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负债千万,女友哭了,但周美玲说:一颗真心,愿赌服输
来源:非常木兰
https://goo.gl/Jdfww9
by 苏惠昭
"她为每一座城市量身订制在地的,“就是会发生在这里”的同志故事。"
周美玲已经寂寞了一千多个日子了,“有人说创作很寂寞,对我来说,不能创作才寂寞。”
这件事平面媒体曾经报导过,周美玲自己在脸书上也写过,2012年,她导演完《花漾》之
后,愿赌服输,背下三千六百万的债。
《艳光四射歌舞团》两百万,《刺青》四百万,《花漾》更把周美玲的负债等级往高处推
升。
接下来的四年多,她疯狂接案,拍商业台的偶像剧,写剧本,也拍广告,拼到三千六百万
的负债剩下一千五百万。
“戏是假的,但你要给我真感情。”周美玲这样要求偶像剧演员。
在台北,如果想要买一栋起码的房子,贷款一千五百万算很正常,一般般,所以负债1500
万对周美玲的意义是:“我对我女朋友说,我又变回一个一般的人了。”而“变回一个一
般人”则等同于“我又可以创作了。”周美玲叙说这件事的时候,嘻嘻笑得像是迷失的孩
子找到回家的路。
完全没有天黑一半,此去无路的末日感吗?“遇到了就扛下来,不然咧?为了三千六百万
去自杀,太瞧不起我了吧!”那没在怕的口气,来自细瘦精奇身驱里强大的心脏,这颗心
脏不怕债务,无畏负评,却无法承受不能创作的寂寞–拍偶像剧和广告解不了创作的渴。
所以负一千五百万,这是“Over the Rainbow彩虹之外”同志影像推动计画开启之前,对
周美玲来说,一个随便聊聊,无关紧要的八卦。
六个城市,六场命中注定的爱情故事
每一次负债,就累积更多的同志情谊与故事资本,周美玲“为同志立传”的壮志如同滚雪
球滚越大,从2001年记录台北一家GAY BAR最后时光的《私角落》开始,到2004年志2008
年间的本土同志三部曲《艳光四射歌舞团》、《刺青》、《漂浪青春》,这一次,她转战
电视电影,推动横跨亚洲六个华人城市的“六城彩虹”计画–梦田文创投资的成都《伪婚
男女》和北京《替身》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制,预定七月播映。接下来的槟城《橡胶园
的夏日风暴》、新加坡《帅T空姐》、香港《爱就爱了》,最后回到台北的《爱情杀人纪
事》,每一部都在努力寻找愿意一起冒险的投资伙伴合作中。
她为每一座城市量身订制在地的,“就是会发生在这里”的同志故事。
中国大陆网红遍地开花,随便到一家餐厅坐下,都有网红在旁边直播。《替身》就是一个
在网红文化背景下长出来的故事,一个被母亲视为死去哥哥替身,当男孩养大的动作美少
女韩璐,在柔道比赛中遇到了铁T倪可。
《伪婚男女》是架构在“形婚”上的一出爱情家庭轻喜剧。
“形婚”,形式婚姻。来自家族的压力,独生子女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中国大陆“形婚
网”在地底下大鸣大放,会员三十多万,天天有Gay或拉子进来找对象,其中六万对已经
结婚,“国家鼓励伪善,一团和谐,不愿意面对真实。”周美玲说。
我是谁?我爱谁?
同志故事,周美玲在故事之内,也在故事之外。
影像书《拉拉手在一起–女同志影像故事》里有一个故事,是log高一时被妈妈发现她喜
欢女生。“你是不是?”妈妈逼问。她不想说谎,就回答是,妈妈吓疯了,竭尽所能的要
改变女儿的性向,去看精神科,去收惊,去抓鬼,log选择的对应方式,就是“麻木”,
切断所有的感受……。
周美玲的版本就明亮多了。她是基隆油漆行第四个女儿,下面还有两个妹妹,成长的过程
,总是不停的思索“我是谁?”,不停的对世界发出疑问,进入哲学宇宙寻找真理是唯一
的方向,“其实我爸妈的脑袋里根本没有同性恋这三个字,但三十六、七岁以后他们就不
再要我相亲了,我不结婚,他们认定都是哲学的错。”
她是谁?她爱谁?
