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颖超
2010年8月13日,我驼著四箱书与大同电锅漂洋赴美时,带着一个心愿。心愿有点素朴,像是从清末詹天佑一干“出洋幼童”口中问出的留学理由:我想去美国学点什么新知识、新技术,回台报效家国,尤其是我心心念念的台湾同志社群。
我不知道这个心愿是否算落空了?总之,我短期内应该会暂留在异乡。因为,暑假后我即将在美国维吉尼亚联邦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简称VCU),担任社会系助理教授一职。该职位以同志兼种族的社会学研究(Sociologies of LGBTQ and Race/Ethnicity)为核心,研究、教学、服务比是50%:40%:10%,且有申请终身职的资格(tenure-track position),不是约聘或专案。
因此,我在六月初已经从我待了八年,并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的 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从纽约曼哈顿火车往南一小时),搬到维吉尼亚州的首府瑞奇蒙市(Richmond, VA,华盛顿特区往南开车95分钟)。
新生活已经展开,下周的美国社会学年会后就得正式上工!
这篇文章我放了很久很久,想了很多很多,一直无法下笔(打开Word)。给自己的借口是,从五月到毕业到现在八月,要忙毕业、接待家人、搬家、组装家俱、整理研究室、认识新朋友、建立新支持网络,还要为了两堂新授课程阅读海量文献与构思活动,外加赶两篇文章的修订后送审R&R……。
比忙碌更深层的理由是,我要如何重组与再畛域化(re-assemble and re-territorialize)出新的杂种认同(hybridized identity),来面对我的台湾女性主义母姊前辈,社会学启蒙师,以及性/别和同志运动中的战友?这篇文章是一个未完成的开头,今天让我先回答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棘手的问题:“你要回台湾吗?”
美国维吉尼亚联邦大学社会系馆(Founders Hall, 2F)
你要回台湾吗?
从五月在脸书上宣布毕业和获奖开始,偶尔会有人问我:“你毕业要回台湾吗?”通常是我为了联系公事或研究时,在谈话尾声对方友善地表示关心。我猜更多的朋友和师长多半会选择默默关心,不敢打扰。毕竟,找工作是地雷话题。
现在无论台湾或美国,新科博士求职大不易,专任教师又比专案、约聘、访问学者难上加难,一个具有终身职资格的职位总有一、两百名申请者同时竞争,其中不乏已有多年教学经验、数篇期刊发表的现任助理教授或多年博士后研究。如果是热门城市(如波士顿、纽约),应征者更是两、三百名起跳。要不要回台湾?有没有找到工作?成了房间里的粉红大象。
不过,“你要回台湾吗?”这问题对我作为一位求职者来说,有点哭笑不得。因为它默认了我可以全权决定要不要回台湾,以及回台湾的时间。
但实际情况是颠倒过来的。我作为一个求职的行动主体,被美国、台湾乃至全球的教职市场惯习和阶层化的结构,某种程度制度性决定了我在全球学术生产网络中的位置(包括地理位置、认知位置和劳动位置)。让我说这个故事给你听。
上穷碧落下酒泉,动手动脚找工作
两年前(2016年)九月,我便跟指导教授说想准备毕业。未料十月,毕安生事件见报,婚权法案激发反同抗争倾巢而出,我的田野对象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我在美国一边教书、一边紧盯事件发展,每天起床脸书自动推播十个盟盟粉丝页的讯息,外加延伸网页与文献,一起床就“战力满满”(至今皆然)。为了把2016–2017年这一波文化战争收入样本中,我将资料分析推迟到2017年暑假进行。
2017年九月开学,我抱着破斧沉舟的心:这学年一定要毕业!不想再陷入低薪、穷忙的博士生循环了。一面继续教书,一面随着美国博士候选人(ABD)的职涯节奏,在准备毕业前一年就开始上job market(进入求职市场)。
