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活的课纲] 深入德国首次“同志历史展”

楼主: quendigay (小虾妈妈来扫地)   2015-07-26 04:08:22
※ [本文转录自 gay 看板 #1Li-eP_a ]
作者: quendigay (跳跳) 看板: gay
标题: [活的课纲] 深入德国首次“同志历史展”
时间: Sun Jul 26 03:57:10 2015
评论:正当落后时代一百年的民国胶、宪法胶、晓波胶教育部还想告
   学生时,德国的历史教育和公共展览,实在让台湾这些威权奴
   才心态的狭隘官员汗颜。
   记忆中,除了去年纪州庵文学森林有展过一次同志文学展外,
   台湾公部门主掌的的博物馆、文学馆、美术馆似乎从未做过跟
   同志有关的展览主题,台湾的文化与教育官员水平就是乱花钱
   图利烂戏梦想家、赶风潮追媚俗却没有内涵的黄鸭,还有抄袭。
刘致昕:
当男厕的门挂进国家历史博物馆,深入德国首次“同志历史展”
德国历史博物馆具备了所有你对“德国”、“历史”、“博物馆”的
想像:它站在那已三百多年,是柏林第一栋巴洛克建筑,它也曾是君
王的军械库,战后至今,九十万件文物说著德意志两千年的历史,画
作、雕像、盔甲、两德统一的历史照片一应俱全 。
一转身,却是一张三层楼高的照片,仅着白色三角内裤的艺术家画著
鲜红口红站在那。
“他是男生还是女生?”人们纷纷停下脚步,户外教学的孩子问,老
师答不出来。白色的内裤跟健壮的肌肉是大众对“男性”的期待,但
照片中的乳房、穿着乳环的乳头却又像女性特征。这是艺术家Heather
Cassils的照片,生理性别位女性的他毕生锻炼身型作为作品,打破
性别为人体及生活模式划上的限制。
http://goo.gl/LRAB7f
另一项老师答不出来的,是挂在历史博物馆内那一扇男厕的门。
木门上面是奇异笔写的留言以及男性性器官,另一面是女性的。
“Door with glory hole from a Berlin tearoom . where gay men
meet for anonymous sex”,旁边的标示写着。门的正中央偏下方被
挖了一个洞,两间厕所因门上的洞成了新的场所,这是过去男同志少
有的几个去处之一。
“为了那一扇门,我们其实讨论了一阵子,毕竟它跟馆内其他展品不
太一样。”策展人维兹(Detlef Weitz)笑着说。厕所的门挂进了国
家历史博物馆、几乎裸体的女性身体作为海报,张贴在城市的角落,
这是德国历史博物馆的第一次,从一百五十年的同性恋发展史出发,
鼓励大众讨论性别的想像。
http://goo.gl/kDfwmS
● 史上第一次,德国历史博物馆展出一百五十年同志史
在一个平常宣扬国威、展现文化骄傲的场域,以半年的时间展出同志
生活的细节,来自台湾的我,不禁觉得好奇,当我们的官员、政客遇
见同志议题即失去对话能力,保守派执政的德国官方难道不怕政治风
险?
“我们一直把自己看作一个开放且公共的地方,大众对于主流与
LGBTIQ(注1)文化有互相理解的需求,我们必须回应它,”德国历
史博物馆基金会董事长柯赫(Alexander Koch)道。
“对我们来说这很自然,LGBTIQ历史就是德国历史的一部分,这应该
不用特别说了。”四年的筹备期,德国国立历史博物馆与柏林同志博
物馆(民间)联手策展, 所有预算由中央与地方的文化基金会埋单。
很难想像,在台北故宫里面展出二二八公园次文化、电视剧“孽子”
剧本,或是叶永鋕校园死亡事件?或者,我们的历史博物馆内放进皮
衣皮靴、假阳具或者政府实施阉刑的工具?
