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会去回想...为什么有些人能够与前任回头作朋友?
(笔者说的是很单纯的那一种,不是X友、藕断丝连...blablabla之类的)
却也有不少人在分手之后,巴不得和对方"死生不复见"(喔? 后宫真烦梗?)
这其中的差异,是什么呢?
试着拿这样的问题去偷问周遭的亲友们 (哪有"偷",分明就很"直白")
然后会得到以下的回答:
【最熟悉的老朋友篇】(因为很阳光,所以用黄色)
1. 啊就...没感觉了。双方也都没练"一字马",就...和平分手啊。
2. 想说...都很了解彼此的地雷和喜好了...讨论事情很容易讲到重点。
3. 我身上有几颗痣对方都晓得,当朋友总比当敌人来得好吧
(以下欢迎各方大德自行补充分享之~)
【避之唯恐不及篇】 (因为很恐怖,所以用红色)
A. 如果一方找到幸福,对方还没。那见了面会很干(也可能是四声)耶。
B. 好不容易离开了"冤亲债主",谁没事又想惹祸上身?!
C. 拜托拜托!不要再跟我提到这个人好吗?!我心脏病会发耶!(完全拒绝型)
(再次欢迎四方苦主自行补充提醒之~)
大抵上,两派人马(以笔者的小小田野调查范围述之)的共识在于
“有没有好好讨论出‘分手吧’的共识”
那么,在讨论这件事之前...又会是什么样的心路历程?
近日,得知某位老朋友陷入了感情的泥沼里
听着她心里对现有感情状况的无力感,
试图回问她是否仍想继续这段感情,答案无解
(笔者文中注:两人皆为生理女性,代名词仅作角色区分用)
她的他,似乎已无心经营两人之间的关系
就连“我爱妳”也都不再开口,平日的嘘寒问暖也极少出现了
两人共处一室,却更像是分租同一间房的“室友”
她鼓起勇气问了对方是否还要继续这段感情,却得不到回应
“他,在等她开口吗?”
是笔者听完之后的第一个疑问...
爱情世界里,好像有那么一个不成文的共识:“先开口说分手的人,是坏人!”
于是不想作坏人的,选择维持关系,却不再带有最初时的“心”
就拖着~总会有那么一方会受不了,决定当那个“坏人”
朋友现下的描述,她的“他”带给笔者这样的感觉:“坏人,也要由妳当。”
“不爱了,请放手。”
毕竟她是笔者的朋友,现下也只能听到朋友的说法
于是,很想对着她的“他”说出这句话
先开口的,并非一定都是“坏人”
坏的是明明不爱了,却连“开口”都想逼使对方去作
心已经不在了,却不去诚实面对这样的难题
除了“开口”以外,倒是作了许多让对方感到寂寞、觉得受伤的行为
爱情,怎么会如此经营呢?
“我又没劈腿!”
然后呢?所以咧?
因为“没劈腿”,所以可以不用去关心对方生理和心理状况?
虽然“没开口”,却在对方感到空虚寂寞觉得冷时,出门与友同乐?
直到发现对方的忍受程度超乎自己想像的没有极限,
于是在自己的不耐下作出更多更伤人的行为、说出更伤人的言语
让一切在最容易被拿来当“最烂处理方式”案例的情况下作为结局?
这样的逻辑演练过程,笔者只能表示:“理解无能”
能不能在“觉得不爱了”的状况下,好好地与对方谈谈?
谈谈原因,聊聊心情,说说真话?
愿意面对,才有解决的可能性,不是吗?
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不经意地讨论出新的可能性
双方愿意为了这段感情再努力一次,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吧?
如果仍然无法讨论出能重燃爱火的双方共识
那么,至少能共同为这段感情画下一个句点。
喔,或许也可能是画个分号,
让这段感情以另一种型态呈现。
当朋友?不急的。
至少等双方心里的伤口都结了痂,不痛了、释怀了
或许在某一天的某一个场合,从一个相互点头微笑开始?
然而,若一切都卡在“不爱了,也不开口”
如同相连关节的两人之间当缓冲的感情软骨一旦被磨光了
【死生不复相见】,会比较好吗?
毕竟,爱情这玩意儿,可是没有“人工关节”可以置换的呀~
笔者常用的签名档写着:
"幸福"不远,当两人的手还牵着就触碰得到
但在笔者朋友目前所遇到的情况下,笔者想这么说:
“不爱了,请放手”
唯有双方都愿意将原本紧握的手放开,
才有空间把握彼此更值得拥有的幸福~
共勉之~
http://ppt.cc/Nx-N
然后...可以教教我要怎么安慰人吗???
本身毒舌派,一张嘴吐不出象牙来呀! (T口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