美国社会学的求职时程是这样玩的:七月底、八月初(就是每年的现在),全国最好的社会系职缺就会开出来,透过ASA Job Bank以及各大高等教育网站网罗人才(猎人头),其他等级的系也会慢慢开缺出来。他们会努力将触角延伸到最大,去触及最理想、最适合的人才,并开始安排在八月中(第二或第三礼拜)的美国社会学年会进行研讨会面谈(conference interview),并动员系上教授在ASA会议期间,努力去接触适合的人才,鼓励他们来应征。有些系所会在ASA租摊位,增加曝光机会,并进行employment session。
这些的这些,我去年都~没~有~参与到。去年我在sexualities session – transnational sexualities panel拿到口头发表的机会,跟几位景仰或欣赏的学者同场发表,也借由mentorship program认识了同样做宗教与同志运动研究的年轻学者,学了很多他求职时的经验。That’s it。我没有印一堆CV放身上,看到大头学者就黏过去介绍自己。也没有在会议前就积极地写信联络大咖约见面喝咖啡。甚至没有先做job bank的功课,找哪些系所今年有开缺,积极参与面谈。
九月开学后,我花了两个礼拜跟指导教授来来回回修了CV两三回,博士论文摘要至少十次。于是以这两份文件为底,撰写cover letter和research statement,再加上之前就有些底稿的teaching portfolio,以及去年发表在 East Asian Men 上的书章 “Weapons of the Weak Soldiers: Military Masculinity and Embodied Resistance in Taiwanese Conscription” 当writing sample,就这么上了job market。
九月中开始认真搜寻,研拟申请计划。那时,上述第一波好学校的缺九月底就全截止了。我错过了那波,但申请了十月到十一月截止的第二波缺。
十月底,热线邀我回台为一场“东亚同志运动与反同势力”工作坊担任主题演讲者(keynote speaker),如此殊荣、时间刚好在同志游行之前,我当然答应飞回去四天。孰料,启程一周前,VCU“寻才委员会”(search committee)的主席打电话给我,约下周一Skype conference,那正是我原订返美下飞机后的两个小时!跟Dan教授讨论过后,我决定将返美机票提前一班,让留在台湾的时间只剩三天,就急着飞回家准备Skype interview。
半小时的面谈,只讨论了六个问题,但还算相谈甚欢。两周后,便收到系主任通知,要我尽快跟秘书联系订机票,她们要我感恩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周日)飞去瑞奇曼,展开三夜两天的校园访问(campus visit)。
“校园访问”翻成中文这词听起来太悠闲了。实情是,从周日飞去到周二下午飞走,一共48小时内共见了18位教授,含院长、学程主任、本系外系的教授和系主任等。每天从早、中、晚餐都在跟不同的教授见面、互动,并给了一场演讲,原订45分钟演讲加30分钟Q&A,硬是激烈讨论到两小时足。此外,并与硕士班学生、系主任单独会面,还外加当地房地产仲介带我逛了一小时市区导览,加社区环境介绍。(PS. 感谢多位帮我练习十次 job talk 的脸友们,知名不具。)
校园访问中,整个学术社群都在观察你,适不适合加入他们。然而另一方面,她们也热情友善地展现出这是一个包容各种种族与性/别的环境,是个欢迎你留下来一起工作的学术社群,希望你将她们视为第一首选。简言之,在美国找工作看不到“给你工作是施舍你,你不要还有很多人要”的那种态度。求职访问是 INTER-view,inter是来回、“互相的”。他们在评估求职者,求职者也在评估工作单位。即使没有把工作给某些人,但他们仍然希望自己在全国学界拥有好名声,毕竟之后在会议、审查都会遇到。
十二月初,我在帮一位人类学教授客座演讲(代课)时,手机大响。我转静音。它继续响,响了三次!我不得不满脸歉意地跟学生说,“Sorry, I have to answer this call.”走出教室,听到VCU系主任的声音:“颖超,我们要谈一谈。我希望你可以加入我们!”