一千六百平方公尺的展区内,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名为“Homosexuality_ies”的同志历史展以十个章节的方式述说过
去,七百多个展品在两间博物馆内试着打破性别,思考未来。被列为
限制级的展场内放著16世纪中叶卡洛琳娜刑典 (Constitutio
Criminalis Carolina) ,纪录火刑处死同性恋的记录,也放著1868
年作家Karl Maria Kertbeny第一次使用到“同性恋(Homosexual)”
字眼的信件。
“处理这样的题目并不容易”维兹说,除了议题的敏感,不同意见团
体的声音,还有的德国本身的包袱,包括一条超过一百二十年的刑法
条例及纳粹时期的大屠杀。
议题的难度并没有绑住主办者的手脚,反而“我们要他们将参与民众
扩到最大,所以我们想,不如一开始就来见见真的人吧!”
● 他们都在你身边,从五十八个出柜故事出发
走进展场,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妈妈,她的访谈影像旁边是一个吊
在娃娃车上的玩具。“我是女同性恋,我有两个小孩,被五个爸爸、
妈妈一起养大,”她在访谈影片中笑说,为了解释这五个人是谁,“
我必须一直、一直出柜,”不管是学校的师长、同学的父母或者邻居。
从一年前,博物馆走访学校、画廊、学校甚至酒吧,鼓励人们将自己
出柜的物件与故事投稿,最后选出五十八个故事作为第一个展区。其
中包括一份史塔西(注2)的秘密文件。
文件上的名字是一个在乡村长大的男孩。二战过后德国分为东西,共
产阵营的东德以秘密警察的方式监控全民,每一个国民都有一份秘密
档案,记载着所有底细。
来自乡村的男孩当时是一位不敢出柜的同性恋,“其实,乡下也没有
可以喜欢的对象,”镜头上已是中年的他说。憧憬著柏林五光十色的
生活,他急着想远走他乡。幸运的,一个男生出现了,主动认识男孩
并带他加入了柏林的同志社群、开始都市生活。
某一天,男孩被史塔西接触,史塔西要招募他加入。男孩拒绝了,要
继续快乐的都市生活。“几天过后我爸爸打电话来,说他收到了一些
文件,然后希望我回家一趟,”
影片中的他发色已灰,讲到这里低下头,停顿了一阵。
文件上是他在柏林的同志生活,记载着他交识的对象、他的夜生活、
他在同志社群内的一切。他的出柜,由寄到家中的史塔西文件帮他完
成。
两德统一之后,所有民众都有权利调阅自己的秘密档案。“我最后还
是去看了,你知道吗?那一个带着我到柏林的男生,就是他,每天记
下一切回报,他就是史塔西的人。”
不论是东德的史塔西还是二战时的纳粹,德国的近代史充满了抬不起
头的事件,同志发展史的一百五十年,切中的正是德国近代的疤。
● 真正的多元跟完整,必须无所隐藏
一楼展区五十四个出柜物件之外,还有历史上所对于性别的建构,摄
影、肖像画、文字叙述等,以A-Z的方式,将德国一百五十年同志发
展史的关键字一一列出,从电影作品、社会运动、同志生活中的物件
等,茶室的厕所门就是其中之一。一楼展区让气氛轻松、情绪好奇,
但转往二楼,一切就是直接的伤口,告诉你当某些历史对你来说已成
疤,有些人,还在痛。
你先听见圣经中对于同性恋的描述,一句句以“谜之音”的方式从上
方喇叭传来。接着你看见拥有号称早期最友善同志法律的南非,却有
一张张受害于社会事件的面孔。
整面墙的世界地图详细记着各地的不公、发展,“到底,我们做了什
么?”策展的维兹说,关键的问题在这里提出,我们的历史让以不同
性别认同、方式生活的人,有什么样的生活?
