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亦绚/ 灿烂的空白-《日常对话》观后感
来源:自由时报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095530
◎张亦绚
甫获柏林泰迪熊奖的《日常对话》,也许会太快被标志成,为同志发声的议题片──这个
分类未必有误,然而,电影展现的高度与多面性,如果因为主题的鲜明,反而没有得到其
他更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实会不无遗憾。
超过半数以上的语言时间,都以台语进行的一部作品,姑且不论在语言保存上有功,光是
因为使用母亲母语的声口,就使电影的声音质地,首先散发难得的润泽──接地气的要素
并不只受惠于语言,片中拜访亲戚等段落,在萤幕中也使人深吸一口气,尽管飞快分析不
太容易,但乍见的惊艳即是,这是一个对台湾空间性特别有天赋的导演。虽然不将人物从
环境中割裂出去,本就是纪录片重要的技巧,写实的倾向也是一向不轻忽环境音,然而,
即便《日常对话》不是把空间特性放在第一线的作品,影片却是只要带到空间,几乎一律
令人感到“这充满了环境”的亮眼感动:没错,就是会和老人家在门边说话;没错,是会
注意进屋前屋外摆摊之类的事;还有,扫墓时大家围在墓前……那些小小的停留与细节,
固然是背景,但这些衬底如此到位,不能不使影片漫溢在地的氤氲。
当然不是只有布景出色──回到导演黄惠侦更集中的方向:一方面是唤出T妈或T阿嬷的生
存样态;另方面,是探究非典型母女关系的“重逢”可能。在这两大项中,原始计画的难
度以及影片获得的成绩,都令人有“不入母穴,焉得母子(女)?”的惊险感。如果稍微
还原导演的起点:妈到底爱不爱我?对照一开始导演妹妹带有泪痕的记忆──T妈是个成
天只想往外跑的“飘撇人”。导演的赌注不可谓不大。影片进行中,导演甚至一度面对母
亲对他人说她是“领养来的”,这样“半是黑色幽默半是惨兮兮”的情境。如果借用叶佳
怡的书名《不安全的欲望》,影片中的欲望,真是“有够不安全”!
以身试险,需要的不只是身手,最困难的是心理素质。《日常对话》如果在影像与性别文
本两者中,都蔚为可观,留下许多值得参考的方法与成果,所谓的导演工夫,或许要说,
就是相当得力于一种“更少形象、更多真实”的勇气原则──以喜剧效果极佳的“亲人(
口头)走避”同志议题的段落而言,那不只是滑稽的写实,同时也是入骨的剖析──因为
导演的不回避,才能捕捉众人的回避──围出一块块彩虹旗尚难飘扬的空白之处,这些空
白,我认为它是影片极其灿烂之处,并不因为那些空白应该“天然白”,而是它以事半功
倍的方式,呈现了各个顿挫点的双面性,比如亲人顾左右而言他仿佛热闹有劲,但正间接
写下同志在情爱之外的社会生活中,身处的(他人)认识荒芜与寂然。类似的例子,不一
而足。就纪录片而言,这是创造性丰富、亲切、诚恳的作品;就性别与同志文化而言,它
抵达过往难以抵达之地,比如50年代女同志的话语真实;同时也给出前所未有的“坏女”
正传等大量新起点。饱含幽默与不着痕迹的批判力,这样的《日常对话》,不负日常,且
深谙对话──容我以最老掉牙的“老少咸宜”一词,做为对该片最深也最衷心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