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就可以精准的解释台湾的历史与人文
台湾历史有明确文献记载且能考证时间点者,目前可上溯至1582年7月一场因风搁浅于福
尔摩沙的船难后分别由两位西班牙人神父与一位葡萄牙人耶稣会士所写关于在台湾75天见
闻的三篇文字记录。[1]至于台湾本地的信史则大约从1624年荷兰进据台湾开始[2]。但在
文献记载之前,台湾早已有人类活动。距今3万年前的台东长滨文化是考古所知的台湾最
古文化[3]。而较晚近的新石器时代,则有较多的考古遗迹,这些遗迹属于南岛语系民族
。同时,台湾也是南岛民族在语言及遗传上可能的发源地之一[4],亦是分布区域的最北
端[5]。
台湾的地理位置介于欧亚大陆、日本与东南亚间,是各国船只的停泊与货物转运站。在17
世纪;台湾中部有一超部落的大肚王国。而荷兰及西班牙则分别在台湾西南部及西北部进
行殖民统治。之后荷兰人将西班牙人赶走,统治台湾西部的大部分。1661年4月,郑成功
以“大明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两万五千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舰进军台湾,迫使荷兰在
1662年2月1日签约投降,南台湾进入郑氏王朝时期。在此期间汉人开始大量移入台湾。
1683年,郑克塽归顺清朝,台湾进入清治时期。[2]
1894年,由于清日甲午战争的爆发。1895年大清帝国和日本在日本下关签订《马关条约》
,将台湾割让给日本[6]。之后,日本人以“殖民统治与资源开发”为开发台湾之导向,
同时进行如卫生、教育、法治、工商、基础建设在内的多项建设。[7]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日本签署的《降伏文书》中接受盟国的《波茨坦
宣言》,等同于间接接受《开罗宣言》,而《开罗宣言》要求将台湾、澎湖、满州归还给
中华民国[8]。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元帅发布《一般命令第一号》命令在中国(除满州
)、台湾以及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的日军向代表同盟国的蒋中正投降,并命令日本及日本
控制之军事及民间政权协助同盟国占领日本[a]及日本控制之地区[9]。蒋介石委派陈仪将
军接受在台日军的投降后,随即片面宣布台湾光复[10][11]。美国和英国等同盟国则不同
意中华民国片面宣布恢复对台湾的主权,并表示台湾主权之处理必须等到与日本签订和平
条约时才能决定[12][13]。日本也表示,接受了《波茨坦宣言》和《开罗宣言》的《降伏
文书》只具有休战协定的性质,不具有处分领土的性质[14];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
时,台湾才脱离日本[15],日本在《旧金山和约》中只声明放弃台湾,未表明其归属,台
湾的归属须在将来由同盟国决定[16]。台湾在1950年起为中华民国政府所实际管辖的主要
疆域。[17]而与此有所联系的中华民国已于1949年12月将中央政府迁至台北市[18]。台湾
与澎湖、金门、马祖四地公民自1991年起以选举决定全数中华民国国会议员席次、1996年
起即直接选举产生中华民国总统。但认为中华民国在台湾不合法的人士则依据国际法主张
中华民国无法借由举办选举而在台湾就地合法[19]。与台湾从无实质行政关系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政府声称拥有其主权。此外,台湾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也是主权争议与台湾独立运动
产生的原因之一[20]。
台湾原住民史[编辑]
距离现今三百万至一万年的更新世冰河期期间,台湾曾数次与亚洲大陆本土相连。[21]当
两地相连时,大陆的生物及古代人类可能来到台湾定居。目前台湾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在
台南市左镇区一带挖掘出的原始人类骨骸,被称为左镇人。但目前在左镇地区尚未发现相
对应的文化。[22]然而,根据“台湾血液之母”林妈利教授关于台湾人血液成分之研究,
台湾原住民族的祖先是在1万5000年前冰河时期结束之前,从东南亚岛屿等地迁徙至台湾
。[23][24]此外,在台湾原住民的传说中,如赛夏族的矮灵祭或排湾族的,有些故事描述
可能是关于矮黑人(尼格利陀人),但是迄今尚无相关考古证据。[25][26]
在挖掘数处考古遗址后得知,台湾在旧石器时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就已
经开始有人类居住[27]。以现有的证据而言,目前台湾最早的文化为长滨文化(以台东县
长滨乡的八仙洞遗址最具代表性),挖出了大量的粗制石器及骨角器[28]。虽然长滨文化
与现今中国南方的文化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然而以目前的考古学证据而言,尚不能确定
台湾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是哪一种族群的人类所留下的。
台湾原住民族与广泛分布的南岛语族关系密切
台湾新石器时代及金属器时代的文化与旧石器时代文化关联性不高,较著名者有新北市八
里区的大坌坑文化及十三行文化、台北盆地的圆山文化及植物园文化、台东县的卑南文化
等遗址。其中部分遗址中曾出土来自中国的钱币等物品,说明部分文化可能与台湾以外地
区有所接触[29]。目前已能确定新石器时代(始于纪元前5,000年)以来的史前文化,是
台湾南岛语系民族所遗留[29]。
卑南遗址,由日本学者鸟居龙藏拍摄
日本学者移川子之藏曾表示:“今日在台湾被视为原住民的诸民族之间,不乏证明存在更
早期先住民族的口头传承。自史前时代起,在本岛即有近20种的先住民族。”[30]此外,
也有部分文化可能是今日原住民的祖先,例如十三行文化人可能是凯达格兰族的祖先,不
过目前的考古证据还不能完全确定台湾原住民与新石器时代文化间的对应关系。
台湾原住民族的呈现多元而复杂,中华民国接续日治时期研究分类当作官方认定的族群有
:泰雅族、赛夏族、卑南族、阿美族、排湾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和达悟族等9族
[31]。21世纪后,新增认定族群有: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赛德克族
、拉阿鲁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7族,此等7族今日多居住在山地与东海岸纵谷,其文化特
色至今大抵尚清晰可辨[31]。
除了官方认定的族群之外尚有:凯达格兰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布拉族、猫雾琚B
洪雅族、西輠腊먊以后被纳入大清帝国版图是无争议的[34]。在康熙之前,台湾曾由原住民族统治或由荷西
殖民,古代中国最早将台湾纳入版图并实际统治系南明时期的明郑东宁国政权,而在清朝
时期康熙将台湾纳入版图前,台湾从未被视为中国领土[35]。
中国史书,包括《三国志‧吴志》、《隋书‧流求传》及《文献通考》中,有疑似台湾的
记载出现。例如《隋书‧流求传》记载:“流求国在海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及部分学者主张这是台湾与中国早期联系的证据[37],不过一些
观点主张没有证据显示这些文献中描述的就是西太平洋众多岛屿中的台湾,部分学者认为
史书所记载的是琉球群岛[38]。
日本[编辑]
室町时代以来,日本人开始以高砂、高砂国、高山国称呼台湾。安土桃山时代文禄2年(
1593年),丰臣秀吉派遣使者原田孙七郎谕令高山国纳贡,但是因使者找不到可传递文书
给高山国的人而无功而返[39]。江户时代庆长14年(1609年),德川家康任命有马晴信晓
谕土番纳贡。元和2年(1616年),德川家康任命长崎代官村山等安征服台湾,等安以次
子村山秋安率领2、3千人征台,为规模最大的一次,但因遭遇风灾无功而返。[40]寛永18