我快炸了,但只能礼貌性地跟系主任说我正在上课,两点可以回电给她。她说OK。
两点,学生下课。教室空了。
我拨了电话给系主任,她谈了开出来的工作条件、契约内容与大项福利与条件。稍后,正式电邮寄来,白纸黑字以展开下一波协商。
一个礼拜之中,我请教了十位不同背景教授的建议,有一位卸任院长、一位现任院长,几位资深教授,以及年轻教授们。
一个礼拜之后,跟系主任第二次协商。我们在某些条件上获得共识,某些关键条件她要上访院长。
于是,又经过一些来回,条件底定后,上签到校方。
2018年一月初,趁寒假飞回香港开一个为期一周的书系出版工作坊时,我抽空飞高雄听A-Lin演唱会。那个周末,我收到挂著VCU校徽开出来的电子契约。签名,去小7扫描,电邮寄回,完成签约。
因此,我今年一月初便已确定毕业之后有工作了,但压着一直不敢对外宣布,因为契约上有个但书:要在八月之前取得博士资格。
后来的故事,脸友们应该就知道了。我三月初把论文写完,三月底口试,五月中毕业,六月搬到瑞奇曼。
那,在这段过程中,我想回台湾吗?
很多在台湾和海外的朋友都知道,我心心念念著台湾的发展,也希望不断地贡献知识和运动。透过书写、组织、成立平台,尽著公共知识分子的本分和努力。
今年,台湾社会学的教职开了五、六个缺,加上性别类的可能更多,是金融海啸以来难得的荣景。不过,说实在的,在我今年一月跟VCU签约时,我其实连申请多数台湾教职的资格都没有。
很多台湾的教职需要附上整本博士论文一式╳份,外加博士学位毕业证书并附驻外国史馆的认证╳份,还有SSCI、TSSCI论文等。说来惭愧,今年二月底最后一个台湾职缺截止之前,我都不符合基本申请条件。
我三月口试,口试完努力修改博士论文到四月12日上传。Rutgers的毕业证书到毕业典礼后三个礼拜才印好,那已经是六月的事了。我六月10日早上八点拿到毕业证书纸本,立马冲回台北驻纽约办事处认证。准备了一堆信封、邮票,办事官员非常客气亲切,但按照法规,她们还要等我的成绩单一式三份寄来,才能在三、四天后将毕业证书认证寄还给我。
我实际得等到今年六月中,才蒐集完申请台湾教职的基本条件,准备年底的申请。换句话说,我从毕业到“可能开始工作”(也可能申请落空),至少无薪半年到一年以上时间。如果明年没有,后年再来。
我知道,台湾有些系所特别在申请条件上放宽,即使没有毕业证书,指导教授或系主任保证此人期限前能毕业的亲笔信也可以。我知道,台湾的制度有历史经验为基础。也许早年很多系所都有这种弹性,但“被骗太多次了啦!”(某脸友说),如果冒风险录取了某人,却无法在期限内凑齐文件,这个缺在台湾就会落空,白忙一场,明年重来。不如条件严格一点,是安全稳健的路线。而且,就算系所看重某人的潜力,想聘某人,但不符合这些台湾业界定义的基本条件,送到院、校,三级三审制也可能被打回来,白白浪费时间与人力。
这是我所看到的台美教职申请的结构与惯习。因为经验的侷限、也没做什么扎实的研究,势必带着个人观点的偏颇,欢迎批评、补充。而我作为一位在结构中的行动者,只是做了一个理性选择下的决定。
至于未来会在哪里?我想,会在我最适合建立知识生产基地,让我能进行学术生产与公共社会学介入的地方。学术工作者,也是逐水草而居的。
***
至于,“你要回台湾吗?”这是我的回答,我说了我的故事给你听。
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回答?
***
后记:朋友们如果有经过瑞奇曼或大华盛顿地区,欢迎来找我玩喔!Amtrak直接在Richmond downtown有站,Virginia Beach就在开车两小时的不远处!
