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关于与厌女症和解,与我的”被迫”厌女。

楼主: watermoon12 (Deer&Dear)   2016-09-08 23:21:07
在看完周芷萱刚刚发的【与厌女症和解】一文,决定丢上自己的一点感想,
也希望能激起讨论。
以上先转贴周芷萱内文网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erry.chou.twfm/posts/1093944094016416?pnref=story
缩网址:http://goo.gl/q6wLrv
---
关于与厌女症和解,与我的”被迫”厌女。
作为一个常常脏字满天飞,喜欢裸体,爱好不穿内衣游荡,一天到晚意淫大奶小奶妹子的
死女同志生理女性,我看到这篇其实没有太多想说的,只是简单的想了一些我觉得很诡异
的地方,还有里头也会解释到为何我想放在拉版讨论:
在周的定义里厌女症就是“厌恶所有关于女的,而所有关于女的都是不好的”,像是粉红
色,高音频,阴柔的外表,娘之类的。这些特质因为周厌女症的定义似乎以本质化的方式
进女性身分中,女性变得与生俱来就会带着这些特质一起生活,而在周的生命经验中,他
试图努力地要摆脱这些被本质化的女性标签,而与这些反面的特质就属于男、阳刚、MAN
、好的,同样也本质化成为男性特质(我可以把他想成是大家都在骂的父权吗?)。然而
作为一个一直都不太符合那些”女性特质”而且并不因此觉得自己厌女、仇女的生理女性
,我并不觉得问题在于”厌恶那些周称呼的女性特质”而产生的”厌女症”,而是女性特
质被狭隘到只有这些可能性,而男性的又归去另外一边,也就是男/女性别特质的二元化

假设我理解周在中学到大学时的叛逃其实是在抵抗狭隘的女性特质意义,那么在她这篇和
解文中,相反地,她不仅没有扩张原有的女性特质意义,反而重新再确认了,女性特质就
是:阴柔、高音频、粉红色、娘,而她的和解则是拥抱、接受这些女性特质,将过去的自
己定义为”厌女”。
这般和解定调,虽然她说“不会否定过去的自己”,却仍暗示了过去阳刚的周是与自我冲
突的、叛逃的,直到和解才是顺应了他该有的女性特质,像是服从天命一般,那么敢问周
又如何看待所有以生理女的身分试图叛逃并扩张刻板男女二元分类的主体,却不以厌女定
义之呢?例如厌恶胸部的无性别生理女?例如很阳刚很铁的石头踢?例如觉得自己”女”
到不行但对主流来说绝对跟女没关系的女性?例如游走在性别之间,不男不女也可男可女
的女?这些人也厌女了吗?
对于厌女症一词,我认为在使用上有其危险性,我能够理解周试图说的是他厌恶刻板女性
特质,而且也厌恶自己符合那些刻板印象,但因为那些特质并非错的,只是整体社会对于
这些特质的批评与攻击,才使得自己也跟着讨厌,或者是不想要成为这些特质的代言人之
一,但正因如此我才更要去问,为何这些特质都必须与女相关呢?为何这些特质必须要由
”女”与之和解呢?为何不能永恒地厌恶这些特质呢?
最后,补充一个很奇怪的一枪,假使有一天,真的有一天我说我要与我的”厌女”和解,
我也永远不会成为厌女症定义中那些特质的样貌,诸如阴柔的外表和打扮,高八度的音频
,粉红色etc,因为早在我厌女之前(假如),我更早就不符合这社会定义的女,无论是
身体样貌或是气质表现上皆是。那么在此状况下,我的厌女并不只是自愿性的,而是被迫
的,被迫落入那个厌女定义的。如此一来,我究竟该宣称与我的厌女和解,抑或是这世界
的性/别特质该被扩充才对呢?
作者: dusk21 (薄明)   2016-09-08 23:27:00
\( 除s뀠)/我的表符变成奇怪的东西了。
作者: white9cat (九命)   2016-09-08 23:35:00
没有行距阅读有障碍。
作者: stellah3aez (STE)   2016-09-08 23:38:00
我的理解中,父权指的不是阳刚跟男性,而是一种特定性别只能做特定事情的压迫,所以才说男性有时也是父权的受害者(如玫瑰少年)
作者: potentiality ( )   2016-09-09 01:24:00
同意, 这很细的讨论ㄟ
作者: cyj90162 (Hewwit)   2016-09-09 01:57:00
在我的理解里要达成“厌女”的首要条件是要“自认为”讨厌某些特质的原因是因为那些特质与女性有所连结,所以如原PO提到的各案例我认为只要他们接受自己的状态的确并不构成厌女;而在和解的部分我认为如果以终于可以接受那些刚好是刻板印象中属于女性的特质其实我也喜欢而且不用刻意避开他,这样来理解应该可以比较避免是变回女生的这种概念?
作者: faceoffact (Out of nothing at all)   2016-09-09 03:19:00
行距过密让我有阅读障碍同意原po,不该让女性来承担“美的、娘的、不果决的”诸如此类的阴性特质。但又该用哪个词汇来表示呢?以前看过讲述厌女情节的书籍,着重在探讨角色之间的关系,例如母亲和子女或女儿对父母,进而延伸到个体对他人,再来才是社会群体对女性角色的压迫。厌女应该蛮明显就是针对性别,而非特性。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确有提到女人也有厌女的情况,但是并非是单纯地厌恶阴性特质。它可能是指类似“重男轻女”的想法或是自身阴影,使得母亲本身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也因此厌恶自己的女儿。很少把重点放在讨厌特定某个阴性特质上。因此归纳起来,探讨厌女的产生,更着重在历史脉络导致的行为,也就是喜恶的成因。而厌女很明显就是针对女生,总不会是男生吧?FB文中,作者也只是针对自己而非他人,所以也很难确定就是厌女情节…
作者: maillot (卖油)   2016-09-09 04:21:00
周的问题是太快的把他对特定特质的抗拒归咎到厌女心态,虽然可以理解周的经验让许多人能产生共鸣,但他的和解只是同意了女性可以拥有刻板印象里的女性特质,并没有消除那些特质与女性的连结,好似女人一定要肯定自己“身为女人”的事实,而且那是构成自我的必要条件
作者: ru899 (爆米花)   2016-09-09 23:46:00
这论调让我联想到某过气歌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