教练的威胁,心想这次完蛋了...
准备在下一个交流道离开并回转时发现往中和的快速道路,
想想往中和至少会比我在开下去还好一点,如果看见熟悉的路线说不定就能开到公馆。
接下来油门一拜,韩兜鲁青菜,大脚一踩时速已经超过160。
在快速道路中又被我看见往新店的路牌,"就是它!"
原本还打了电话给李映辰,想跟他说我非常有可能会迟到,
如果集合时间我还没到就跟教练说我迷路了。
不过他没接电话.....
继续我的迷途之旅,下了中和交流道已经六点四十分,只剩十分钟。
在街上依然一路大脚踩油门,往台北市的方向直直开去。
好不容易顺着基隆路开到罗斯福路,台大就在眼前,
经过大门口时看见学员们的机车上都绑好了鱼雷浮标,
手表上的时间六点四十八分。停好车子,若无其事的走道人群中,
然后跟李映辰讲刚刚的事情。
原本预留三十分钟是要吃早餐用的,现在能准时到达就已经谢天谢地,
也没时间买早餐。
李映辰知道后给了我一块面包以及一根香蕉,顿时让我内牛满面。
不过可能是刚刚太紧张了,导致肚子非常不舒服,
有如维苏威火山即将爆发将庞贝淹没的感觉!
勉强吃完香蕉跟半块面包垫肚子,就跟着大队人马一起到了新店碧潭。
到达碧潭之后换完下水服装就依照之前排定的长泳队形一一下水,
当天因为害怕第一个六日造成的晒伤事件再度发生,所以租了水母衣。
下水的第一个感觉是.....水好冰啊!
当天很明显可以感受到水流的作用,尤其是在对岸开始要往回游的时候最明显。
一开始操作抬头捷泳,然后整理队形,操作抬头蛙泳。
到水流不大的地方开始操作水操,接近法、解脱法、带人法。
接着准备游回岸上的时候就是无止尽的抬头捷泳。
洁妮教练:现在操作抬头捷泳......现在操作抬头捷泳......现在操作抬头捷泳
哇咧!到底还要几次抬头捷泳啊?
半个小时前吃的香蕉跟半块面包都还在肚子尚未转换成能量,
这时候的我已经筋疲力尽,手抬不起来、气喘如牛...
这时候旁边的戒护教练梁帏杰说话了..."27号,抬头捷!手抬起来,撑下去,快到了!"
我真的已经没力,可是又不想因为停下来休息影响到后面的人,只能用抬头蛙尽力往前。
如果我还有力的话早就抬头捷跟上去啦~~还用得着在这边喘得跟狗一样吗?
洁妮教练在前面依然现在操作抬头捷泳个不停,只觉得自己全身无力....
到底"快到了"是还有多久啊?
好不容易上岸,只觉得自己把全身的力量都用尽了。
休息一下子后才稍微恢复,接着就继续操作鱼雷浮标救生、救生板以及CPR。
下午移动到乌来进行溯溪、流放、垂降跟抛绳训练。
当天的水流也不慢,在溯溪的时候很明显感受到水流推挤的力量。
流放一开始的防卫式游法很轻松,转换成攻击式游法很疑惑。
疑惑自己到底有没有往对岸前进,还是只是单纯让水流往下游推?
同样几乎用尽全身力气顺利游到对岸,然后再走回上游进行团体流放。晕~
抛绳就轻松多了,在岸边和林昌桦练习得还算顺利。
最后就是今天的亮点,垂降。
在桥下绑好裤绳,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游桥上垂降下来,
教练们还会一一指出每个人的优缺点以及要注意的地方,
轮到我时,在桥上准备要跨到水管时发现这距离还真微妙,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
刚好能引起恐惧感。
准备要垂降时并没有想太多,感觉跟高台跳水有点像。
脚伸直一蹬,加上右手收绳放绳,很顺利地完成这次的垂降。
河训是在开放水域的第一次体验,
救生三大原则:团体救生胜于个人救生、器材救生胜于徒手救生、岸上救生胜于入水救生
其实大家应该都有深刻感受,徒手入水救生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如果溺者是在开放水域则更加危险。
水流、水域的变化很难完全掌握,
除了要顾及自己本身的安全之外还要注意溺者的状况真的非常困难,
这天学到溯溪的基本技巧、了解开放水域的基本环境以及救生器材的重要性、实用性。
令人印象深刻的救溺反应
救溺反应不就是平常水操在做的事情吗?
这天的气氛感觉不单纯....原来今天的溺者是教练团们。
一开始全部的人背向泳池集合在水道头,
接着被点到名字的一个个出列去救最不想救的溺者。
泳池传来诡异的求救声...
