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乱玩3D Touch一周后的心得

楼主: Fyu45 (3C小宇)   2015-10-03 20:03:52
图文完整版:http://alextech.xyz/phone/iphone_3d_touch
Hi大家好,我是文青Alex Chen,
自上次分享了完全没有深度的iPhone 6S Plus开箱后,
这次来分享一篇比较有深度的心得文。
关于3D Touch的几点,完全是一些个人心得,希望别被嘘爆Orz
http://tinyurl.com/qx3cha5
简单心得:
这是一块有深度的萤幕。
Alex这次真的不是想装文青,而是Apple确实让iPhone 6S和Plus的萤幕有深度了;3D Touch无疑是6S上最重要的更新之一。“3D Touch”这个名词在Apple产品线上是首次出现,但“萤幕感应力度”这个功能,却已经用“Force Touch”这个名义应用在Apple Watch和Macbook产品线上了——然而却不怎么成功。
原因吗?个人见解,我认为在Apple Watch上,第三方开发者乃至于Apple自己,都没有找到Force Touch这个功能的定位,甚至在Apple Watch内建的Force Touch应用内,“力度”充其量也只是拿来取代“按压时间”而已,并没有太大使用的必要。
而在Macbook这类笔电产品上,它本身就能用Multi-Touch触控板+键盘达成多层次的操作,Force Touch的存在实显多余,尤其是大部分配合Force Touch的手势操作,即使用传统的方式达成也并不困难(如QuickTime Play快进可直接用鼠标拖曳,网页查找单字直接按右键查找等);图片预览功能试玩的时候我还惊喜了一下,觉得日后要找图片应该简单多了!但随着时间流逝,我最终还是没有习惯使用这个功能,我想光凭这点我就该判他死刑了——毕竟身为消费者,我不应该改变自己去习惯一项功能吧。
不过值得一提的一点,是OS X上一款名为“Inklet”的程式,它能够利用Force Touch的压力感应功能,将触控板转换成一块小绘图版,我自己虽然不会画画,但我想这对于设计师、插画家们无疑是个好消息——尤其是每天都要在Facebook上更新贴文的网络插画家,终于不用在出门时多背一块绘图板了!(不过Inklet究竟好不好用,能不能小程度上的取代绘图板,身为一个假文青的我其实都没有发言权,只是觉得这是我看到在Macbook的Force Touch实际应用上最好的idea)
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废话又说太多了,回到iPhone 6S的主题上;6S上的Force Touch改名为3D Touch,能看出Apple想让使用者在iPhone 6S的触控界面中得到一个立体、多层次的互动体验:当你在桌面略为用力的按下一个App图标时,可以看见整个画面的背景随着你用力的程度逐渐模糊——你能够在萤幕上感觉到你在用力!当力度足够(可以自行调整多大力算足够),机身会给你震动回馈,然后快捷选单跳出,你能快速选择你想做的事:这就是3D Touch上的两大功能之一——Quick Action。目前支援Quick
Action的除了许多内建的App如相机、Safari、行事历等以外,Instagram、微信、微博等第三方App也在iPhone 6S开卖前就抢先加入这个功能了。
然而Quick Action有没有办法改变我的使用习惯呢?至少我可以告诉你,一周内是不可以的。在使用iPhone 6S Plus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我在点开App,找到我想要的功能后,才想起“对吼!这可以用Quick Action更快的达成”
3D Touch的另一项功能是Peek and Pop,你可以用力按住Email的标题或URL网址预览其内容,松手后预览画面即会消失;按压时,画面同样会随着你按压的力道逐渐模糊,产生互动的感觉。