年(1641年),锁国制度完成,交流渐次减少。
原住民政权[编辑]
大肚王国[编辑]
主条目:大肚王国
大肚王国在1645年左右所统辖的范围主要是今日大肚溪流域,大约是大甲溪北岸的台中市
后里之南至乌溪(大肚溪)流域,是跨部落的统治或联盟关系。荷兰在1638年知道大肚王国
为是统治了台湾中部原住民族的政权。是由27个村社[b]的巴布拉族与猫雾、巴则海族
、겈J
大龟文王国[编辑]
主条目:大龟文王国
同样在17世纪至19世纪,台湾南部恒春半岛率芒溪以南,枫港溪(南回公路)以北的地区
,由南排湾建立的大龟文王国统治,又称为“大龟文社”、“内文社群”或“瑯峤上十八
社”。日军风港营所杂记记载:“南起风港之东背,而北塈枋寮之东背,西与风港及莿桐
脚、崩山、加落堂隔一岭为党,而东与山后未开接壤,人员户数未详。”目前可知势力最
强盛时包含23个部落及数个汉人村落,主要统治阶级为两大宗主头目家族,王国的领袖称
为“元首”(Mazazangiljan),拥有几乎全部土地所有权。在荷治时期前期,王国与东
印度公司关系友善,大员当局对其也相当礼遇,大龟文语为南路地方会议的六种官方语言
之一。虽然如此,王国在多数时间仍消极抵制地方会议,往往由仆人代行或托借口缺席,
“元首”仅于1644年曾前往参加。大员当局希望王国主要三个社能迁往山下,“元首”亦
不断以借口拖延。[44]
1661年初,因为王国与平埔马卡道族和汉人长期的冲突纷争,大员当局对大龟文王国发动
两次大规模征讨。双方对结果的陈述南辕北辙,荷兰文献记载成功攻下焚毁力里(
Durkeduk)社,但排湾族流传的口述历史,却是三百年前祖先几乎全灭入侵狮头社的荷兰
军队。不论胜败,该次的军事行动对当年即将面对与郑成功决战的大员当局,在政治和军
事上均可能有相当负面的影响。一直到清廷统治台湾末期,风港营所杂记(1874年)记载
,领地内23部落与莿桐脚庄[e]、加洛堂庄等汉人村庄仍然是向王国纳税。[44]
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约3600人前往台湾,攻打瑯峤下十八社(斯卡罗王国),北
路日军驻扎于风港[f]。6月,部分瑯峤上十八社(大龟文社)族人向日军归顺。8月,莿
桐脚与崩山两庄[e]汉人受到攻击,请求日本保护,日军遂北上屯兵于莿桐脚。当年年底
日军撤离台湾,狮头社族人乘机出草,再与汉人爆发冲突。1875年,沈葆桢奏请进讨,以
唐定奎率淮军与乡勇数千,由南势湖往山地推进,在激战后攻破草山、竹坑等社。4月,
虽清军受疫疾所扰,唐定奎亲自督军强攻内狮头社,大龟文出兵援助,但中伏而败,总头
目之弟阿拉摆阵亡。之后清军再攻破外狮头社,总头目率众投降,诸社薙发归化。
大肚王国[编辑]
主条目:大肚王国
大肚王国在1645年左右所统辖的范围主要是今日大肚溪流域,大约是大甲溪北岸的台中市
后里之南至乌溪(大肚溪)流域,是跨部落的统治或联盟关系。荷兰在1638年知道大肚王国
为是统治了台湾中部原住民族的政权。是由27个村社[b]的巴布拉族与猫雾鉹ㄗ鴠i呛K
清治时期[编辑]
主条目:台湾清治时期
《台南地图》作者不详/十八世纪
消极治台时期[编辑]
参见:渡台禁令、渡台悲歌、台湾分类械斗、朱一贵事件及林爽文事件
从荷兰治台时期所引进的西方生产方式、生产项目加上台湾得天独厚的气候,稻米一年二
熟、三熟。台湾又盛产蔗糖及茶;在水产有乌鱼,每年所生产的乌鱼子是世界名产,全世
界仅有俄罗斯所生产的鱼子酱可与比拟;在矿产上又有金、煤、硫磺等;在林产上有极为
高贵的桧木木材及樟脑,故在经济上有极重大的利益存在。大清虽领有台湾,但刚开始对
台湾并无强烈的领土野心。部分官吏认为“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
,倒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因此皇帝有意放弃台湾,后因率兵攻台的将领施琅力争,
才将台湾并入大清帝国之版图[57]。清治初期,与福建厦门合署台厦道,道署下设一府三
县,即台湾府、诸罗县、台湾县、凤山县,隶属于福建省[58]。但是,自从朱一贵事件后
,清政府于雍正元年(1723年)不但将台湾与厦门分署,从台厦道升格为台湾道,又在诸
罗县北部增设淡水厅与彰化县[59]。雍正五年(1727年),正式于台南运作的台湾道行政
区划之下,除既有一府四县一厅外又于澎湖群岛增设澎湖厅[58]。嘉庆十七年(1812年)
,在宜兰地区增设噶玛兰厅[58]。
大清统治台湾共计212年(1683年—1895年),尽管其最后并未放弃台湾,但早期对台湾
仍采取“为防台而治台”的消极态度,为节省行政、治安成本限制人口成长,规定官吏不
得携家带眷;驻军采班兵制[60],三年轮调换班,家眷不得随军来台。根据“台湾编查流
寓令”中有关渡台限制有三:一、渡行台湾者必须事先取得许可,密航者处以惩罚。二、
渡行台湾者不得携眷,已渡台者亦不得接取家族。三、广东屡成海盗渊薮,因积习未改,
其住民不许渡台(即渡台禁令,因为粤东人在中国屡次帮助郑军对抗清军)[61]。严禁闽
粤汉人无照移民台湾,且不准携带家眷;但闽粤人民因山多田少,资源有限,乃不断涌入
。他们或正式持有垦照入台,或买通船头偷渡,冒“黑水沟”之险前往台湾。
汉人与清廷在台湾所实际控制之区域
禁渡措施对台湾的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数次强制非法移居台湾者返回原户籍地;由于禁带
家眷,导致台湾男女人口比例失衡,因此不少汉人男子娶平埔族女子为妻,造成平埔族人
口减少;并产生童养媳等问题。大量无业的单身男子(被称作罗汉脚)游手好闲,亦因公
权力不彰,社会由豪强门阀把持,汉人移民多轻视官府与法令,使社会治安败坏,械斗频
传。直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后,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才奏请解除该禁令[62]。
定居来台的汉人,着重于土地开垦和水利建设。土地开发的区域呈现为“由南而北,先西
后东”的顺序。今日台湾尚有大量带有“股”、“份”、“结”的地名,如沝묊五股、头份、五结等,显示当时已有垦户股份或结首制的形式来开发土地[63]。为了提高
农作物收成,开始兴修大量水利设施,著名的如位于今彰化县的八堡圳、今台北市的瑠公
圳、今高雄市的曹公圳等。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则以稻米和甘蔗为主[64]。同时,经济的
发展伴随了港口与商贸的兴起,随着贸易量的发展,在台湾府城之后,又有鹿港、艋舺等
口岸发展兴起,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说法。
平埔族之一的西拉雅族人物画像。右图男子用鼻子吹箫,是为特色。
由于台湾官府社会掌控力较低,仰赖土豪协调地方,在大清统治台湾的两百多年间,台湾
民变迭起。班兵制度三年轮调,兵员素质低而扰民[65];清政府的政策无法有效约束台湾
移垦社会的发展,部分台湾民众乃因之起而反抗,发生反抗事件,较大规模者有70多次。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乱”的俗谚乃形容清领二百多年,台湾社会动乱频繁的情况[66]
。其中最著名的大规模民变有朱一贵事件、林爽文事件和戴潮春事件等。除了反清变乱之
外,各族群内部也经常发生分类械斗,其中既有不同族群间的(如顶下郊拼、闽粤械斗、
漳泉械斗)、不同姓氏间的(如同治年间竹堑北门的苏黄二姓械斗)、职业团体间的械斗
和因商业利益而起的械斗等[67]。
清政府将原住民分为“生番”(以高山族为主)和“熟番”(以平埔族为主)两类,其中
对生番采取封山隔绝政策,划定“土牛沟”为界,严禁汉人越山开垦以避免番汉冲突,而
熟番和汉人之间常因土地问题冲突,不少平埔族的土地被汉人违反禁令用欺骗或抢占等方
式占有[68]。部分平埔族因此开始进行大迁徙,进入兰阳平原、埔里盆地、东部山区,或
则日益汉化。
积极治台时期[编辑]
参见:牡丹社事件、开山抚番、刘璈及刘铭传
亿载金城,为1875年沈葆桢延请法国工程师设计建造,建筑仿巴黎要塞。
清廷对台湾的消极态度一直要到19世纪中叶才改变,其原因是由于国际环境的改变。第一
次鸦片战争后,欧洲势力冲击著清帝国统治下的台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意让