读政大哲学系时,周美玲交男朋友也交女朋友,“对年轻人来说,没有确立性向这件事,
只有摸索。”她摸索著,测试自己和谁合得来合不来,“有的男生会吸引我,有的女生会
吸引我,和男生和女生就这样胡乱谈著恋爱,但要我打从心里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很困难
。”
她继续摸索,无论工作或感情。
哲学让周美玲相信独立思考的价值,凡事诉诸理性,不轻易服从权威,不被社会的约定俗
成和既有观念綑绑,但哲学又是天顶的星星,与社会连结太薄弱,所以毕业后她应征上电
视台记者,跑政治新闻,“希望赶快建立和社会的连结,训练和社会对话的能力。”
这份工作让她接触到另一套表达工具,沉睡的影像天赋被唤醒,“我发现我对镜头很有概
念,摄影很快就上手,也很快学会剪接。”三个月后,周美玲存到一点钱,买了生平第一
台DV,和老板说再见,吆喝几个朋友拍了一部剧情短片《身体影片》,讲述一个扮装皇后
与一个宅男因为寂寞而上床的故事,头也不回的走上独立影片创作之路。
终于说出“我爱你”
为什么一开始就选择一个跨性别的议题呢?周美玲当时有点明白也有点不明白,创作欲望
是原始的驱动力,对她来说,所谓的创作,无论借由文字或影像,都必须站在社会现实的
基点上,展现美学并提出观点,是为了“辩证生命的课题,探索命运”而进行的修练,“
当然我可以写报导文学,但是影像确实让我深深着迷,而且更具挑战性”。
挑战总是让生命艳光四射。
拍纪录片其实是记者工作的延长,而“得奖”则是周美玲当时设定的谋生方式,她有一个
箱子堆满了“学生等级”的奖座,因为得奖,自然有case进来,因为得太多奖,金穗奖修
改规定,得过两次奖项者不得再参赛。
于是她跨出下一步,担任总策划,邀集十二位导演包括她自己,分头出海到台湾的十二个
离岛拍摄影片,选题自由,唯须扣紧“创意、深思、奇想”,“谢绝客观报导”,这就是
台湾史上规模最大的创作/实验纪录片“流离岛影”,此案获得公视五百万元补助,虽然
引发主流纪录片论述理论者的质疑,却毫无疑问是“一次美学上的成功实验”。
不过真正改变周美玲人生的倒不是美学,而是因此认识摄影师刘芸后,“老实说,那时我
还在和别人交往。”后来两人合作《私角落》,决定在一起,一起工作也一起生活,“他
妈的,她竟然让我认同了那三个字–我爱妳”。
说不出那三个字,也许不代表真爱不存在,只是没有遇到一个对的人,一个让你心甘情愿
的人?周美玲忍不住想。
爱,没有样板,何须分类?
周美玲对自己更加啧啧称奇的是,当女朋友认真对她这样一个不愿意被綑绑的人说:“我
们一起买房子吧。”时,她点头了。之后到现在,岁月之河奔流十几年,“我都没有拈花
惹草,”负债时刘芸后哭过,但愿意和她一起扛下负债,没有离开,如果同婚法通过,“
我们会结婚。”
一个爱的故事,只是周美玲从来没有打算利用自己的故事,她方向坚定,要呈现当代亚洲
华人同志的样貌,让同志的声音不再被隐藏在主流影视之外,最终想要抵达的目标,是一
个不必再标举异性恋同性恋的世界。
时候当然未到。
台湾同志的面貌,在文学是孽子与逆女,在主流的偶像剧里,辅大大传所王皓宇的硕论〈
台湾偶像剧中的同志再现分析〉,以《十八岁的约定》、《蔷薇之恋》、《爱情白皮书》
、《花样少年少女》、《我可能不会爱你》、《十六个夏天》为文本,分析了剧中同志的
感情生活,结论是“在呈现同志故事的叙事手法上,多数将同志塑造成不愿出柜现身的形
象”,同时,“常常将同性恋驯化,使她们/它们回归到异性恋霸权的体制里面。”
原来以为台湾对同志最友善,但在同婚法案闯关的过程中,来自于教会,巨大的反弹和街
头抗争,周美玲看到同志平权运动向后退,以及更加需要借由软性力量来化解冲突,打掉
城墙。
所以“彩虹之外”的行销主轴,定调在走出同志圈子,面对圈外的大众。
真心,能让高墙倒下
其他五座城市,更存在着打不掉的高墙。
在中国大陆,公安长驱直入放映场,强制中止同志电影公开播放,所以周美玲在成都和北
京拍摄《替身》、《伪婚男女》,申请路权时,不得不给假消息,“还必须小心应对,以
免拖累帮忙的人。”
马来西亚则是一个同性恋者只要被举发,“罪证确凿”,就要坐牢的国家。新加坡“不骚
扰,不歧视”,但在法律上,男同性恋是违法的。香港倾向开放,但以获利为前提,而同
性恋是无法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题材。
挑战很硬,成败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但是至少,拿出全部真心创作的周美玲,不会再寂寞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