要有解答,“就什么都不能藏,”德国历史被全部摊开,其中影响同
性恋发展的关键,是从1872年开始生效的德国刑事法一七五条,它将
同性恋间的性行为视为“违反自然的淫荡行为”。
http://goo.gl/Pm6ZWj
● 曾经,他们必须“去男人化”
纳粹掌权后,更以防止后代基因病变为由将同性恋本身视为罪,三五
年之后,犯罪的定义及惩罚扩大加重,连眼神的交会、亲吻都必须判
刑,累犯的同性恋将受到阉割,被称为自愿的去男人化(voluntary
unmanning),现场放著当时手术的工具,数百人曾为了不要受到更
重的刑罚(其中包括进入集中营)自愿或非自愿的受到去男人化的手
术。
一七五后来成为同性恋的代称,直到一九九四年才终于废除。
过去三十年,这些事实所受到的讨论及反省并不多,特别是集中营中
一万多名男同志的死亡及拘禁,并没有受到官方认可,他们连受害者
都不是。“我们常常带着滤镜,不开心的过去,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就忽略,但(它)都是历史,”维兹说,为了促进大众了解多元性别
的议题,展览本身的视角就必须诚实而多元,才能创造带着了解而进
行的理性讨论。
为此,不仅是三位策展人包括了女同志、男同志、异性恋,德国历史
博物馆还特别成立新的委员会取代既有决策机制,与三位策展人共同
规划,委员会的组成包括了艺术家、学者、民众代表、教师等各界代
表 。
最终展区中十个章节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历史、人物、故事、科学
、宗教,德国犯下的错,纳粹时代中的pink triangle,集中营中一
万五千名同性恋的遭遇也被独立作为展区,完整呈现。
不同视角的原汁原味登上大众面前,展区内定点的警卫加上数名走动
的馆员,看得出馆方的压力,柯赫也坦承,“这样的合作,第一眼大
众会觉得不太平常,”
“但我认为这是两个博物馆力量与专业的结合,我们试着一起走出一
条新路,为当代急迫的议题找一个新的形式让社会对话,”他说,德
国历史博物馆过去也以特展方式,讨论纳粹期间德国对社会多元性
(diversity)造成的伤害以及其重要性,希望让当代德国对移民社
会有更多的理性讨论。
当德国社会还在因同性婚姻而彼此对抗甚至冲突时,“堂堂在上”的
国家历史博物馆,全力支持同志博物馆进行半年议题的倡议跟讨论,
把推动社会认定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结盟,证明了如果我们是倾
向了解彼此、是支持整体社会一起前行的,即使两方之间有差异,没
什么不能克服的,”柯赫说。
● 只是为了证明“想一同前进的心能克服彼此的差异”
结果出乎预料,“那些我们担心的都没发生,”维兹说,“当你把那
些过去隐而不谈的都展出来的时候,最有兴趣的反而是保守派,他们
觉得我们够认真,他们也以严肃的态度试着看所谓‘另一个世界’,
”我们到的那天是星期一,展览现场除了LGBTIQ社群之外,有家庭一
起来,有老夫妇盯着粉红羽毛看,穿着保守的群众与大胆的展区形成
对比,很是有趣。
一场展览承认过去、挑战未来,也是对包容、承担、开放的练习,考
验著德国社会的勇气与同理之心,德国对多元性别认同及不同生活型
态能接受到什么程度?从共同历史中产生的对话,是否能为不同的彼
此带来更多包容的可能?同样心急却又原地踏步的台湾,什么时候也
能无畏的讨论那些台面下的历史?什么时候各方能一起承担、为社会
更好而彼此对话?
展出至今国际好评不断,更多对话正在进行,“有一些东西不一样了,
至少,我们成为了一个能够处理如此敏感议题的社会!”维兹欣慰的
说,四年的过程虽然痛也久,但绝对值得,从此更多社会议题及历史
伤痛得以用同样的方式被讨论、被记录,让反省与前进因此而生。
注1: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 Intersex, Queer
注2: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东德国家安全机构之简
写,又称“史塔西”
作者: potentiality ( )   2015-07-26 07:41:00
Kertbeny的真人信件..好神奇!! 谢分享不过什东西或文化算有内涵, 可能很难说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