台湾开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开放打狗[l]和鸡笼[m]二港。此后,台湾的对外贸
易相当热络,台湾盛产的茶、蔗糖和樟脑大量出口,这增加了就业机会与政府税收,一些
新的城市也纷纷兴起[69];同时也导致原住民族被迫东迁、客家人地位上升、买办兴起与
水土环境被破坏等社会和环境影响。
西方文化伴随着台湾开港再次传入台湾。在西方各教派中,以基督教的长老教会影响为最
大,著名的来台传教士有马雅各、马偕、甘为霖、巴克礼等[70]。同时,各国的势力也纷
纷进入台湾,1867年(同治六年),发生了罗发号事件,十几名美国船员在恒春一带被原
住民族杀害[71]。最后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与恒春半岛十八社首领签订了《船难救助条
约》,这等于否定了清政府在番地的管辖权,为其后大日本帝国出兵台湾提供了理由[71]
。
1871年,54名琉球人因台风而漂流到恒春半岛,被原住民族所杀。日本派代表要求清政府
处理,而清政府以“生番系我化外之民”[72]为由拒绝,结果在1874年(同治十三年),
大日本帝国派兵攻打台湾南部牡丹社的原住民,是为牡丹社事件。之后清政府照会日方,
要求日本撤军,并承认此行动乃“保民义举”,日方认为这等于放弃对琉球王国的宗主权
,而清廷则认为“保民义举”是指日方提出的受害渔民中有4人为小田县人。[n]同时自此
以后,为因应国际局势的变化,清政府于是积极拟定经营台湾的方针。 1884年10月,中
法战争时,法国海军将领孤拔也曾占领基隆,进攻淡水,并下令封锁台湾[73]。
刘铭传肖像。
1875年,沈葆桢以大清帝国钦差大臣身份再度抵台,尽管他在台湾仅停留不足一年,却对
台湾近代化有所建树。他推行开山抚番的政策,下令开北、中、南三路通往后山,鼓励汉
人入山开垦,至此台湾东部才逐渐纳入大清帝国的领土,但在以武力开拓东部的过程中,
也杀害了不少原住民族[74]。此外废除渡台禁令,积极推动近代化建设,如机器采煤;在
安平建新式炮台亿载金城等。沈葆桢数度奏请调整台湾行政区划。次年增设台北府、恒春
县、埔里社厅、新竹县、淡水县、基隆厅,并改噶玛兰厅为宜兰县、诸罗县为嘉义县及增
设卑南厅,全台至此共被分为二府八县四厅[62]。之后经营台湾的是福建巡抚丁日昌,他
继承了沈葆祯的现代化政策,修建了台湾最早的电报线。
光绪七年(1881)八月刘璈任职分巡台湾道,即台湾实际统治者。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
。刘璈率军积极抗战,创下硕果累累。[75]。连横在其所著的《台湾通史》中亦称他为“
有经国之才”的能吏“[76]。为冒领功名,击其政敌,刘铭传诬告刘璈十八款。[77]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感到了台湾的重要性,提升台湾的行政层级,将隶属于
福建省将近两百年的台湾独立出来,改设为行省,并任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伴随台湾
建省,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全台从南到北分为三府(台南府、台湾府、台北府)、一州(
台东直隶州)、十一县(淡水、新竹、苗栗、台湾、彰化、云林、嘉义、安平、凤山、恒
春、宜兰)、三厅(基隆、澎湖、埔里社)[58]。刘铭传在台湾积极实施建设,在1891年
有了大清帝国第一条官办客运铁路(基隆—新竹),南北普设可通福州的电报线,同时也
设立邮政与新式学堂,台北城的街头亮起了路灯。在刘铭传的积极治理下,台湾成为当时
大清帝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行省[78]。其后的台湾巡抚邵友濂、唐景崧也继承了其政策方
针,不过由于经费紧缩,建设步伐相对放缓。但是,台湾建省还不到十年,由于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失败,清廷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清领后期的樟脑为台湾特
产,是合成塑胶的原料,19世纪后期国际需求量大增,使台湾产量曾达到世界第一。
台湾民主国[编辑]
主条目:台湾民主国和乙未战争
甲午战争后,大清国钦差大臣李鸿章代表清廷割让台湾给大日本帝国。清政府将台湾割让
给日本的决定,在许多台湾住民中引起不满,时称“绅民奔走相告,聚哭于市”,希望清
政府改变态度。1895年5月25日,台湾人民宣布脱离大清国成立“台湾民主国”,推举原
巡抚唐景崧为大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李秉瑞为军务大臣。同时,台湾民主国制定“蓝
地黄虎旗”为国旗、刻有“台湾民主国宝印”文字的国玺、并以“永清”为年号。发表《
台湾民主国独立宣言》,向各国通告建国宗旨,希望能借此引发国际干涉,使台湾免于被
日本统治。[79]台湾民主国于台北成立当天,下著细雨,当时已有雨伞和人力车,外头还
放着鞭炮,许多富商也来参与总统就职大典。[80]
1895年5月29日,日军在基隆附近的澳底登陆时并未受到强烈的抵抗,接着攻打瑞芳时有
个小型的接触战。日军于6月3日攻占基隆时扼守狮球岭砲台的清军已撤走,因此很容易便
推进到汐止(水返脚)扎营,准备进入台北城。根据台湾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的吴密察的研
究,此时的台北城已陷入无政府混乱状态,因为唐景崧等满清官员已于6月4日争先恐后仓
皇逃回大陆,留下来的清军纪律很差。传统的军人,就是穿着军服的强盗、穿了制服的土
匪。这样的军队在主帅相继遁逃后就很容易变成乱民,这些清军士兵丁溃散后四处劫掠、
遍地积尸。治安败坏,台北人心惶惶,台北民众闭隘闸以守御自保。所以当时在大稻埕的
外国人就打电报到日本部队,要求日本军队赶快进入台北城;台北城内的有钱仕绅富商们
也希望日军能及早进城维持社会秩序[81]。虽然他们不知道日军是好是坏,但那时台北城
的清军已成了人人畏惧的乱民强盗[82]。留守士人绅商乃集议请日军进城,以保全居民生
命财产,并先后派辜显荣与外籍人士代表等赴基隆见日本人并一路引领日军进台北城。日
军于6月7日未发一弹即顺利进城。日军入城后即布告安民。17日,台湾总督桦山资纪举行
“始政式”。日军在进台北城时没受到什么抵抗;渡过淡水河向南方推进不久,在三峡、
在大溪都受到了真正的抵抗。[83][84][85]
6月下旬,台湾民主国余部在台南拥立大将军刘永福为第二任大总统。为筹措经费,刘永
福曾发行纸币、邮票等。有些学者将刘永福在台南所建的政权称之为“台南共和”(
Tainan Republic)[86]或“第二共和”(Second Republic)[87]。此后三个月,台湾民
主国和日军发生不少规模不小的血战,例如八卦山之役。但到了10月下旬,刘永福也弃守
逃亡,日军占领台南,结束台湾民主国184天的历史[88]。
日治时期[编辑]
台湾民主国瓦解后,日本基本上已控制全台,但各地仍常有抗日事件。早期著名的抗日领
袖有简大狮、柯铁虎、林少猫等,但到1902年就先后被镇压下去。之后的重要抗日事件有
1907年发生的北埔事件、1912年的林圯埔事件,1913年的东势角事件、苗栗事件、1915年
余清芳领导的西来庵事件与1930年莫那‧鲁道领导的雾社事件等[89]。后期的抗日运动除
西来庵事件外普遍规模较小,且在密谋阶段就被剿杀,此后汉人就不再有大规模的武装抗
日。
西来庵事件被捕人士头戴竹笼,自台南刑务所押至台南地方法院受审
1896年,日本公布《六三法》,授权台湾总督得颁布具有法律效力之命令[90]。早期总督
都是武官,权力极大,融行政、立法、司法、军事权于一人。前三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
桂太郎、乃木希典的任期都不长;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的任期则长达8年,但实际治理
台湾的是民政长官后藤新平[91]。在“生物学原则”的运用下,后藤新平在导入近代政策
的同时,也借用了源自中国的保甲制度并加以重新制定,并且在儿玉源太郎任总督时,废
