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传播] 明报专访祁家威:我从没有孤单的感觉

楼主: quendigay (小虾妈妈来扫地)   2017-10-22 00:42:12
※ [本文转录自 gay 看板 #1PwtZSza ]
作者: quendigay (大范把拔来打雷) 看板: gay
标题: [传播] 明报专访祁家威:我从没有孤单的感觉
时间: Sun Oct 22 00:41:59 2017
http://bkb.mpweekly.com/q0gHp
https://goo.gl/4FHyUx
【同志平权】专访祁家威:我从没有孤单的感觉
撰文: 伍咏欣 摄影: 徐子豪 (部份相片由台湾伴侣权益推动联盟提供)
01 Aug 2017
看得出祁家威一身装扮都是精心配搭过,“要给媒体有拍照的材料呀!”他说。
祁家威,台湾同志平权运动的先锋。当同志要躲在衣柜的年代,他选择在戒严的强权社会
开一个国际记者会,公开出柜,呼吁民众不要歧视同志,31年走入行政、立法院争取同性
婚姻,成为台湾同志平权推手。
他没有患上爱滋病,却跑去做“防治爱滋”的工作,每晚在夜市派发安全套。“有些事情
,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祁家威理所当然地说。为什么你要做种树的人?“因为比
我老的都没有人出来拼命,所以只好我来拼给后人。”几句话说下来,或者你也明白,为
何以“先锋”形容这位头发花白的抗争者。
今年全球翘首以待,台湾有可能成为亚洲首个同志婚姻合法的地方。3月24日,祁家威在
释宪法庭开庭时对大法官说,自己等待这天已经“等了四十一年六个月又二十四天。”如
果每一年是一公里,祁家威为同志婚姻平权运动跑了一趟马拉松。
这场马拉松的起点在祁家威高中开学日,1975年9月1日,那年他十七岁。从那天起,一切
忠于自己。“在升上高中的暑假,我彻底反省过自己的情感状态,我知道我这辈子的幸福
是在同性,不在异性。”
“我觉得,一切恍如昨天。”祁家威最近没有染发,彩虹头巾衬上散乱白发,他的人生像
雨后浮云中初现的彩虹,那样鲜明绚丽。
父亲的手表
祁家威对社会运动和同路人充满热情,但是他也练就了刀枪不入的意志。即使爱滋病友去
世,即使释宪取得胜利,他未曾流过一滴眼泪--唯独是说起他的父母,才能稍为接近他
内心柔软的一面。出柜的事,父母的包容令他在抗争路上走得更远。
祁家威在新公园认识到当时的男友,在家也没有避忌,温柔细语地与男友讲电话。家中几
个儿子的恋爱模样,妈妈早已见怪不怪,更何况年少的祁家威经常把妹到手。母亲听起来
,越觉得祁家威的口气像女生。
“你交女朋友了吗?”妈妈问。
“没有呢。”
“为什么你讲电话像女生一样?”
“对呀,我以后的老婆是男人来的。”祁家威说。
就这样,他告知妈妈出柜了。那天,爸爸不在家里。
kaiwan02jpg外表破旧的手表是父亲的遗物,也代表着父亲对儿子的爱。
“爸爸第二天就骑着自行车来到我租住的地方,送我两张音乐会门票,叫我与朋友一起去听
。”祁家威忆述时嘴角带笑:“爸爸说,当同性恋要多培养些气质。”
其他亲人可不是抱同样的想法,祁弟弟曾在另一周刊访问时表示,爸爸因为祁家威在外边
的出位表现,觉得自己没有面子,因而意志消沉。事实是否如此?“我知道父亲不会因为
我而难过失望”,祁家威没有多加思索地说。
“父亲六十岁生日那年,我用第一个月工作的薪水买了一只手表给他。在他过世那天,他
还戴着这只表……”听着祁家威越说声音越小,哽咽起来。“这只手表,他戴了二十五年
,戴到八十五岁过世。”
祁家威缓缓转动腕上的手表,神色怅惘,似在回忆当日的情境。在记者递上纸巾一刻,他
又回过神来,在眼眶打转的泪水,始终没有掉下来。“那你说他是反对还是支持?他一开
始已经这般支持我,怎么会到后来不赞成我这个同志儿子呢?”
