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新西兰。柳岸野生动物保护区

楼主: trumpet (阿波罗)   2016-11-17 14:44:17
好读网志版 http://trumpetlin.pixnet.net/blog/post/44404195
早上先逛了植物园,下午就来看看动物吧~~。基督城周边有两个有名的动物园,一个是
Willowbank wildlife reserve (柳岸野生动物保护区),另一个是 Orana wildlife
park (奥拉纳野生动物园区),前者以新西兰本土动物为主,后者则多是外国的动物,规
模上 Willowbank 较小,但来了新西兰,本土动物还是比较吸引我们,所以当然就来去
Willowbank 囉~~。
Willowbank 位在基督城北边车程约莫 15 分钟车程的地方,离基督城机场也只要 5 分钟
车程,园区还有提供机场接驳车和寄放行李的服务,所以如果是准备搭机离基督城,只有
一两小时零碎时间的人,可以考虑把这边排进行程。而除了在园区观赏动物外,也有提供
毛利文化的体验活动,不过之前我们在北岛 Te Puia 已经体验过,所以这次就单纯的看
看动物就好了。
门票的部分,成人是 NZD $29.5,另外也可以跟柜台一起购买喂食动物的饲料,会拿到一
包肉泥和一盒颗粒状的饲料。
园区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地图下载),分别是:Wild New Zealand (野生动物)、
Heritage New Zealand (新西兰遗产动物) 和 Natural New Zealand (大自然动物)区。
从入口处进来,顺着路线会进入野生动物区,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大池子,里面是鳗鱼
(eels),而刚在售票处购买的饲料中的肉泥就是用来喂鳗鱼的。
池子中的鳗鱼都被游客喂得体型不小,闻到饲料接近而抢食的画面也不少。
再往下走会先经过一区的飞禽区,有鹅、鸭类。
当然鸵鸟也是不可少的,这时候售票处买的另一个饲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基本上动物都
很温驯 (凶的都会用栅栏隔离),所以可以放心的喂食。
除了飞禽类,也是有可爱动物区,例如像是小鹿。
还有小袋鼠(这表情有点傲娇....XD)。
园区中的这三只小袋鼠 (Lilly, Hope, Kingsley) 其实是孤儿,在被园区管理员发现后
带回亲自抚养长大的,所以对人也不太怕生,不过脑中一直会出现被袋鼠踢的画面,所以
在喂饲料时还是有点怕怕滴....XD。
再往前面走就会到了猴子岛 (monkey island),顾名思义就是有一堆的猴子啦,据官网上
的说法,这种猴子名为卷尾猴 (capuchin monkey),分布多在中南美洲,智力在猴子界是
数一数二高的,所以许多电视电影中都会出现这类的猴子。
白腹锦鸡 (Lady Amherst's pheasant),长长的尾巴十分的引人注目,看起来感觉很凶猛
的样子。
亚洲小爪水獭 (Small Clawed Otter),十分的有活动力,在岸上水中穿梭不停。
园区中的鹦鹉也不少,尤其左边这只名为 Sam 的葵花凤头鹦鹉 (Sulphur Crested
Cockatoo) 也算是园区中的名鸟,据说喜欢跟游客聊天,不过当天倒是没注意到。
环尾猴狐 (Ring Tailed Lemur),虽然在马达加斯加动画中,狐猴是被赋予了阴险的个性
,但牠们的眼神一直给我一种可达鸭呆萌的感觉 (我只是没睡饱有黑眼圈咩....)。
合趾猿 (Siamang Gibbon),据说园中有三只,名叫 Mr. B, Sue 和 Intan,Sue 是从奥
克兰动物园迁移过来的,为了和 Mr. B配种,Intan 应该是两者的结晶,等到他五岁大的
时候,也会被迁移到其他地方继续育种,让这个物种可以继续的繁衍下去。
到这边大略就是野生动物区,接下来就要进入 Heritage New Zealand 范围了。
这一区一开始会看到一些孔雀,不过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倒是这个猪比较吸引我们。这种
猪名为酷你酷你猪 (Kunekune pig),据说最早是由亚洲传入新西兰的,Kunekune 是当地
毛利人对这种猪的命名,毛利语中是‘肥胖又圆’的意思,在 1980 年代这种猪在新西兰
的数量一度只剩下 50 头,后来经过一项品种恢复的计画,才让这种猪不致面临灭绝的危
机。
很吵而且一直抢着要吃饲料的绵羊。
虽然之前在北岛已经喂过羊驼,但是在这边看到还是忍不住的喂了起来....XD,不过这边
的是大羊驼 (Llama),之前看的算是 Alpaca。
小山羊。
小白加罗威牛 (Miniature white Galloway),加罗威牛原产地是苏格兰西南端的加罗威
区域,这种牛的乳产量很高,黑耳黑鼻在纯白的毛身中显得非常显眼。
很吵的山羊群....。
除了大型动物,也是有可爱小型兔区。
还有小鸡。
这真的看得到路吗?
