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推甄上国子监(国立大学)的学生,若考核不通过,不但自己要受罚,连当初推荐他
的老师也要被扣薪水。(《太祖实录》)
02. 国子监就已经有“值日生”的制度了,值日生每天要负责点名。国子监的学生如果批
评学校的餐厅难吃,要被处罚打屁股。(《南廱志》)
03. 朱元璋在国子监门口立一根旗杆,不是升旗而是升人头,犯大错的学生头会被砍下来
挂在上面。放了一百多年,正德皇帝偷溜到街上玩,发现这根旗杆,觉得学校放这个
太血腥,才叫人拆掉。(《南廱志》)
04. 上京赶考可以跟官府申请旅费。但是崇祯年间有修改规定,没考上的人回乡不补助,
导致一些绝望的考生在京城自杀。 (《大明会典》、《玉堂荟记》)
05. 考试的时候,答题卷如果被风吹走,礼部(大考中心)会再发一张给你,但主考官可
能还是会判零分。(《水东日记》、《枣林杂俎》)
06. 每个考生其实只要专研《五经》中的一经就可以了,考试也只要选他读的那经来答题
。但有些聪明的考生故意五题都写,当作加分题。御史觉得对其他考生不公平了,于
是康熙朝以后禁止这样答题。(《觚賸》)
07. 南京本来没有考场,是借用京卫武学(军事训练学校)的场地来考试。后来明成祖朱
棣把一个谋反的锦衣卫抄家,就顺便把他的宅院改建成考场了,但有考生反应半夜会
听到锦衣卫鬼魂的走路音。(《典故纪闻》、《庚巳编》)
08. 南京的风化区就开在考场对面,只有一河之隔。考生考完以后就会去跑趴放松。(《
板桥杂记》)
09. 每到科举考试的年份,南京日租套房的业者会重新粉刷,提高租价,目的就是要赚考
生一笔。(《留都见闻录》)
10. 主考官其实除了看答题的文章以外,还会打听考生的长相,如果长得很丑就会降低他
的名次,万一第一名真的不帅,主考官会很失望。(《菽园杂记》、《庚巳编》)
11. 皇帝在勾选状元时,往往不是依据答题内容的好坏,而是看考生的名字好不好听。但
也有例外的情况,隆庆皇帝曾经觉得大家字都写得太整齐,非常可疑,所以他挑选了
一张涂改很多的考卷当状元。(《英宗实录》、《枣林杂俎》)
12. 考生称呼座主(主考官)本来是叫“老先生”,但是明代中期的考生太谄媚,就改称
“老翁”、“夫子”,后来又发明了加强版,把两个词合在一起,变成“老师”,这
就是老师的由来。(《觚不觚录》)
13. 福建人极少在内阁当官,因为他们讲的官话其他官员很难听得懂;广东人也不会替皇
帝、皇子讲课,同样是因为他们讲话有广东腔。(《明史》、《世宗实录》)
14. 乡试有考中,考生的家人会在门口立一根竹竿。之后会试如果没考中,竹竿就会倒放
收回去,这就是“倒楣”的由来。(《消夏闲记摘抄》)
15. 当京官以后,每天上朝结束,百官有早餐可吃。明代中期曾经有官员以财政困难为由
,建议取消,但皇帝坚持要让官员吃到健康的早餐,否决了这项建议。(《大学衍义
补》、《英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