"救命啊~救命啊~快来救我呀!"、"我好痛苦呀~~"、"XX号,快来救我,我快淹死了"
这时候我开始盘算自己下水后的做法。
首先是正面潜水背面接近,接着托颚顶背,不过教练一定会反扑,
这时候就要用正面缠颈解脱再转托颚顶背,最后用最保险的双手锁肩带人。
在脑中有如小劳勃道尼饰演福尔摩斯时把等等的状况演绎一遍,心想:妥当啦~
‘27号,下水’
口胡!我已经在脑中把状况演练过了,想战我,你还未够班呀!
马上照着剧本下水,在溺者五公尺前就潜泳到背后,接着安静地背面接近。
左手一碰到溺者(陈倬教练)的下巴时,他果然照着剧本反扑到我身上。
没问题,右手一个托颚夹鼻断了他的呼吸,左手压制他的肩膀,果然稍微安分下来。
转托颚顶背时没想到溺者突然来个大法师式挣扎,
还没转双手锁肩的我被他成功挣脱,重点是这次挣脱还把我泳帽跟泳镜整个喷掉,
左眼的隐形眼镜也消失于滚滚洪流之中.....幸好是日抛。
把泳帽戴好后已没有闲情逸致去找泳镜,只好硬著头皮看能不能用我的电眼将他制伏。
他可能意识到我会用这招,所以不断地往我的脸上泼水,
嘴里还一边叫着‘你不是要来救我吗?你现在在等什么?’
妈咧~我想救你呀!可是你一直把水往我脸上泼是什么意思?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还是要有所动作,毕竟一直对峙下去也不是办法。
这时候又想起小罗勃道尼跟教授同归于尽那一幕,于是.....我跟你拼了!
这时候看到救者扑向溺者,仿佛要将溺者压入水底,其实这只是障眼法。
真正的用意是用水花混淆溺者的视线,瞬间潜入水底作正面潜水接近。
这次的障眼法似乎有起到作用,虽然上浮时还是有点挣扎,不过总算是顺利控制溺者。
第一次托带可能因为刚刚打乱剧本的缘故,没有使用预先设定的双手锁肩带人,
慌乱中用的是搂胸带人。
没多久又被挣脱,可怕的是溺者还会游回刚刚的地方让你重来一次!
第二次同样经过一番挣扎,总算将陈倬教练顺利拖回水道头。
不过却没力气单人起岸....试了三次、休息了大概快5分钟才成功起岸。
直拉式起岸却非常成功,一次就将陈倬拉上来,手部的确保动作也都有确实做到。
后来陈倬教练说我做得其实还算不错,一开始的流程包含接近法、防卫躲避法都正确,
不过第一次的搂胸带人是个败笔,因为容易被溺者挣脱;
如果是双手锁肩带人就会更完整,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溺者的口鼻吃水。
这天的救溺反应让我印象深刻,有小时候差点跟哥哥溺水的感觉,
也重新体认到溺者的可怕,以及救生三原则的重要。
白浪滔滔我不怕
相隔一天,星期六是在白沙湾海训的日子。
这天的风浪因为台风外围环流的影响较平常要大许多,
感觉从青年公园一边淋著雨一边踩着水,河训在碧潭一边发著抖一边抬头捷,
到今天在白沙湾一边翻著浪一边喝海水,
只要移地训练似乎都是稍微严峻的气候状况.....
首先在沙滩长跑热身,接着换上下水服装依照长泳队形一一下海。
海水的浮力比淡水稍微要好一点,不过要注意将近两公尺的浪随时会打过来。
一开始在游的时候,高凯崴教练不时要我们复诵"标齐对正321"的口令,
也随时要每一伍答有注意。
我因为在第二伍的缘故,每个口令都听得非常清楚,
也复诵得非常大声希望后面的同学能听见;
但是风浪真的很大,感觉后面处于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
教练的喊声、学员的忙乱、队形的分散,与前面三伍仿佛是两个世界。
我记得从第五伍之后就听不太到高凯崴教练的声音,
每次他都要吼好几声、加上前三四伍的复诵后面才听得清楚。
不过前面的也不好过,常常在我们大声复诵口令时浪头就席卷而来。
于是就会变成...."标齐对正咕噜咕噜"、"现在操作咕噜咕噜"....
然后队伍前半部开始前进,后半部才恍然大悟。
加上戒护的IRB因为风浪的关系翻船,为了安全起见才停止继续长泳。
虽然外婆家在海边,但是要我一个人在这么大的风浪下水也会怕怕的。
长泳结束后就开始分组操作,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来到海边当然要先了解海。
第一堂就是先了解简单的海洋学,知道什么叫离岸流、遇离岸流带出该怎么办?