除由前任总督乃木希典所颁布的三段警备制,将全台纳入警察管辖[91]。
在公共事业方面,日本在台湾建立详细的户政与地政档案、统一度量衡、设立台湾银行、
日台同步币制,以及大兴电信事业[91]。至1919年,全台已有7,146支电话与6条电报线。
交通方面,1908年西部纵贯线铁路(基隆-高雄)通车,同时基隆港和高雄港也被加以修
建。农业上推动绿色革命,使台湾成为“米糖王国”。而在文化上,则施行同化怀柔的策
略,对台湾人教授日语,并实行日本人、汉人和原住民族三种不同的教育体系[91]。佐久
间左马太总督在任时开始对原住民族施行理蕃政策,以使原住民顺应接受日本的统治[92]
。社会方面,总督府致力废除“三恶”,即鸦片、缠足与辫发。同时加强卫生体制,改造
下水道并进行捕鼠工作。改农历为公历,在街头放置时钟,培养台湾人的守时观念。推行
市区改正计划,对后来台湾城市的营建影响深远[93]。
文官总督时期[编辑]
随着民族自决的风潮与日本进入“大正民主”时代,1919年后,台湾总督可由文官担任,
军权另设台湾军司令官掌管,治理台湾的策略也改为同化政策[94]。台湾在许多方面与日
本逐渐接轨。1922年,《台湾教育令》通过,台湾实行与日本相同的学制[95]。1921年,
日本国会通过《法三号》,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内容,台湾开始通用日本的民法、刑法与商
法。1920年,全台行政区划改为州厅、郡市与街庄三级制,并推行有限的地方自治。在经
济上,台湾陆续完成了数个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如桃园大圳、嘉南大圳、日月潭水力发
电所等[96]。米糖产业也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蓬莱米于1922年研发成功大大提高的稻米产
量[97]。
日治中期,台湾社会受到各种新思想的启迪,民智已开,一些留日人士大力推行政治、社
会文化运动,力求平等待遇。1914年,林献堂奔走成立台湾同化会[98],追求台湾人与日
本人的地位平等,但成立不久即被勒令解散。1920年1月,留日台湾青年在东京发起新民
会,推举林献堂为会长,主张改革台湾政治体制[99]。并有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等社会
政治运动的展开,要求台湾自治[100]。1921年,蒋渭水等人在台北成立了台湾文化协会
,藉著对台湾文化活动的关心,增进台湾人的知识及对政治的关心,以求唤醒台湾人的觉
醒,启蒙台湾人的意识,尤其想要唤起台湾人对日本殖民统治政策的批判。蒋渭水于1927
年7月10日成立台湾民众党,台湾第一个政党宣告诞生[101]。总督府终于在1935年和1939
年在台湾举行州会议员和市会议员的选举,这是台湾人首次拥有选举权。同时,农工运动
也蓬勃展开,简吉成立台湾农民组合[102],是日治时期台湾最大的农运团体。1928年,
蒋渭水指导成立台湾工友总联盟,发动劳工罢工以争取权益;同年,台湾共产党在上海成
立,主张台湾独立[103],但被总督府认定为非法团体。面对农工运动的蓬勃展开,台湾
总督府开始进行全面镇压。1929年2月12日,台湾农民组合与台共数千名成员被捕,是为
二一二事件。1931年,台湾民众党被查禁,附生于民众党的台湾工友总联盟也趋于式微。
之后,台湾地方自治联盟也在1937年7月自动解散,日本治台进入紧缩阶段。[104]
1930年10月27日,雾社地区原住民族因不满日本政府的统治,在莫那鲁道为代表,爆发雾
社事件,砍杀了各地警察及雾杜公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的日本人136名,轻重伤百余人。
日方随后进行武装镇压,杀害雾社原住民族近千人。而后日方的检讨报告显示,起事原因
有对原住民族压榨劳力、一些日警对原住民族妇女始乱终弃及不当的男女关系、原住民族
想要回到传统生活。时任台湾总督石冢英藏等官员因此而下台。[105]
嘉义街外/ 陈澄波/ 1926/ 画布、油彩/ 64×53cm/ 第七回日本“帝国美术展览会”入选
。
随着社会运动的展开加上西方文化与当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台湾的文学、美术、绘
画等方面开始走向与日本和中国都不同的方向。台湾新文学运动在1920年展开,领导者有
黄朝琴等,他们主张使用白话文,认为文学的目的应是启发民智,其中赖和被誉为“台湾
新文学之父”[106]。1933年,台湾作家与日本作家组建台湾文艺作家协会,刊行中日文
并用的《台湾文学》杂志[106]。之后,又成立完全由台湾作家组成的台湾文艺联盟[106]
。这一时期令人瞩目的画家则有陈进、林玉山、郭雪湖、陈澄波和廖继春等。雕塑艺术上
以黄土水成就最大,代表作为〈水牛群像〉。音乐家则以江文也等人为代表。电影和广播
也在这时进入台湾。
后期[编辑]
1936年,随着日中关系恶化,自第17任总督小林跻造起,台湾总督复由军方将领担任。在
这期间,日方推行对台湾人的皇民化运动、台湾产业的“工业化”、使台湾成为执行“南
进政策”基地的“南进基地化”三大政策[107]。在日治中期蓬勃开展的社会与文艺运动
也逐渐停摆。
台北大空袭中,盟军炸药在台北城范围内的弹著点。
皇民化运动展开后,总督府大力推广讲日语,在各地设立国语讲习所。并取消报纸中的汉
文栏,废止学校中的汉文课。1940年2月,总督府公布改姓名办法,准许台湾人改为日式
姓名[108]。最初台湾人对此并不热心,但后期在奖励政策下,不少人改用日本姓名。同
时,总督府大兴日本神道,广设神社,强迫学生参拜,同时压抑台湾民间信仰,裁并地方
寺庙,这引发不少台湾人的反对[109]。日本以“农业义勇团”等名义招募台湾人从军,
人数达12万人以上、同时前后对原住民族进行八次动员,计有四千名左右的高砂义勇队前
往战场[110]。1942年,总督府实施志愿兵制度,总督府前后三次招募男子志愿军,总数
为16,000人[110]。1945年1月,全面实施征兵制度。台湾籍日本兵总计207,183人,阵亡
30,304人[110]。1941年4月,日本政府成立皇民奉公会,其与皇民化运动不同,是以皇民
为口号达到战争动员的目的,但总体来说成效有限。
1936年,总督府成立台湾拓殖株式会社,积极推动台湾工业化,扮演“工业台湾,农业南
洋”的角色[111]。1935年在高雄港成立炼铝工厂。1937年,台湾总督府推动第一次生产
力扩充五年计划,增设水力与火力发电所[52]。1939年,台湾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
[52]。珍珠港事变后,台湾总督府又在1942年推行第二次生产力扩充五年计划,力求台湾
工业自给自足[5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看中台湾的战略位置,开始请美军做台湾研究,并出版《台
湾民政事务手册》[o],作为训练占领台湾之军政治理人员之用。当时美国认为,只要控
制当时的日本殖民地台湾,就能牵制日本,以及华南沿海的日军和菲律宾[112]。
1944年10月起,美军开始轰炸台湾,大量官署和工厂被炸,各项生产事业几乎停顿[113]
,工业产量急剧减少。台湾人在军事管制、经济统制金额、消息封锁下,自由全无保障。
日本军方控制了报纸、广播等事业,战争真相消息全被禁绝,但是民间依然流言不断,人
心浮动。全台各大城市都笼罩在战争的炮火下,人民经常需要“跑空袭”,生活节奏完全
被打乱,不少都市居民被迫迁徙到乡间[11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
月25日,末任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在台北公会堂签署降约,日本在台湾
的统治宣告结束[2]。也因此认为日军不再是美国的威胁,就没有攻打和占领台湾的必要
[112]。
战后至今[编辑]
政治发展[编辑]
版画家黄荣灿于1947年制作描述二二八事件的版画──《恐怖的检查》。
领导中华民国政府迁台的行宪后首任总统蒋介石
参见:二二八事件、四六事件、白色恐怖及解严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日本在《终战诏书》、《降伏文书》中声明接受