这跟上面提到Macbook的图片预览功能有什么区别呢?Macbook有大萤幕的较好的多功操作接口,当你需要处理大量的图片或Email时,放大缩略图或直接用键盘左右键查看绝对是比较有效率的方法;对于iPhone的小萤幕来说,预览并不像Macbook这般容易,有时候开个网页可能就必须跳到另外的App。Peek and
Pop功能,确实是我目前用到过最优异的预览功能,在寻找Email时,不用一封封点开、返回,只要按下、松手即可;朋友寄来了网址,只要重压就能预览内容,不需要跳到额外的App再返回,这些无疑都是非常方便的!不过我要说的,上面那些情境都是我对未来的幻想,因为Peek and Pop目前只能在邮件、Message等内建程式中使用;然而我看邮件仍然喜欢用能自动分类的Email、聊天也只用WeChat和Line——他们都不支援Peek and Pop。
这里话题就要带到第三个话题——第三方支援了。3D Touch究竟能不能成为多点触控这么一个“改变消费者使用逻辑”的革命性功能,除了看他能不能融入我们的使用习惯中,也要看第三方开发者给不给面子了。毕竟3D Touch就算再炫再屌,如果只能用在内建App上,那也是失败;当消费者未来要打开选单时,已经能习惯性的在App图表上重压一下;且压不出Quick Action的App,会被视为一款烂程式(想像你现在用App看图片如果不能用两根手指放大…);到那一天,3D Touch才能算是“革命性”(一个Apple很喜欢用的字眼)的功能;我很看好、也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话说除了Quick Action和Peek and Pop外,iOS系统的其他角落,其实也隐藏着结合了3D Touch的手势操作。比如在任意App中重压萤幕左侧边缘,就能用一个翻书的感觉,“翻”到上一个开启的App;好不好用?其实如同上面所说的,每次手很快的双击了Home键,跳出多功选单后,我才想起:啊!原来还有另一个方法可以用。
另外就是很多人,尤其是台湾人,喜欢放在iPhone萤幕边缘的小白点——AssistiveTouch功能
说实话我是一直不能理解,既然有了好用的Home键和手势操作,要它干嘛?好像有些人是怕Home键按久了会坏掉(事实上在iPhone 5S以前iPhone Home键按久了确实会影响手感和敏感度),不过自从有了Touch ID后,几乎就没有出现这个问题了。
又说废话了,总之,以往的AssistiveTouch使用分成两个步骤:先点小白点开启选单,再在选单上选择自己要的快速键;不过有了3D Touch后,可以将“重压小白点”设定成直接启动一个功能,这样你可以把你最常用的快捷键,如Home键,设定成重压感应,这样每次需要回到主页,只需要一个步骤就能完成;对于AssistiveTouch的爱用者来说,更是让使用小白点变得和使用Home键一样有效率。
当然身为一个文青,我还是不会因此就接受一个白点一直浮在我的画面上Orz
此外,我觉得Apple在iOS系统操作的过程中,其实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加入3D Touch来提升使用者体验。比方说在快速设定栏中,如果重压WiFi图示就能直接进入WIFI的设定页面,那我相信这项操作绝对会很快成为我的习惯!毕竟生活中太多需要设定WIFI的场合,而目前唯一进入WiFi设定的方法只有打开设定App、选择“WiFi”,比起对面的Android阵营,实在麻烦很多(Android 5.0后可以直接在快速设定栏选择WiFi连结、输入密码或进入详细设定)
Quick Action、Peek and Pop和种种手势操作,其实不过是Apple身先士卒,开创了几个使用上的Demo,仅此而已;我更期待的是未来的开发者们能够想出更多更有趣的应用!3D Touch像是刚出生的婴儿,他在摸索;Apple在摸索;我们,也在摸索。
以上是我对3D Touch的简单心得
要看有精美图片的版本请参考原文XD:http://alextech.xyz/phone/iphone_3d_touch
想继续看我耍宅?