这篇文章我本来还预计写两节,包括:我对台湾社会学与性/别研究的回看,以及想跟其他有梦想的同志说的两三事。夜深了,下次继续吧…
◎高颖超
2010年8月13日,我驼著四箱书与大同电锅漂洋赴美时,带着一个心愿。心愿有点素朴,像是从清末詹天佑一干“出洋幼童”口中问出的留学理由:我想去美国学点什么新知识、新技术,回台报效家国,尤其是我心心念念的台湾同志社群。
我不知道这个心愿是否算落空了?总之,我短期内应该会暂留在异乡。因为,暑假后我即将在美国维吉尼亚联邦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简称VCU),担任社会系助理教授一职。该职位以同志兼种族的社会学研究(Sociologies of LGBTQ and Race/Ethnicity)为核心,研究、教学、服务比是50%:40%:10%,且有申请终身职的资格(tenure-track position),不是约聘或专案。
因此,我在六月初已经从我待了八年,并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的 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从纽约曼哈顿火车往南一小时),搬到维吉尼亚州的首府瑞奇蒙市(Richmond, VA,华盛顿特区往南开车95分钟)。
新生活已经展开,下周的美国社会学年会后就得正式上工!
这篇文章我放了很久很久,想了很多很多,一直无法下笔(打开Word)。给自己的借口是,从五月到毕业到现在八月,要忙毕业、接待家人、搬家、组装家俱、整理研究室、认识新朋友、建立新支持网络,还要为了两堂新授课程阅读海量文献与构思活动,外加赶两篇文章的修订后送审R&R……。
比忙碌更深层的理由是,我要如何重组与再畛域化(re-assemble and re-territorialize)出新的杂种认同(hybridized identity),来面对我的台湾女性主义母姊前辈,社会学启蒙师,以及性/别和同志运动中的战友?这篇文章是一个未完成的开头,今天让我先回答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棘手的问题:“你要回台湾吗?”
美国维吉尼亚联邦大学社会系馆(Founders Hall, 2F)
你要回台湾吗?
从五月在脸书上宣布毕业和获奖开始,偶尔会有人问我:“你毕业要回台湾吗?”通常是我为了联系公事或研究时,在谈话尾声对方友善地表示关心。我猜更多的朋友和师长多半会选择默默关心,不敢打扰。毕竟,找工作是地雷话题。
现在无论台湾或美国,新科博士求职大不易,专任教师又比专案、约聘、访问学者难上加难,一个具有终身职资格的职位总有一、两百名申请者同时竞争,其中不乏已有多年教学经验、数篇期刊发表的现任助理教授或多年博士后研究。如果是热门城市(如波士顿、纽约),应征者更是两、三百名起跳。要不要回台湾?有没有找到工作?成了房间里的粉红大象。
不过,“你要回台湾吗?”这问题对我作为一位求职者来说,有点哭笑不得。因为它默认了我可以全权决定要不要回台湾,以及回台湾的时间。
但实际情况是颠倒过来的。我作为一个求职的行动主体,被美国、台湾乃至全球的教职市场惯习和阶层化的结构,某种程度制度性决定了我在全球学术生产网络中的位置(包括地理位置、认知位置和劳动位置)。让我说这个故事给你听。
上穷碧落下酒泉,动手动脚找工作
两年前(2016年)九月,我便跟指导教授说想准备毕业。未料十月,毕安生事件见报,婚权法案激发反同抗争倾巢而出,我的田野对象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我在美国一边教书、一边紧盯事件发展,每天起床脸书自动推播十个盟盟粉丝页的讯息,外加延伸网页与文献,一起床就“战力满满”(至今皆然)。为了把2016–2017年这一波文化战争收入样本中,我将资料分析推迟到2017年暑假进行。
2017年九月开学,我抱着破斧沉舟的心:这学年一定要毕业!不想再陷入低薪、穷忙的博士生循环了。一面继续教书,一面随着美国博士候选人(ABD)的职涯节奏,在准备毕业前一年就开始上job market(进入求职市场)。