四大盟国的《波茨坦宣言》,等同于间接接受《开罗宣言》,而《开罗宣言》要求将台湾
、澎湖、满州归还中华民国[8]。后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元帅发布《一般命令第一号》
命令在中国(除满州)、台湾以及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之日军向代表同盟国的蒋介石投降
,并命令日本及日本控制之军事及民间政权协助同盟国占领日本[a]及日本控制之地区[9]
。蒋介石委派陈仪将军于该年10月25日赴台接受在台日军的投降后,随即片面宣布台湾光
复[10][11]。否定光复论者则认为当时的中华民国只是依据麦帅《一般命令第一号》代表
同盟国军事接管台湾[114][115][116][117]。而后国民政府设立与中国大陆省级行政体制
不同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并由陈仪出任台湾行政长官[118]。因国民政府接管官员贪
污腐败问题严重、军队纪律败坏、滥印钞票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失业问题严重,陈仪本人
大权独揽。政府借由统制经济的实施,透过专卖局与贸易局垄断台湾的经济命脉、扼杀民
间工商企业界的商机,还将台湾的各种民生物资运往中国大陆支应国共内战,导致台湾人
民的生活陷入困境,终至民不聊生;又文化及语言上的隔阂,外省移民相对于台湾人在社
会地位及工作职位上具高度优势的不平等待遇,掌握资源者又对台湾人民进行种种歧视与
打压,如此一年多来累积了庞大的民怨能量,导致在1947年初,因一起缉菸血案,以及台
湾行政长官公署卫兵开枪扫射抗议群众,终于爆发蔓延台湾全岛反抗政府的行动,各地发
生军民冲突,史称“二二八事件”[119][120]。一周后,国府增援兵力抵台镇压,后续还
有清乡行动,许多与事件无关的台籍菁英与百姓无故被杀害,或逮捕之后不经审判而被监
禁、处死或就此失踪。此事件揭开了19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高压的序幕,并埋下后来
族群对立态势与台湾独立运动的种子[121]。1948年到1949年,国民政府在台湾展开了大
规模逮捕枪决学生的行动,该事件被称为“四六事件”。二二八事件后,国民政府调整台
湾地方政治制度,废除台湾省行政公署,改设台湾省政府,由文人出身的魏道明任首届省
主席,缩小公营事业范围[120]。1949年,陈诚就任台湾省主席,改变币制(旧台币以四
万比一的比率兑换新台币),实行三七五减租[122],通货膨胀形势得到缓解。
无党籍台南人吴三连(左二)于1951年1月7日获悉以65.5%高票当选首都台北市第一届民选
市长后在办事处与支持者举杯同欢。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自广州、重
庆迁移至台湾[123]。1950年6月韩战爆发后,美国政府改变对台政策。6月27日,杜鲁门
命令美国第7舰队开进台湾海峡[124],以防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动渡海攻击台湾,或中华民
国国军进攻大陆。[125][126][127][128][129][130]中国国民党新败抵台初期,坚持反攻
大陆,但美国无意配合,只能发起一些小规模战役,直至八二三炮战双方暂时停火后,反
攻都未能实现[131]。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透过《戒严令》和《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等法令,以稳定、维护中华民国政府为优先,暂停宪法条文实施,并配合党、政府、军队
、特务的结合掌控,持续政治与社会上的强势压制,巩固独裁的一党专政体制[121]。但
这造成许多人因实际或被捏造的反对言论或行动,甚至无故被指为共产党“匪谍”而受到
非法迫害与杀害的案件,即白色恐怖[121]。
自由中国杂志封面。
1950年1月初,美国总统杜鲁门与国务卿艾奇逊曾表示台湾从历史角度来看是中国的领土
[132],但在6月下旬韩战爆发后声明“台湾未来的地位,必须等待太平洋地区的安全恢复
,对日和平解决方案的成立,或经过联合国讨论后,再作决定。”[133]同年,台湾开始
实行地方自治,县级以下民意代表与行政首长及省议会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1950年-
1951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的不少当选人与参选人成了其后各县市地方派系形成的代表人
物。[134]1950年代起雷震等知识分子在《自由中国》杂志上批评时政,要求民主。1960
年,雷震等人士筹组中国民主党,但很快就被政府镇压[135]。在政府解除戒严之前,台
湾的党外运动团体一直透过私下发行的政论杂志,酝酿对中华民国政府进行大规模抗争,
要求全面落实民主政治与言论自由。[104]
成立于东京的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国旗
1956年,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于二二八事件第九周年纪念日成立,公布独立宣言,廖文毅
博士获推选就任大统领。[136][137][138]1961年,“苏东启案”计画以武力号召台湾独
立。[139]史明于1962年完成日文版《台湾人四百年史》,其后又花了六年完成中文版。
[140][141][142][143]国立台湾大学教授彭明敏与学生谢聪敏和魏廷朝于1964年共同起草
“台湾自救运动宣言”,因而被中国国民党判刑八年,并于1970年1月在重重特务监视下
逃抵瑞典。[144][145]同年2月8日,陆军军官学校学生江炳兴等政治犯受鼓舞而策画共同
劫械起义欲武装推翻中国国民党政权的“泰源事件”。[146][147][148]
1972年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后,实行“革新保台”政策[149]。在组阁时积极起用李登辉
等本省人,以期化解省籍矛盾,开始部分推行本土化[149]。1975年4月5日,蒋中正去世
,国民党对社会的控制力亦开始下降。1979年5月,政府解除了1978年发布的停止杂志登
记的禁令,党外人士掀起了创办杂志的热潮,知名的有《八十年代》、《美丽岛》等。这
些刊物对国民党展开前所未有的抨击,与执政当局矛盾日益激化,终于酿成1979年12月的
“美丽岛事件”,党外人士遭到大规模逮捕[150]。1986年9月28日,党外人士在圆山大饭
店成立民主进步党,国民党未予取缔。1987年7月15日零时,台湾本土和澎湖地区解除戒
严(不含金门、马祖等外岛),党禁、报禁相继解除。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2]。
参见:台湾选举、中华民国总统及副总统在台湾之公民直接选举与罢免、中华民国国会在
台湾之全面选举与罢免 及 公民投票法
经由“狂飙年代”中不断的民众运动,民主意识深植民心,随着三月野百合学运的和平落
幕,民主政治在台湾的推行速度也进一步加快。在国民大会代表超过四分之三绝对多数决
下,动员戡乱临时条款被废止,总统李登辉宣布自1991年5月1日零时起,结束施行长达44
年的“动员戡乱时期”,恢复宪法条文之适用[2]。李登辉继承蒋经国的民主化与本土化
政策,并予以深化,但也有黑金政治与派系政治的包袱[151]。李登辉在总统任内陆续推
动六次修宪,万年国会在1991年宣告退职,并在1996年举行首次正副总统公民直选。
[152][153]
第八届立委席次分布图。
2000年3月18日总统大选,由民进党提名的陈水扁及吕秀莲当选中华民国第10任正、副总
统,是台湾第一次中央政府和平政党轮替。2004年,陈水扁及吕秀莲在总统大选再度当选
连任,泛蓝阵营就陈水扁当选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但经验票无误[154]。
2005年,任务型国大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国会选举改采单一选区两票制,这有利于两党