这些简单的知识往往就是救命的基础。
然后操作入水法、救生板、鱼雷浮标救生、带人起岸等等。
自己操作救生板一开始很顺利,入水时一路乘风破浪完全没翻板,
谁知道回转游回岸上时一个浪头将我推出救生板,
正想找回救生板时反被往头上重击。
当下稍微晕了一下,不过马上就抓回救生板,头上也传来阵痛。
原本不以为意,
可是接下来操作入水法(鸭子跑步&海豚潜水)的坏(ㄔㄣˊ)酒(ㄊㄧㄢˊ)窝(ㄈㄨˋ)教练说:
没有前三名的要一直跑,于是不管头上的阵痛,一开始就拼尽全力。
冲回岸上的时候看了周围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安心之余头一阵晕,顺势吐了一口。
这时候正好被教练看到问了问状况,接着我就退场休息了....
休息到教练与学员分组对抗赛才又下场,原本认为学员队的阵容很坚强、个个是菁英,
没想到败在水手上面,有一分饮恨的感觉。
后来的华丽八段教练示范得很辛苦,
不知道是因为猜拳输了、人缘最好还是因为资历最浅被派出来示范?
总之那认真的身影实在令人难忘。
抢水管比赛赢了第一轮,却在第二轮比赛因为失手没抓到水管而被淘汰出局...
男女对抗赛选择了女生组原因无他,单纯只是觉得女生"应该"会比较细心,
却没想到男生"饿虎扑羊"的兽性胜过了理性。
这天的海训没操作到IRB是个遗憾,但是瑕不掩瑜,
整天下来的训练跟活动都非常充实,
回程在游览车上的真心话却成为隔天算帐的帐本,这应该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最后的太阳日
今天一早感觉很轻松,与前两个假日有着天壤之别。
一开始轻松吃著早上的游餐、然后轻松地踩着水,
接下来是轻松以及充满欢笑的算帐时间、轻松的欢送砖头教练,
轻松的自由分组训练,轻松地吃完中午的游餐。
上午就在轻松且欢乐的气氛下结束,因为这是我们最后一个假日,
明天就是结训考,是验证19天成果最重要的一天。
结训考
光辉十月、普天同庆
除了入训测游了200米,接下来的日子都是600米起跳,
这天为了保持最好的状态,救生四式先来久违的200米当热身(不用抱砖而且双手可用)。
首先是测验CPR,
大家从口令几乎都要教练提醒的状况到当天整个非常顺畅的复诵完口令,
动作也还算顺畅以及熟稔,顺利通过第一场考试。
然后是入水及综合拖带,我的对手正好是"水手"的最佳演绎者─达明翰。
过程也很顺利,只不过因为他体型比我大,蛮怕他跟着我一起吃水,
后来询问之后似乎没有,还蛮庆幸的!
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同学,因为没有溺者,李品毅非常热心的说他要去当溺者,
不过我看他那么大一只,于是就跟他说我去好了,
至少我的体型跟救者差不多,而且我自认为当溺者应该还蛮浮的。
第二项测验也在我被拖带回水道头后结束。
接下来是救生四式各50米,共200米。
虽然长度跟游餐比起来轻松很多,但是考试时是全力冲刺,完全拼尽全力!
游完后听见李品毅说江恒毅从他下方钻出的事,
顺道问了下江恒毅的时间,三分半。GOOD JOB
休息没多久就要考潜泳,呼吸其实还不是非常平稳,有点担心。
不过下水之后一边数着黑线一边注意滑行的长度,到红线前用力划个几下顺利过关。
上浮时看了看水道头,发现考官没有在看.....囧
最后一天在考试官宣布全体结训中的欢呼声结束。
但是他还顺道说了一句:虽然恭喜你们通过测验,
但是很多人的泳技还不是很好,希望你们多加油。
嗯,非常好。让我们不要因为结训而骄傲自满....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很高兴终于顺利结训了,在这19天中每天都在想"等等又要去上课了,好烦喔!"
不过诚如一句话:我们或许不是泳技最好的一群人,却是意志最坚定的一群人。
(反过来说是退训的意志太不坚定了....XDDDDD)
其实很高兴能来参加台大救生班,除了能学习到救生的技能与知识外也认识这些好伙伴。
回到台北这么长的时间也很难得,
虽然我一开始的构想是白天可以到处去各处景点观光、晚上到游泳池上课。
不过参加之后,白天我只想在房间好好休息安抚我全身酸痛的肌肉T_T
受训期间去全身按摩两次,非常受用。
也去永诚电疗跟热敷频频抗议的膝盖,不过都结束了。
虽然很想继续留在台北参与更多实用的课程如IRB跟绳索训,
也想跟着大家一起去攀岩、溯溪、跑步....等等,
不过这些就暂时留在心底,有机会一定会跟大家在一起。
感觉很像流水帐,也曾想为了拿证随便打打就好,
但这些是我的回忆、是生命中的一部份,也是我尊重生命的表达方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