美国社会学的求职时程是这样玩的:七月底、八月初(就是每年的现在),全国最好的社会系职缺就会开出来,透过ASA Job Bank以及各大高等教育网站网罗人才(猎人头),其他等级的系也会慢慢开缺出来。他们会努力将触角延伸到最大,去触及最理想、最适合的人才,并开始安排在八月中(第二或第三礼拜)的美国社会学年会进行研讨会面谈(conference interview),并动员系上教授在ASA会议期间,努力去接触适合的人才,鼓励他们来应征。有些系所会在ASA租摊位,增加曝光机会,并进行employment session。
这些的这些,我去年都~没~有~参与到。去年我在sexualities session – transnational sexualities panel拿到口头发表的机会,跟几位景仰或欣赏的学者同场发表,也借由mentorship program认识了同样做宗教与同志运动研究的年轻学者,学了很多他求职时的经验。That’s it。我没有印一堆CV放身上,看到大头学者就黏过去介绍自己。也没有在会议前就积极地写信联络大咖约见面喝咖啡。甚至没有先做job bank的功课,找哪些系所今年有开缺,积极参与面谈。
九月开学后,我花了两个礼拜跟指导教授来来回回修了CV两三回,博士论文摘要至少十次。于是以这两份文件为底,撰写cover letter和research statement,再加上之前就有些底稿的teaching portfolio,以及去年发表在 East Asian Men 上的书章 “Weapons of the Weak Soldiers: Military Masculinity and Embodied Resistance in Taiwanese Conscription” 当writing sample,就这么上了job market。
九月中开始认真搜寻,研拟申请计划。那时,上述第一波好学校的缺九月底就全截止了。我错过了那波,但申请了十月到十一月截止的第二波缺。
十月底,热线邀我回台为一场“东亚同志运动与反同势力”工作坊担任主题演讲者(keynote speaker),如此殊荣、时间刚好在同志游行之前,我当然答应飞回去四天。孰料,启程一周前,VCU“寻才委员会”(search committee)的主席打电话给我,约下周一Skype conference,那正是我原订返美下飞机后的两个小时!跟Dan教授讨论过后,我决定将返美机票提前一班,让留在台湾的时间只剩三天,就急着飞回家准备Skype interview。
半小时的面谈,只讨论了六个问题,但还算相谈甚欢。两周后,便收到系主任通知,要我尽快跟秘书联系订机票,她们要我感恩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周日)飞去瑞奇曼,展开三夜两天的校园访问(campus visit)。
“校园访问”翻成中文这词听起来太悠闲了。实情是,从周日飞去到周二下午飞走,一共48小时内共见了18位教授,含院长、学程主任、本系外系的教授和系主任等。每天从早、中、晚餐都在跟不同的教授见面、互动,并给了一场演讲,原订45分钟演讲加30分钟Q&A,硬是激烈讨论到两小时足。此外,并与硕士班学生、系主任单独会面,还外加当地房地产仲介带我逛了一小时市区导览,加社区环境介绍。(PS. 感谢多位帮我练习十次 job talk 的脸友们,知名不具。)
校园访问中,整个学术社群都在观察你,适不适合加入他们。然而另一方面,她们也热情友善地展现出这是一个包容各种种族与性/别的环境,是个欢迎你留下来一起工作的学术社群,希望你将她们视为第一首选。简言之,在美国找工作看不到“给你工作是施舍你,你不要还有很多人要”的那种态度。求职访问是 INTER-view,inter是来回、“互相的”。他们在评估求职者,求职者也在评估工作单位。即使没有把工作给某些人,但他们仍然希望自己在全国学界拥有好名声,毕竟之后在会议、审查都会遇到。
十二月初,我在帮一位人类学教授客座演讲(代课)时,手机大响。我转静音。它继续响,响了三次!我不得不满脸歉意地跟学生说,“Sorry, I have to answer this call.”走出教室,听到VCU系主任的声音:“颖超,我们要谈一谈。我希望你可以加入我们!”