政治的形成[155],并废除国大采单一国会制,立法院成为唯一的国会。2008年1月12日,
国民党在立委选举中取得81席。在同年3月22日举行的中华民国第12任总统选举中,因为
总统陈水扁的多起贪污案, 致使大半台湾人民, 对执政党(民进党)丧失信心. 国民党的马
英九、萧万长以 765 万余票取得胜利 (得票率58.45%),民进党则再度成为在野党。
2012年马英九改和时任行政院长吴敦义搭档连任。2013年马英九发动与立法院长王金平之
政治斗争。2013年马英九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协订,却拒绝国会逐条审查,引起学生于
2014年春发动占领立法院与占领行政院的太阳花学运创记录抗争,迫使中国国民党让步。
[156]同年底的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泛绿与泛蓝分别获得14席与8席。直辖市议员及县
市议员选举中,民主进步党之得票率(37.08%)亦超越中国国民党(36.86%)。选举挫败
迫使行政院长江宜桦与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相继辞职下台。
外交关系[编辑]
1953年,台湾台东鹿野乡敬老会全体合影。背后建物以超过两人宽的中文字体由右至左书
写“反共抗俄”字样。
美国总统艾森豪于1960年6月18日访问台湾台北时与蒋中正总统搭敞篷车前往圆山行馆途
中接受热情群众夹道欢迎。蒋总统伉俪亲至松山机场迎接, 艾森豪总统并于傍晚在总统府
前广场对50万群众发表演说。两国总统发表联合公报, 稳固邦谊,谴责中共对金门隔日砲
击之恶行,也依《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共同抵御中共在本地区之挑衅”。
主条目:台海现状,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关系和台湾地位未定论
1943年底,《开罗宣言》发表,表示日本所从中国占据的地方台湾和澎湖等要归还中华民
国,并于1945年《波茨坦宣言》再次重申[15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接受
《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157]。盟军最高统帅命令在台日军向盟军将领蒋介石投降
。1945年10月25日盟军将领蒋介石委任陈仪将军在台北公会堂接受在台日军的投降并接管
台湾[157]。1951年,日本正式签署《旧金山和约》,但因国共内战中国情势不明,和约
并未注明台湾主权归属[158]。在1952年的《台北和约》第二条中,日本依据《旧金山和
约》,重申放弃对台湾、澎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主权,但从未提起台湾主权的最后
归属[158]。1972年日本与中华民国断交,并片面宣布《台北和约》失效,同时与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府签订《中日联合声明》[159]。
在开放探亲与解严之前,中华民国政府从早期的“反共抗俄”国策,演变成“不接触、不
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来对抗中共的统战攻势[160]。1987年台湾政府开放民众
赴中国探亲后,台湾与中国关系曾有过一段“蜜月期”,1993年于新加坡举行的辜汪会谈
可谓最高点[161]。但在千岛湖事件、李登辉1995年访美及台湾海峡飞弹危机一连串事件
的影响下坠入低潮。其后虽有所回温,不过在1999年李登辉发表“两国论”后跌倒冰点,
此后台湾与中国关系长期处于“政冷经热”的状态中。2005年中,国民党、亲民党与新党
等政党先后访问中国,紧张的情势有所缓解,台湾与中国关系仍充满不确定性。2008年,
国民党取回政权后,以“不统、不独、不武”[162]为原则,加上台湾与中国关系融冰,
在北京举行的吴胡会后,台湾与中国关系又到了另一个阶段[163]。
金门大胆岛上留存的标语“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关于台湾的政治地位,或曰台湾与中国是否走向统一,亦或是持续相互独立状态的问题,
仍然没有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称:“无论从历史、政治还是国际法上,台湾是中
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并在统一无望以及某些其他前提下,不放弃
以武力解决”。而主张台湾地位未定论的人士则认为:由美国、日本等国家所签署的《旧
金山和约》并未指出台湾的主权归属,而且台湾的未来走向应由全体台湾人民自主决定,
不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武力威胁[164]。1970年代中期前,设都台北的中华民国政府坚持
自己是全中国唯一合法代表(即“汉贼不两立”),未放弃武力反攻中国;自1970年代中
期后,中华民国政府对中共口号演变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到1980年代中后期,台湾
政治日渐民主,加以冷战结束这一背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演变为“民主自由统一中
国”。
1999年7月9日,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李登辉接受德国之声记者专访时表明中华民国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为两个对等的国家(即“两国论”或“特殊两国论”)[165]。2002年8月,总
统陈水扁公开表示台湾与中国的关系是“一边一国”,引发台湾各界、中国及美国的争议
[166]。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分裂国家法》,首次
以法律形式制订其“一个中国”政策[167]。许多台湾人民对此感到愤怒,于同年3月26日
在台北发起 三二六护台湾大游行,有数十万人参加[168]。
在修宪与总统直选后的民主巩固时代,支持台湾独立的比例缓步微升、且通常稳定地高于
支持统一的比例,而均低于支持维持现状的比例。换言之,与中共的任何政治结合在台湾
都是最缺乏民意基础与政治市场的选项。2015年7月,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委托国立政治大
学选举研究中心所作的民意调查,86%的台湾民众认为应该维持现状(广义):尽快宣布
独立:4%;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独立:21.3%;永远维持现状:24.9%;维持现状,看情形
再决定独立或统一:32.4%;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统一:7.4%;尽快统一:2.3%;不知道
/无意见:7.7%。[169]
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的文宣。
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直到1970年代,都被认为是国际社会里中国的合法代表,
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逐渐增加。1954年,中华民国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共同防
御条约》[170]。到1971年,联合国即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之际
[p],中华民国政府坚持“汉贼不两立”,宣布退出联合国,此后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大
