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日本鲜鲜鲜(54)男女性别原来不重要

楼主: dualiammin (歪歪)   2017-04-29 10:30:06
日本鲜鲜鲜(54)男女性别原来不重要
来源:日经中文网
https://goo.gl/5T0BiE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黎儿:
虽然日本逐渐变成对同志等LGBT(彩虹族)较为亲切的社会、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为了自己
是同志或性别认同等而遭歧视或不便,当然也有些实际法律地位未获保障的问题,在人生
途中总会出现迷茫;其实随着时代变迁,不仅欧美,连日本男女性别差异也已经越来越流
动化,男人、女人的角色越来越模糊,今后大家都会活的更自在些吧!
日本社会至今的确许多家庭教育都会要求“男人要有男人样”“女人要有女人样”,对于
“男子气概”或“女人味”有所要求,但近年来变化很多,单单从兴趣取向就可以看出来

像是这几年日本女人里流行各种特别兴趣,如爱好打猎的“猎女”、爱好古城的“城女子
”、爱好历史的“史女”,其他也有“铁女”“摄女”“山女”等,甚至还有爱好相扑的
“相女”;大抵这些兴趣过去都是男人专利居多,但现在女人也很喜爱,兴趣跟男人没两
样。
许多女人下班后就去喝两杯,点菜之前,先点啤酒,大喝一口,吐一口气喊爽,这跟男人
没两样,反而现在许多年轻男人不点有酒精的,而点乌龙茶等;也有女人觉得身体需要运
动就去拳击场、摔角场等练习,过去几乎是女人止步的地方,女人开始进出。
另一方面,日本男人也有变化,像会自己做便当,是所谓“便当男”或是会打毛线的“编
男”,或是男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肌肤保养,男人化粧品市场不断成长,2015年就达1170
亿日圆,街头不时看到男人对着橱窗玻璃或拿手机当镜子来整理头发等,许多男人保养肌
肤保养的比女人更彻底。
这样的状态要谈男子气概、女人味,已经有点丧失意义;调查显示,男人觉得女人欠缺女
人味的主要内容是“不顾一切,过度直言直语”“坐下来时,大开双腿”“说粗话”“稀
松平常地谈性爱”等,但这些毛病,如果是男人也一样不受欢迎,男人已不那么要求女人
要娇柔做作了;而女人也不会要求男人要有自己撑起一片天的气概,女人只要男人能“连
小承诺也遵守”“不会受过去所牵制”等,甚至认为男人不受限于“男人应该这样”的固
定概念才对。
现在已经94岁的作家佐藤爱子,最近专写活到这么老而通达人情世故的观察与哲理的书而
再度爆红,作品大为畅销,她今年年初出版的书“就算这样,这个世间并不坏”(文春新
书)里面也主张男女的性别差异,不应该太过固定;她指出,以前只有女人拼命想存钱,
期望一家人在物质上能安稳过日子,因此丈夫如果领钱出来借给陷入穷苦的朋友时,妻子
就会大怒,夫妻开始吵架,是常见的模式,好像男人是精神至上的存在,女人则是现实至
上的存在,孩子就从父亲学精神的强韧,而从母亲认识现实;但现在则不同了,男人也一
起以存钱为乐,好像一个家里有两个主妇般。
佐藤认为这是女人变强,因此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男人,男人因为跟女人一样,才能
确保和平,到底是没有男人想跟女人抗争呢?还是男人舍弃自己的精神性?有点搞不懂;
虽然有人认为现在的女人有力量,但佐藤认为以前的女人也很有力量,只是力量不同,以
前的力量是日本战败后现实过于残酷,女人拥有渡过那种困境的力量。
喜欢存钱与否,虽然不是唯一的基准,但在佐藤爱子看来,或许女人男人化、男人女人化
,男女的性别差异原本不是固定,是男人也好,是女人也好,本质并没有太大差别,因此
对于自己的性别认同不需要过度在意。
虽然对于同志或跨性别者的歧视还是存在的,但日本各界逐渐有理解,像早稻田大学学志
里,不断提醒师生及家长们,彩虹族绝非少数,至少每13人就有1人是彩虹族,身边都有
彩虹族,不要随便称彩虹族为“性少数”等;或东京涩谷区公所有LGBT课,由同志出任课
长,也承认同性婚;或相关协会颁奖给对彩虹族亲切的企业,乐天、微软等大企业纷纷争
领头奖,状况多少在好转中。
尤其现在日本已经不是人人必须结婚的“皆婚”社会,终生没有结过异性婚的人越来越多
,因此未必非是一男一女才能构筑伴侣关系,但也未必是同志才一起生活,男女角色原本
就不是那么固定的,男女性别不是那么重要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