而在 Natural New Zealand 这一区多是以鸟类为主。
啄羊鹦鹉 (Kea),是一种生活在新西兰南岛高山地区的大型鹦鹉,这一属的鹦鹉种只有三
种,其中来自澳洲的一种已经灭绝了,剩下的都存在于新西兰,是说不晓得为什么翻成啄
羊鹦鹉,是真的会去啄羊吗?? 在北岛看羊驼的时候,农场老板也有跟我们介绍 (因为当
时刚好有一只树上)。
而这种卡卡鹦鹉 (Kaka) 和啄羊鹦鹉是同一属的表亲,分布在新西兰的南岛及相邻离岛,
因为体型大,行动较不灵活,而对人类又不具警觉心,曾经是毛利人的食物来源之一,也
是濒临绝种的原因。
还有很多忘记名字的鸟....XD。
喙头蜥 (Tuatara),也有人称为鳄蜥,只分布在新西兰柯克海峡上的几个小岛,因为鼬鼠
跟老鼠数量的变多,造成这种蜥蜴濒临绝动的危机,头顶有第三只眼的痕迹,是一种活化
石,因为外型跟两亿年前的外型一模一样,因为代谢很慢,所以寿命据说可以长达上百年

看起来很可爱的小蜥蜴。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看新西兰的名产 Kiwi 啦~~~(不是奇异果)。Kiwi (奇异鸟) 是新西兰
的国鸟,名称来自牠尖锐的”Keee~~ weee~~~”的叫声。在远古的新西兰因为岛上没有地
面上的威胁,所以许多鸟类的的飞行能力因此退化,甚至是连翅膀都没了,后来人类登陆
后开始捕捉,造成这类的无翼鸟开始灭绝(人类真的是....>"<),其中以 Moa (恐鸟) 最
为知名,而 Kiwi 是唯一一种无翼鸟的幸存者。
Willowbank 保护区是一个名为‘BNZ Operation Nest Egg’的计画参与者之一,主要是
在 Kiwi 鸟产卵之后,将蛋移地孵化,并照顾雏鸟到可以自行生存,用以复育为数不多的
Kiwi 不致步上灭绝之路。
Kiwi 蛋大小比鸡蛋大约两到三倍,翅膀退化后都只靠后脚来行动了。
当然除了看标本外,也有一区可以近距离观赏 Kiwi,不过因为 Kiwi 容易受到惊吓,多
数都是在夜晚活动,所以该区也是灯光调得颇暗,加上有很多草木的遮蔽,要看到 Kiwi
真的花点时间跟眼力才能在一堆草丛中找到牠们,有时候时间不对,甚至可能一只都没看
到,还好幸运的我们一进去没多久就看到了,只是不好拍照 (因为不能开闪光,所以拍起
来也是一片糊),所以就用眼睛观赏就好囉~~。
要离开园区前看到这些动物立板,主要是要告诉大家这块土地上已经有多少种的动物灭绝
了,新西兰因为地处偏远自成一格,物种和其他大陆上的差异很大,但后来因为人类的出
现,直接或间接的造成许多物种消失,在保育生物的意识终于成为主流后,许多人或机构
开始投入复育的行列,在新西兰可以感受得很深,反观台湾,还是说得人多,做得人少(
看看石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