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I"s的一些小观感

楼主: lovefreecat (十年磨一剑)   2005-12-23 00:16:30
正开始固定会到漫画店报到,是上国中才开始的事情
大约是97~98年之间,少男漫画90年代末的经典I"s在宝岛少年上连载
这是Katsura完全没有科幻成分的作品...而出乎作者意料外的成了一个经典
无论是画风、技巧、节奏与分镜,与DNA保持了相同的高水准
我认为这类的漫画是有所前提的,我们必须认定它们是可能达到〔现实中的最佳状态〕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巧合...
因为这是故事;所以剧中的人物有迷惑、莽撞、软弱与固执等等特质...
因为现实生活的年龄层确实是如此
其实I"s已经是很纯爱的漫画了
若与同个作者另一个恋爱主题的“电影少女”做比较的话
I"s所表现的,前半段是暗恋与暧昧的青涩时光
后半段是考验彼此是否能真的在一起的半成熟日子
而整个故事都在不断考验一贵是否真心爱着伊织
正因为那个年纪是蒙懂无知的,所以那样子谈起的纯爱,是青苹果般的酸甜苦
“电影少女”的洋太则是经过了两段交往,才省悟到〔喜欢〕与〔真爱〕的差异
可能成长的不只是男主角,包括了其他的主要角色都会成长...
而加入点科幻的浪漫因素,就成了感动的大作啦
比起男主角的好运与坏运
以及向暗恋的对象告白对方却说“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单恋”
会令人羡慕的应该是理论可能不同,
却真心给予帮助与适时理性的意见与打气的好友吧
这样酸甜苦辣的年轻岁月,是贴近现实生活的完美状态,难免让人羡慕
而主要角色的塑造,无论外型与个性也都很鲜明,相对于主角的身分也都是不同的意义。
由于主角不是一个已经心智成熟的人,自然会有很多的迷惑:
在身边的青梅竹马/距离遥远的暗恋对象;
填补寂寞的热情贴心学妹/暧昧不明若即若离的梦中情人;
轻松相处天真善良的好女人/相处困难有心无力的女朋友。
若读者有过相似经验,会更体会到剧中那细腻的情感变化...
有时候总觉得I"s与电影少女是恋爱学分必修的课本...
当然〔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戏剧化的结果,只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对真正的爱情失望,
而还能保有纯爱的那种心情
一段段的情感无论程度深浅有无亏欠,只要对方一句当头棒喝,就是成长的一种刺激
(在I"s里我就很喜欢麻生蓝子的存在:可爱与天真是男人无法抗拒的,
为自己的感受追求轻松也是人的本能,
但是成熟的感情态度就轻轻松松的给许多陷入恋爱焦著的人们当头棒喝)
我想,Katsura的漫画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对男生与女生的情绪微妙变化的掌握,
而没有流于少女漫画偶像剧般的简单化与主角中心化。把漫画人物画的接近真人的样子
也是受欢迎原因之一,我还记得有次美术作业我就用铅笔描了一个伊织...
而少年漫画少不了的“杀必死”也没有流于色情或是太过滥用,走纯爱路线也就把主要
人物之间的情感专注的描述,不至于后宫化然后拖戏加上松散
(女学馆就是一个典型各个缺点都有的后宫漫画)
如此“苇月 伊织”这个角色站稳了90后期漫画的女主角代表...
一贵的塑造是没什么突出的地方,但也因此特别让读者感同身受吗~
I"s的热潮,前几天才出了OVA的第一集,而日本方面也要出I"s的完全版
也就是包含设定集等等的版本
其实我一直认为,如果K2R有兴趣的话,
I"s这个名称的漫画还是可以继续话,只要剧情创新人物都换过,
但是主要角色也都是I开头的(或许穿插原本的I"s角色做配角),
那还是可以满足对I"s意犹未尽的读者们吧!
纯爱可是所有还没对爱情冷感的人的梦想呢!!
(不过ZETMAN出的慢,没有科幻成份K2R也没兴趣了吧)
在I"s连载期间,对于I"s这部漫画我并没有往后的深刻情感feedback
大概也是在这两三年之间才慢慢真的“看懂”剧情以内的情感
作者: j3307002 (klvrondol)   2004-01-10 21:29:00
IS最后三集不知道在日本艺人界当红女星也是那么没自由?
作者: AhowXD (NONO)   2005-02-11 21:22:00
麻生!麻生!麻生!麻生!麻生!麻生!麻生!麻生!麻生!
作者: tonitoni (toni)   2005-02-23 00:39:00
好文...唯一小建议 是 I"s喔^^
作者: BoycePan (潘)   2005-02-23 17:55:00
大大观察的真是仔细 I"s也是改变了我的人生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