幅滑落[171]。其后1979年与美国断交更是对中华民国的外交处境造成严重冲击[172]。在
1991年的亚洲银行年会上,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统治中国地区的合法
政府,不再将中共视为“叛乱团体”[173]。近年来,中华民国政府多次试图重新申请加
入联合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观察员[174]。
经济变化[编辑]
参见:台湾经济史、耕者有其田及十大建设
战后初期,台湾物资缺乏,所生产的糖等还被送往中国大陆,经济萧条,通货膨胀严重。
国府迁台后,首先发展农业,实行包括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及公地放领等一系列扶植
农业的政策[175]。美国自1951年起提供美援,台湾经济至1953年已恢复到战前水准。之
后,政府奉行“以农养工”的政策,由于日治时期基础建设与农工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抵
台的资金人才与技术、及美援等因素下,台湾经济逐步走向迅速成长。在1950年代时期,
政府实行进口替代的政策,将农业所得支援工业部门,以农产品出口来换取外汇以进口工
业机器,发展民生工业[176]。并提高关税,管制外汇,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土产业。到
1960年代,台湾的进口替代产业面临国内市场饱和的问题,同时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工厂面
临工资上涨等因素,因此纷纷搬迁到一些具工业基础又劳工成本低廉的地区,台湾的经济
政策遂改为出口扩张。1960年,政府通过《奖励投资条例》,积极争取外商在台投资。
1966年,政府成立高雄出口加工区,是亚洲第一个出口加工区[177]。台湾以加工中继站
的角色,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环。1963年,工业占台湾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超过农业
。此后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机为止,台湾长期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经济成长率。1971年,
台湾对外贸易出现顺差,从此台湾长期维持贸易出超的局面[52]。
十大建设中的北回铁路。
1970年代初,台湾因外交受挫、石油危机与基础公共设施不足等因素影响,民间投资意愿
降低,经济成长受到冲击。蒋经国政府因此调整经济政策,改采“第二次进口替代”,推
出十大建设等一系列大型公共投资计划,国内投资环境因此大幅改善,也有效提振景气和
就业率,经济实现转型升级[52]。台湾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与香港、韩国和新加坡并列
为“亚洲四小龙”[52]。1980年代,台湾面临土地价格上涨;环保意识抬头;治安形势恶
化;劳工意识勃兴等一系列不利于投资的因素。政府于是再次推动经济转型。1980年,政
府成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大力鼓励国内外厂商投资积体电路、电脑等高科技产业,希望
以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科技产业取代传统产业[52]。
这样的政策应该是属于成功的,从1953-2000年平均年成长率高达8.1%,是同期世界之冠
,2000年前通货膨胀率从未超过3%,失业率也能维持在3%以内,贫富差距不大,所得分配
差距倍数在2000年前也仅为5.5.台湾经济日渐自由化国际化,并在2001年以台澎金马个
别关税领域的名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2]。加入世贸后,台湾国内的市场持续开放,大量
外来产品冲击国内产品,以农产品和民生工业为甚。同时为降低生产成本,很多企业出走
中国和东南亚地区,造成产业空洞化的现象[52]。经济自由化也造成国内金融业竞争激烈
,引发潜在金融风险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台湾政府先后有不同的措施,在李登辉政
府时期要将台湾建设为亚太营运中心;民进党政府时期则提出发展生化产业,但前景如何
仍未可知。如何提升自身生产力,经济更趋多元化与提高科学研发能力,让企业“根留台
湾”,均是台湾经济要面对的课题。
社会变迁[编辑]
参见:台湾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台湾人权、三月学运、鹿港居民反杜邦设厂事件、太阳花
学运及反高中课纲微调运动
国民中学的实施使台湾劳工素质提高,对整体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助益。图为台中市东势
国民中学。
国民政府接管台湾之初,致力消除日本殖民教育的痕迹与影响,推动以中华文化为本位的
教育政策[178]。国府迁台后,颁布《戡乱建国教育实施纲要》和一系列法令,在日常教
学中大力灌输反共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并推行发禁等一些列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措施。
1968年,即民国五十七学年度,政府开始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178]。该计划对台湾的
社会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伴随着更多人进入国中接受教育,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有效提
升。解严之后,教育政策日益宽松,校园风气日益自由自主;教科书由过去的一纲一本变
为一纲多本,入学管道也多元化[178]。在教学内容上,加强乡土教育的教学比例与本土
语言的教学,出现了台语、客家话和原住民族语言的教育[178]。但一纲多本造成学生负
担加重,补习风气日盛,实施后也一直有要求恢复一纲一本的声音存在。同时,推动十二
年国教也成为了教育界的焦点[179]。
伴随经济的发展,台湾由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生活形态发生了重大转变。在1970年
代,台湾省主席谢东闵提倡“客厅即工厂”,成为一道奇观[180]。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
城市,导致各都会人口激增,形成了都会圈。但伴随着城市生活品质的恶化,与乡村建设
的展开,又有一些农村居民回流,不少乡镇演变为中小城市。随着人口的流动,家庭结构
也随之变化,核心家庭结构成为社会的主流,从而使老人安养与幼儿托教成为社会问题。
伴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台湾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成长已由高生育率,低死亡率
转变为低生育率,低死亡率。1951年,台湾男性平均寿命为53岁,女性为57岁;2010年,
男性平均寿命增加为75.96岁,女性增加为82.47岁[181][182]。1981年,全年台湾新生人
口数量为41万4千人,每一妇女平均生育2.46个子女[181]。到2004年,全年台湾新生人口
数量下降到21万6千人,每一妇女平均生育子女仅1.18人;至2013年,新生人口数量下降
到19万9千人,每一妇女平均生育子女仅1.07人。[181][183]台湾已成为高龄化、少子化
的社会。
台湾绿岛人权纪念碑:一道长约十来公尺的石墙上,刻满当年在白色恐怖下的牺牲者名单
2005年在台北市举行的台湾同志游行
