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平权] 蓝佩嘉:幸福家庭不会只有一种样貌

楼主: white9cat (九命)   2016-12-27 09:38:51
※ [本文转录自 gay 看板 #1OOROQCF ]
作者: white9cat (九命) 看板: gay
标题: [平权] 蓝佩嘉:幸福家庭不会只有一种样貌
时间: Tue Dec 27 08:30:12 2016
https://goo.gl/IqvWzK
作者:台大教授 蓝佩嘉 (亲子天下)
2016-12-22
同性婚姻法案引起社会沸腾辩论,
有反对者主张
一夫一妻为幸福家庭的要件、血缘关系为亲子之爱的前提。
听到这样的说法时,我想起在宜兰海边一所学校认识的孩子。
由于青壮人口外流严重,该所国小的学生人数有限,
二年级班上只有八个孩子。
他们的家庭型态多被归类为“非典型家庭”,
三家有父母同住,但母亲都是来自中国或东南亚的新移民,
其余的家庭,不是父母在台北工作、孩子由祖父母照顾,
就是离婚后的父亲带着孩子返乡与祖母同住。
母亲节前夕,学校老师很伤脑筋,该怎么安排节日的学习活动,
才不会让母亲不在身边的孩子触景伤情。
这里的孩子,尤其是女生,在初次见面的时候
就会主动牵着我的手、抱着我的腰。
老师对我解释说,因为这些孩子的母亲不在身边,
她们容易“把老师投射成母亲”,
一年级时很多小孩都叫她妈咪。
母亲节写卡片的时候,也有人直接写给老师。
隔代家庭给予的爱不会少
虽然母亲不在身边,不代表这些孩子
没有得到适当的照顾与充分的爱。
长得漂亮的小卿,脑筋聪明、个性爽快。
由于父亲入狱、母亲改嫁,六十岁的祖父成为她的监护人,
但平日照顾她的食衣住行,是她祖父续絃的中国大陆妻子。
近五十岁的继祖母虽无血缘关系,仍非常疼爱小卿。
祖父叨念她在孙子女中有所偏心,祖母一面替小卿绑辫子,
一面淡淡地说:“如果我再不疼她,她不是成了孤儿?”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或是工作忙碌,
单亲家庭的孩子多学会独立与自主,
与中产阶级养成妈宝的状况形成对比。
想像力丰富的阿龙,最喜欢恐龙,立志要当考古学家。
他回家后会先写功课,然后自己玩机器人、玩电动、看电视。
在饭店当厨师的爸爸工时长,我问小龙功课不会怎么办,
他用早熟的语气说:“自己想办法,爸爸要上班。”
他从小学会照顾自己,学校没有制服,
睡前他会自己搭配衣服:
“我晚上选好就穿着睡觉,否则明天早上要穿很久。”
不是不正常,只是不一样
阿龙妈妈住在台北,离婚后定期到宜兰探望两个孩子,
放假时也接他们到台北小住。我们第一次见面,
她就急切地问我:
“老师,你觉得单亲家庭的孩子真的比较容易有问题吗?”
后来还常追问我研究这么多家庭,
“我们家算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我向她解释没有正常或不正常的家庭,只是不一样而已。
她不太相信地说:“这样子啊?我还是很好奇。”
她担心自己家庭被贴上的“不正常”、“高风险”等标签,
会让孩子未来的人生跟她一样曲折。
随着社会变迁,家庭形式与照顾安排无可避免地朝向多元,
不论是单亲教养、跨国婚姻或分偶家庭,都在台湾日益增加。
事实上,由大家庭的多重照顾者来养育孩子,
是台湾社会长期存在的传统,仅仰赖核心家庭的一父一母来照顾,
反而是西方现代性影响下的产物。
影响孩子福祉的关键,
不是照顾者的多寡、血缘、性别或性向,
而是照顾的品质、社群的支持(有稳固的亲友网络分担育儿)
与文化的认可(家庭型态获得社会的理解与尊重)。
幸福家庭的样貌,不可能仰赖单一的脚本;
貌似“正常”的家庭形式,也未必保证亲子和谐。
当学校、教科书与大众文化大幅歌颂单一的幸福家庭脚本,
无法符应这些标准的家长与孩子,虽奋力经营家庭,
却被视为失败、不合格,更加受苦。
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价值与选择,
也衍生不同的家庭组合关系。
期盼我们的国家与社会,能包容实践幸福家庭的多元脚本,
别让守护家庭变成制造污名或排斥弱势。
作者: Mancer (human capacity)   2015-12-27 08:35:00
停止正典家庭幻想对其他家庭的压迫。就像停止异性恋自以为是的观念对同性恋的投射
作者: huskyhsnu (husky!)   2015-12-27 08:59:00
大推佩嘉老师呜呜呜呜
作者: thetenant (xxxyyyy)   2016-12-27 10:05:00
在一个不停教育孩子什么才是标准答案的社会中,人们总是刻意去忽略不一样的风景仍然美丽,这是件很奇怪却需要努力努力再教育的事情
作者: Louisay11 (水怪)   2016-12-27 10:29:00
作者: hanamuc (椎)   2016-12-27 12:43:00
作者: kt102441 (KKK.KXT102441)   2016-12-27 13:31:00
看了很感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