祁父从小教他与人为善,可是祁每次开记者会,也有老人家脑中风死去,“他们只是不希
望我三天两头开记者会,就死一堆老人家,你懂了吗?”
今年宣判释宪,祁家威仍念兹在兹在台上呼吁,要互相尊重:“我们对那些反同婚的盟盟
们,要原谅原谅再原谅,而且要沟通沟通再沟通。”
挡着猎奇眼光的大母鸡
高中开学那一天,祁家威就向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出柜。“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和老师,都
挺我这个同志,挺我这个朋友挺我这个人,我一直都没有孤单的感觉。”
寂寞的十七岁过后,唸过三年高一,祁家威在精英学校建中被退学。他开始自学,也关注
同志相关的议题。在白先勇的连载小说《孽子》面世翌年,祁家威在1984年踏入台北新公
园,初探情欲。偏偏在差不多的时间,爱滋病在美国横行,台湾也在两年后出现第一个本
土爱滋病患者,社会也将爱滋病与同志划上等号。
28岁的祁家威,已打算要为同志族羣争取人权。他向昔日的高中老师请教,想了解自己还
欠缺什么。老师给他三个同样的答案:“你信心不够。”祁家威回家想了一个晚上,才明
白老师的深意。“其实我知道自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什么都不缺。我会去请教老师,
就是信心不够。我想通了,就是要走出去、出手、出马--去迎战就对了。”
1986年,那是一个网络还未普及的年代,祁家威一个人捧着一叠采访通知,亲自投递到台
湾及国际媒体的信箱。祁家威在一间麦当劳,买了二十杯果汁,举行一场国际记者会,发
表一份长达8000字的“对社会大众与同性恋的恳切声明及呼吁”,正式宣布自己投身同志
平权运动,呼吁民众不要歧视同志,他甘愿担当保护小鸡的老母鸡。
“那场记招,我跟媒体开宗明义讲,从今以后对同性恋的好奇,就算是那种污蔑的心态就
冲着我来。你是友善,那当然没问题;如果是不友善的,我们在玩的游戏就是老鹰抓小鸡
,所有LGBT族羣就是在我身后那一大羣小鸡,不方便曝光的,怕媒体骚扰的,就在我背后
。你们这些都是老鹰,有什么疑难杂症统统找我,我就是那只老母鸡”,祁家威连珠炮发
地说。
同年,祁家威去台北法院申请与男生公证结婚遭拒,有政府高层对他说要关押五年,幸好
当时总统蒋经国闻此事后感不妥,释放了祁家威。祁家威坐了4个月牢便出来,从此宣布
“退休”,再没有公司敢聘他。
那年,还是解严的前一年。一场三十一年的战幔,就此揭开。
我在哪里,哪里就有一万人
奋战四十一年后,祁家威今年已经五十九岁,略干的肌肤加上瘦削的身形,让他看上去比
同龄人沧桑。他总会提到自己在二十五个专业领域,有着等同博士级功力。是否有如二十
五个博士般犀利,记者无从验证。不过祁家威一开口,就知道他思维清晰,脑袋灵活,说
起话来依然铿锵有力。
“俗语说:没有三両三,不会上梁山。”祁家威说:“我不止三両三,还九両九呢,这个
梁上我敢上。”在九十年代初,他曾在全身贴满安全套,独自在夜市宣传防治爱滋,为平
权运动筹募捐款,还被当成爱滋病感染者。在政府与医院院长为防治爱滋开会时,他会搬
一张小板櫈旁听。
“台湾今日正在实行的防治爱滋政策,就是三十年前由我一起定下来,至今未变动过。”
说起自己的事蹟,祁家威在谦逊中还是略带点骄傲。
在保守的年代走得这么前,注定会成为主流眼中的怪人。很多人见他形单影只,台湾媒体
也形容他在平权路上是单打独打。“其实很多人在我背后,只是不方便在媒体面前出现。
朋友们一直为我的行动出主意,也借我经费做公益工作。”这个朋友借两千,那个朋友借
八千--祁家威在街头筹款时算过,自己曾为平权运动向朋友借过250万新台币,一分一
毫都用在公益事务。
“我知道我站在媒体前面,背后其实是千军万马。我在哪里,哪里就有一万人。”
祁家威的豪言壮语不只是空有气概,去年支持婚姻平权的凯达格兰大道集会有廿五万人支
持,而今年释宪那天释宪那天,全球社交网络到不止这个数目。大家也想找在人羣中低调
的祁家威:那天心情如何?