解严之前,台湾人的结社、游行、言论、出版、新闻自由都没有保障,加上片面重视经济
效益,社会底层人民的权益不断遭到剥夺,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与社会发展都不健全。
1970年代后,伴随着教育的普及与中产阶级的兴起,人民的自主意识开始抬头。1980年,
消费者文教基金会成立,象征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兴起[184]。
1980年代,随着民主运动的蓬勃展开,街头抗争也成为台湾社会的常见现象,如五一九绿
色运动、三月学运、鹿港居民反杜邦设厂事件、五二〇农运、无壳蜗牛运动[185]与野草
莓运动、太阳花学运等。各族群也开始注重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台湾原住民族权利促进
会发起的“还我姓名”、“还我土地”运动、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开放中国探亲的政治
诉求、客家权益促进会发起的“还我母语”运动等[185]。此时性别平等的概念亦获社会
重视,女性在立法院与县市议会已有保障名额,并通过《性别工作平等法》和《性别平等
教育法》,女性的地位显著提升[186]。此外,台湾首个同志组织“我们之间”也在1990
年成立,争取相关族群的权益,也带起横跨1990年代与2000年代的台湾同性恋权利运动
[187]。
社会福利方面,《劳动基准法》等法令的通过使台湾劳工的地位获得保障。1995年,全民
健康保险正式实施,福利制度已初见端倪。2000年以来,大量中国和东南亚妇女来到台湾
,形成了“外籍配偶”族群,亦产生一些社会适应的问题。而近年的乐生疗养院、大埔农
地事件等,在在显示台湾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不足与问题。
文化[编辑]
台湾高雄市六龟电音三太子
参见:台湾文化、台湾主体性、台湾本土化运动、台湾语言列表及去日本化
国府迁台早期,就开始了戒严政策。戒严时期,政府以官方力量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之
发展,注重呈现反共、传统、一元的特质,忽略本土先民文化,导致在地原住民族失去传
承文化。
1987年,台湾解严后,以中华文化为中心的思考日益受质疑,多元文化思想也受国内外许
多因素推波助澜下逐渐兴起。包含推动台湾本土文化的多元文化行动支持者认为:多元文
化可肯定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尊重文化多样性下的人权,增加人民选择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也促进台湾社会正义与公平机会情况的大幅进步。不过于实际上推动时却也面对如种族
主义与偏见歧视、文化价值判准上缺乏共识、文化差异和缺陷的区辨模糊不清、理论体系
有待厘清和统整等问题[188]。
1996年,台湾学者蔡玮将此文化态样的改变称为本土化或去中国化[189]。2000年民主进
步党开始于中央政府执政后,首度出现的“去中国化”一词,后来大量被支持中国传统文
化者引用。撤退到台湾多年的国民党认为,民进党所推动“去中国化”运动,会让“历史
记忆也难逃被切割肢解的下场”[190]。
文学[编辑]
主条目:台湾文学史
日本时代的台湾作家受到日本文化教育影响,生活文字基础为日文,直到国府迁台初期不
得不重头学中文语法。国府政府大力推行反共、怀乡文学著名的反共文学作家有王蓝、姜
贵和司马中原等。同时,西方现代文学也是当时台湾文坛的重要力量,白先勇、王文兴为
其代表,而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则有《台北人》、《家变》等。1960中后期开始,一些
本土作家以《台湾文艺》、《笠诗刊》为阵地,重拾乡土素材,关注农民与劳工等社会底
层劳动阶级的命运,作品隐含批判精神,终致在1977年引发了乡土文学论战。解严后,文
学更加多元化。近几年,伴随网络的兴起,网络文学成为新的风潮[191]。
美术[编辑]
台北捷运板南线南港站中的大型几米壁画,风格为插画类型。
1950年代,台湾的画坛主流以中国抵台的水墨画家与日治时期的本土西画家为主,绘画技
巧比较传统。1960年代开始,新生代画家引入西方的抽象画等风格,美术风格走向西化。
1970年代乡土意识抬头后,绘画题材再趋本土化。解严之后,美术界生态多元自由,风格
也日益前卫[192]。
戏剧与音乐[编辑]
二战后,一方面在政府的领导下,国剧(京剧)等中国剧种在台湾得到大力扶持;另一方
面歌仔戏、布袋戏等本土剧种则仍为庶民大众的重要娱乐方式。随着电视的出现,布袋戏
、歌仔戏开始讲求声光效果,重新获得人们的重视。而国剧与国语话剧则融入创新元素,
经常以小剧场等形式表演,舞台剧表演成为台湾最具活力的艺术活动之一。战后初期,台
语歌曲一度流行,之后被官方箝制。音乐界也被政治力延伸,创作了大量反共爱国歌曲。
在民间,由香港传入的国语流行歌曲和美国音乐风行一时。1970年代,知识青年疾呼“唱
自己的歌”,校园民歌因此风行。在1980年代,讲究“字正腔圆”的国语老歌风行一时,
其代表人物是有亚洲歌后之称的邓丽君。近几年台湾已经成为世界华语乐坛的中心,张惠
妹、周杰伦、蔡依林等歌手红遍两岸三地,成为了乐坛的重要力量[193]。
国府迁台伊始,台湾电影在官营制片厂的经营下,拍摄大量国语剧情片,其中不少都带有
反共色彩。同时,台语片也悄然兴起,题材以民间故事等为主。1960年代,健康写实电影
成为电影界的主流,代表作有《蚵女》、《养鸭人家》等。同时,香港制作的电影也在台
湾广受欢迎,影响到台湾本地的电影制作路线,爱情片、武侠片和功夫片成为一时的主流
。1970年代,伴随着外交困境,中影制作了大量的爱国政宣影片,如《梅花》、《汪洋中
的一条船》等。1980年代起,《儿子的大玩偶》等影片开启“新电影”风潮。解严之后,
后新浪潮电影兴起,李安与蔡明亮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导演。同时,由于美国好莱坞电影
大举进入台湾电影市场,台湾本土电影的环境与市场一度萎缩低迷[194]。但随着2008年
魏德圣执导的电影《海角七号》以国际化商业路线揉合本土特色内容,在票房上大获成功
并获得不少奖项后,叫好又叫座的台湾自制电影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赛
德克‧巴莱》、《总舖师》、《KANO》、《我的少女时代》等,重新掀起一股“国片热潮
”。
大众传播[编辑]
主条目:台湾媒体史,台湾报业史和反媒体垄断运动
1962年,台湾电视公司成立,这是台湾的第一家电视台。不久中国电视公司和中华电视公
司陆续开播,台湾电视业进入“老三台”时代。但三台都由政府机构与中国国民党掌控,
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扮演党政宣导的工具。1969年,中视播出《晶晶》,是台湾第一部电
视剧。同时杨丽花、叶青歌仔戏与布袋戏演员也纷纷登上萤幕。1993年,政府开放成立有
线电视台,随后在1998年又开放了首家民间经营的无线电视台民视。为普及多元文化与尊
重弱势群体,又陆续开播了公共电视、客家电视台与原住民族电视台。但是,激烈的竞争
导致电视节目严重商业化,收视率挂帅的风气引人诟病,导致媒体乱象的出现。伴随政治
的民主,党政军也先后退出了电视经营[195]。
在解严之前,台湾影响最大的两份报纸是《联合报》与《中国时报》,1980年代后,《自
由时报》兴起,成为第三大报。2003年港商《苹果日报》发行台湾版,报业格局演变为四
报鼎立,另外各县市均有其地方报[196]。近年来各种全国阅报率的调查,通常都是《自
由时报》或《苹果日报》互为领先,取向与台湾社会脱节的联合与中时已日益不受青睐。
[197][198]前副总统吕秀莲等政治人物或资深媒体人亦分别创办玉山周报与新头壳、民报
等结合网络的新型态报刊。广播事业亦有发展,除中广等旧有广播公司外,飞碟电台、
KissRadio等亦成为重要的广播电台。网络也快速兴起,网络文化亦成为台湾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