请支持:
文青宅不宅FB:http://www.facebook.com/alextechxyz
文青宅不宅微博:http://weibo.com/alextechxyz
文青宅不宅微信公众号:alextechxyz
作者: FeiWenWang (废文王)   2015-10-03 20:46:00
太空灰真的有种沉寂美 有种禅的感觉
作者: mmmmmfff (发牢骚!)   2015-10-03 21:04:00
要宣传你的网站可以直接贴在本文 可以用修文的假装是签名档吗? 明明签名档的行数就有限制
作者: LonyIce (小龙)   2015-10-03 21:06:00
要分享也直接贴全文
作者: layzer (我有一个猪宝贝)   2015-10-03 21:21:00
身为一个文青 把中文好好写也是很正常的
作者: bbac99119 (帅哥厨余倒你家)   2015-10-03 21:21:00
变简体字了
作者: mingyang727 (羊)   2015-10-03 21:22:00
稍微翻译一下好吗
作者: Reedred (北国的啤酒)   2015-10-03 21:25:00
Google翻译机是好帮手 不转一下繁体吗?
作者: chao0210 (半糖多多绿)   2015-10-03 21:29:00
简体是啥小
作者: Ichbinschwul (Niklass)   2015-10-03 21:31:00
残体字?
作者: CraziPhone (有点不方便)   2015-10-03 21:33:00
'
作者: zanguy ( KuKoo)   2015-10-03 21:43:00
帮补 感谢分享
作者: snowinwater (Snow)   2015-10-03 21:45:00
其实文章不错,但照片可以不要那么失真吗XD
作者: kery1120 (小源)   2015-10-03 21:51:00
推心得
作者: johan1027 (一只吉)   2015-10-03 21:53:00
文章不错~我也喜欢整面黑的质感!(击掌ˊ_>ˋ话说我之前黑色iPod touch 4没货 只好买白色 买了每天都在捶心肝XD
作者: u0111259 (Meistersinger)   2015-10-03 21:57:00
作者: randallwoo (秘密)   2015-10-03 22:05:00
深度?
作者: ksk0516 (ksk0516)   2015-10-03 22:56:00
文你老
作者: MOONY135 (谈无欲)   2015-10-03 23:02:00
文青跟阿宅是互斥 矛盾了 阁下
作者: mmmmmfff (发牢骚!)   2015-10-03 23:13:00
文青跟阿宅其实不互斥 真文青其实蛮宅的 要整天看书不过原po这个其实是假文青就是
作者: jolly83118 (不要加香菜)   2015-10-03 23:20:00
推太空灰
作者: imgkiller (无血之大戮)   2015-10-03 23:21:00
你的文章臭又长,又没有干货。。。。
作者: eyecolor (欸)   2015-10-03 23:42:00
其实文章写的不错,不要一直说自己是文青就好
作者: Annex (安妮)   2015-10-03 23:54:00
黑暗文青界的文青王(?
作者: MOONY135 (谈无欲)   2015-10-03 23:55:00
文青不会强调自己是文青 文青也不会觉得自己是阿宅那是两种不同的生物
作者: mmmmmfff (发牢骚!)   2015-10-04 00:05:00
你如果常跑小剧场或live house会发现很多文青蛮宅的但通常不会承认自己是文青就是那是一种黏腻的感觉 会处在高兴却不愿意承认的状态
作者: miner0802 (Mr.Miner)   2015-10-04 00:50:00
我不专业,也不懂文青跟宅的定义,但是这篇文章真的很难阅读,跟阿婆的裹脚布一样啊…
作者: gamewinner (比赛终结者!)   2015-10-04 01:24:00
这什么烂文章
作者: cooljoe1985 (台湾水电工)   2015-10-04 03:11:00
排版成这样还文青..........
作者: pony666 (不要踩到我)   2015-10-04 06:26:00
恶心残体 最近有考虑游泳跨海吗
作者: godthomas (嘎嘎)   2015-10-04 07:17:00
补个血,大家不要这么激动。最后的简体没改
作者: BigHeadDoggy (大头狗仔)   2015-10-04 16:21:00
好可怜说真的 看到第一句就不想看下去
作者: dracula0317 (有信来了喔)   2015-10-05 03:29:00
阅读困难 自以为是的文字 不是每个人都看的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