愚公移山的力量
释宪那天,他一再强调没打算结婚,但他却为同性婚姻奔波。祁家威与行政及司法机关接
触过十三次,其中一个法官的判词让他记到今日。“最高的行政法院的法官,她说同性恋
人权是次等人权。我听到无言,快要昏过去。”
1992年,他向行政院提出要求同性婚姻合法,又被拒绝。到了1998年,他决定尝试向最有
机会的司法院入手,打到最高法院败诉后,在2000年第一次申请释宪,大法官却不肯受理

他架过十字架,试过全身挂上避孕套。伴随祁家威二十四年的彩虹旗,成为运动的标志。
面对一次又一次挫折,祁家威笑言自己是“一玩再玩,玩到行政及司法机关一个头两个大
”,更玩到政府定下一个“祁家威条款”,去到最高法院的申请,需要有代表律师提告,
他决定找上伴侣盟的律师帮忙。祁家威认为,婚姻权利是同志族群唯一的尊严指标。
“工作求学搬家等东西,不会牵涉性倾向。唯独是想与相爱的人结合,成立家庭,性倾向
必须要得到法律的认可,不然就失去完整的人格和尊严。”
在今年5月24日之前,这三十一年多以来的路程,祁家威形容为“一条没有明天的路”。
记者问,为什么能够坚持下去?“因为愚公可以移山。”小学的国文课,祁家威记到今天
。“不可能有结果的事,也要努力去做,没有收获也没关系。”祁家威认为,这么有难度
的事情,只能要求自己去做。“你没有资格要求别人,跟你一起去走这条没有明天的路。

请抬头看我的彩虹
在这条没有明天的路上,其实不止祁家威一人。九十年代开始,台湾同志团体百花齐放,
祁家威在2001年从社会运动的浪尖退居二线,年轻一辈也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他的大名。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历史的现实,我不可能永
远被人家看的很重要”,祁家威轻描淡写地说。
祁家威31年的抗争,他说是种树给后人乘凉。
唯独在每年的同志游行,总会在城市的一个高处,看见他在落力挥舞彩虹旗。
外国传媒曾这样形容:在台北的游行看不见祁家威在高处挥舞彩虹旗的话,这个游行等于
没有发生过。
“台北巴士的座位都很高,乘容都是低着头往窗外看。”祁家威表示,低头在潜意识中代
表轻视,他不愿同志被人看轻,就跑上一辆送牛奶的货车上,要所有人都抬头看见他,“
除了是对大众的提醒,也是给同志族群加油打气。”
祁家威在外为同志打气,而为他加油的人,有他的伴侣。二人在1988年宴请身边好友及家
人见证结婚,祁家威形容伴侣比李安的妻子还要伟大。“李安的老婆养了他六年,我家另
一半却养了我三十年,我才可以不愁钱银,全身投入同志平权运动。”
为何香港不行?
经过重重波折,在台湾立法院得出结论之前,司法院的大法官就为他们下了决定,宪法要
修,同性婚姻需要合法。祁家威出席“一点粉红”举办的论坛时表示,此证明他在三十年
前的看法。“立法院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后还是在司法上才能有进展。”
回看香港,祁家威认为九七回归之后,受限于政治体制的不同,香港很难像台湾一样大步
前进。那么,为何台湾能够成为亚洲第一个通过同性婚姻的地方?其他国家欠了些什么?
“其他国家没有祁家威,就是这么简单”,祁家威笑说。
延伸阅读
【释昭慧・专访】参与社运的法师: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至少成就了自己
【许毓仁・专访】 一场未完的仗:争取平等同性婚姻 先要向专法说不
【同性婚姻合法】曹文杰:婚姻以外的平等—保障伴侣关系
彩虹同志(一):陈志全 希望在香港结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