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ili (霹雳天命之仙魔鏖锋)
2014-11-01 10:53:08http://ppt.cc/9YfO
邱坤良专栏:关渡山上的图书馆荒谬剧
邱坤良 2014年10月23日 05:36 19952 点击数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任内(2010.2.1)曾要求各大学彻底延长校园图书馆开放时间,每日至
少自早上八点至晚上十点,即便周末也不休息。
堂堂举世闻名的文化大国,由总统出面宣布这项“小儿科”的壮举,向来把法国视为楷模
的台湾人想必不再妄自菲薄了,因为台湾的大学图书馆大多维持长时间开放。
图书馆是智慧的宝藏,也是大学的生命线。它的硬件建筑、空间格局与典藏图书文物反映
学校的历史传统、专业特色与校园风气。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就是引导、提醒师生时时刻
刻善用图书文物资料,所以艺大创校之初,图书馆即与美术、音乐、戏剧三系同时成立,
作为师生创作、研究最重要的补给站。从无到有,规模逐渐扩充,芦洲时期借用两间教室
作为图书馆馆址,到关渡已坐拥七层的庞大建筑体,包括地下三层、地上四层,四到七楼
是藏书和研究、阅读空间,有多间视听教室与研究小间,是图书馆的心脏地带。
北艺大设备完善,展演水准非常专业,唯有图书馆开放时间稍短,目前典藏书库开放时间
是周一至周五08:30至21:30,周六提前至20:00,周日则开放13:00至17:00,使用人
数不多,部分原因在于北艺大师生人数少,教学系统与创作、研究,大半在各系或展演中
心、美术馆、音乐厅进行,加上图书馆员额只有九名,专职工读生五人、兼任四人,人力
严重不足,也影响服务品质。
荒谬的是,最近北艺大图书馆奉高层指示,计画缩短开放时间,说什么“新时代的图书馆
要有前瞻的思考,同时节能减碳”理由冠冕堂皇,真正原因是师生使用率低,加上电费过
“高”,不符成本效益。打算调整为周日全天休馆、周六开放时间为10:00至18:00,星
期一、三、五开放08:30至20:00,周二、周四为08:30至18:00。消息传出,全校师生
譁然,学生组织(如“北异‧吭声社”)、脸书社团(北艺大之友会)反应激烈。
近二十年来,北艺大的经费愈来愈拮据,各系所、图书馆及各中心所能分得的业务费与设
备费有限。然而,“穷也不能穷图书馆”,学校仍努力排除万难,挤出千万以上预算,提
供图书购藏经费。一九九八年我接北艺大校长时,要求图书馆尽量延长开放时间,原先周
末、周日休馆,改为周六全日开放、周日开放半日,平常开放时间也延长至晚间十点。依
手边资料,2006年初我离开艺大到文建会之前,年度图书购藏经费尚有1850万元。
北艺大的常态性经费锐减,图书馆只能拟定各种发展计画,争取有关机关的专业补助。二
十一世纪初,教育部在国内八所大学院校设置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资料中心,北艺大有幸被
选为表演艺术资料中心,自二〇〇一至二〇〇三年,给予两千多万元补助,执行三年期的
表演艺术专门图书馆设置目标,典藏内容包括“戏剧”、“音乐”、“舞蹈”和“跨领域
”四大类,皆由各表演系所专业教师有系统地蒐集、采购、整理相关的图书及影音资料,
累积八千件图书、CD唱片、录影带、VCD、DVD等。以这个为期三年的计画为基础,北艺大
图书馆的专业艺术类典藏更加丰富,总数量逾四十万册,包含许多市面上已绝版的图书、
影音资料。
可惜后续无力,难以维持优势,无论典藏数量、新书上架、开放时间皆常被师生诟病,尤
其来自台大、政大、清大的研究生,更常以其母校图书馆典藏与行政效率作指标,批判北
艺大的图书馆水准。二〇〇七年起,图书馆分配的图书购置费仅有百万元之谱,只能仰赖
馆方向教育部和国科会申请人文图书补助,或与各系所合作专题研究计画争取经费。
面对互联网、资讯科技和学术传播的冲击,以及电子书及电子数据库的大量出现,图书
馆──包括大学图书馆存在的必要,确实有人质疑。有研究者从二〇一一年七月美国出版
的《大学图书馆期刊》提出这样的关切:“读者真的不像以前那样需要图书馆员了;图书
馆员的服务,即便是免费的,也没有读者跑到图书馆的时间值钱”。
大学图书馆努力的方向,是思考如何整合资源,建立图书馆的特色,发挥更大的边际效益
,并拟定各项措施鼓励师生与校外研究者多多进图书馆,而不是鸵鸟般缩减开放时间。
北艺大会出此“下”策,是因为出了一位以急功近利著称的校长,他曾就“图书馆开放时
间调整”与戏剧系洪姓老师有一段经典对话:
校长:图书馆的三楼自修室二十四小时开放,内部还有三间讨论室,九间研究生研究小间
,也有电脑,基本上是二十四小时开放,比过去到图书馆更便利,四至七楼适当的节能减
碳有何不妥?
洪师:大学是学识与知识的殿堂,图书馆是师生在课堂外研究、进修的最重要场域,怎能
轻易缩短开放时间?校长把四至七楼藏书和三楼自修室功能相提并论,有鱼目混珠之嫌。
校长:北艺大学生上图书馆的时间跟人数有记录可查,资源应该善用,现在提供的是更好
的二十四小时的便利性。请问您一学期有几天在六点后出现在图书馆?
这段对话很有趣,面对质疑,校长反问洪老师“请问您一学期有几天在六点后出现在图书
馆?”,他大概是以自己使用图书馆的习惯来作思考?北艺大学生最需要的,并非K书中
心式的二十四小时阅览室,典藏书库的运用才是作研究、创作的灵感来源与书写依据。
依北艺大校长的逻辑与其一贯的做事方法,图书馆功能不彰,就要求新求变、谋求“双赢
”。如果当年北艺大图书馆兴建计画可以回到原点,也许有人会像现任校长一样,认为与
其编列大笔预算,兴建硬件建筑与空间设备,外加一定的人事组织编制,以及持续购置的
图书文物……,倒不如把图书馆虚拟化,全校师生每年每人发五千元“图书阅览费”,到
其他公立图书馆看书呢!
北艺大图书馆缩短开放时间的“改革”闹剧,最后势必无疾而终,令人遗憾的只是,学校
领导人以及总务处善于逢迎的“虎仔”,怎么会以省电、使用率过低为由,企图大大缩短
典藏书库开放时间,在关渡山上演出一出荒谬剧?
*台北艺术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