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换日线》网站
马修再见─关于死刑、关于LGBT、关于仇恨与怜悯
冯倍思/华盛顿手记
没看过那么多陌生人一起哭。
阴暗的放映厅里,近百位的观众,极尽压抑的情绪。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导演、还有马修的父母,在致词完后就离场,
没有跟我们一起看这部纪录片《再见马修,再见》 。
马修的妈妈说,“对不起,但每看一次故事都还会痛。”
在美国LGBT人权月,这部纪录片被邀请在国务院里播放。
细微抽搐声不断扩散,我意识到,美国社会对这场发生在17年前的霸凌悲剧,
还是悲伤又愤怒的,非常愤怒。
萤幕上,马修是一个拥有白皙皮肤、浓眉毛、半长金发的21岁青年,
秀气的脸庞像极了英国的偶像明星。他刚进入大学,加入一个同志社团,
在那里,他第一次跟爸爸提到,自己“找到了快乐和安全感。”
1998年10月6日午夜,马修在怀俄明州的一家酒吧,被两位男子搭讪后,一同乘车离开。
18小时后,他被发现遭綑绑在荒野的一个栅栏,全身挫伤、倒在暗红色的血泊中,
他的脸骨被打到塌陷、嘴唇肿胀、脑部遭多次重击而陷入昏迷。
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警探,原本还以为是个稻草人。
6天后,马修走了。警方逮捕了两位年轻嫌犯,法庭上,
他们用“同性恋恐慌症”为自己的“失控”辩护。
这种论点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是可能成立的——同性婚姻的议题刚被搬上台面,
反对的美国人高达七成(2015年最新民调是反对39%,支持57%);
当红的脱口秀明星艾伦,因为出柜而丢了工作;甚至有一帮“同志恐慌症”的拥护者,
大闹马修的丧礼,举著“同性恋将下地狱”、“上帝厌恶同志”的标语,
在场外咒骂着“FAGS”。
另一群人,在美国各地点蜡烛祈福、在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大楼前集会,
哀悼并指责这个社会对“仇恨犯罪”的忽视与纵容。
他们对杀手几近荒谬的辩护词感到愤怒,“应该判死”!
社会因为马修的惨死,分裂、焦躁不安。
关于决定:http://www.cw.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502&nid=5293
换日线粉丝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