我快炸了,但只能礼貌性地跟系主任说我正在上课,两点可以回电给她。她说OK。
两点,学生下课。教室空了。
我拨了电话给系主任,她谈了开出来的工作条件、契约内容与大项福利与条件。稍后,正式电邮寄来,白纸黑字以展开下一波协商。
一个礼拜之中,我请教了十位不同背景教授的建议,有一位卸任院长、一位现任院长,几位资深教授,以及年轻教授们。
一个礼拜之后,跟系主任第二次协商。我们在某些条件上获得共识,某些关键条件她要上访院长。
于是,又经过一些来回,条件底定后,上签到校方。
2018年一月初,趁寒假飞回香港开一个为期一周的书系出版工作坊时,我抽空飞高雄听A-Lin演唱会。那个周末,我收到挂著VCU校徽开出来的电子契约。签名,去小7扫描,电邮寄回,完成签约。
因此,我今年一月初便已确定毕业之后有工作了,但压着一直不敢对外宣布,因为契约上有个但书:要在八月之前取得博士资格。
后来的故事,脸友们应该就知道了。我三月初把论文写完,三月底口试,五月中毕业,六月搬到瑞奇曼。
那,在这段过程中,我想回台湾吗?
很多在台湾和海外的朋友都知道,我心心念念著台湾的发展,也希望不断地贡献知识和运动。透过书写、组织、成立平台,尽著公共知识分子的本分和努力。
今年,台湾社会学的教职开了五、六个缺,加上性别类的可能更多,是金融海啸以来难得的荣景。不过,说实在的,在我今年一月跟VCU签约时,我其实连申请多数台湾教职的资格都没有。
很多台湾的教职需要附上整本博士论文一式╳份,外加博士学位毕业证书并附驻外国史馆的认证╳份,还有SSCI、TSSCI论文等。说来惭愧,今年二月底最后一个台湾职缺截止之前,我都不符合基本申请条件。
我三月口试,口试完努力修改博士论文到四月12日上传。Rutgers的毕业证书到毕业典礼后三个礼拜才印好,那已经是六月的事了。我六月10日早上八点拿到毕业证书纸本,立马冲回台北驻纽约办事处认证。准备了一堆信封、邮票,办事官员非常客气亲切,但按照法规,她们还要等我的成绩单一式三份寄来,才能在三、四天后将毕业证书认证寄还给我。
我实际得等到今年六月中,才蒐集完申请台湾教职的基本条件,准备年底的申请。换句话说,我从毕业到“可能开始工作”(也可能申请落空),至少无薪半年到一年以上时间。如果明年没有,后年再来。
我知道,台湾有些系所特别在申请条件上放宽,即使没有毕业证书,指导教授或系主任保证此人期限前能毕业的亲笔信也可以。我知道,台湾的制度有历史经验为基础。也许早年很多系所都有这种弹性,但“被骗太多次了啦!”(某脸友说),如果冒风险录取了某人,却无法在期限内凑齐文件,这个缺在台湾就会落空,白忙一场,明年重来。不如条件严格一点,是安全稳健的路线。而且,就算系所看重某人的潜力,想聘某人,但不符合这些台湾业界定义的基本条件,送到院、校,三级三审制也可能被打回来,白白浪费时间与人力。
这是我所看到的台美教职申请的结构与惯习。因为经验的侷限、也没做什么扎实的研究,势必带着个人观点的偏颇,欢迎批评、补充。而我作为一位在结构中的行动者,只是做了一个理性选择下的决定。
至于未来会在哪里?我想,会在我最适合建立知识生产基地,让我能进行学术生产与公共社会学介入的地方。学术工作者,也是逐水草而居的。
***
至于,“你要回台湾吗?”这是我的回答,我说了我的故事给你听。
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回答?
***
后记:朋友们如果有经过瑞奇曼或大华盛顿地区,欢迎来找我玩喔!Amtrak直接在Richmond downtown有站,Virginia Beach就在开车两小时的不远处!
这篇文章我本来还预计写两节,包括:我对台湾社会学与性/别研究的回看,以及想跟其他有梦想的同志说的两三事。夜深了,下次继续吧…
https://m.facebook.com/notes/ying-chao-kao/你要回台湾吗/101608251636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