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akahashikag (道歉时露出胸部是常识)》之铭言:
: 一言以蔽之,就是习惯问题
: 这里有两条 Lightning 线,一条是全新的,年初买 iPad Mini 时送的,我都放在电子除
: 湿柜里面,另一条是平常使用的,绕法跟收法就跟附图一样
: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580/14835855920_18a79dae36_b.jpg
: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563/14835972457_e8e5038653_b.jpg
: 使用中的线是跟着 iPhone5 来的,也就是去年年初,如果没意外,也就是 Juice + 一直
: 不出货的话(去你的 Juice+ ,我十个月前就订的传输线是要孙子烧给我吗?),我大概
: 会一直用下去,搞不好换 iPhone6 的时候它还没坏
: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595/15022139002_a9718f77a9_b.jpg
: 这是二月初,换 MBPr 时拍的,不过到现在又过了六个月,线的外表还是没变,反观某行
: 动电源送的“纯铜、编织网屏蔽线”一样放电子除湿柜里面却已经变成这样子了
: 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860/15022498175_3be1cb4b00_b.jpg
: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582/15022497845_170d24bb73_b.jpg
小弟为键盘机构工程师
其实使用者很可怜,常常要责怪自己XD
先借用一下国外部落客的图片
http://technology.feedfury.com/content/36144802-poor-iphone-cable-design.html
一言以蔽之,这线材没有做到足够的可靠度
通常我们设计消费型产品的线材,都会设定这个接头部分要承受+/- xx度的摇摆
达到1500次~3000次(依照厂商的不同,标准也不同,当然越高成本越高)
结果分别有1.没事 2.破皮 3.接触不良(有些角度通) 4.断线
当然3/4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其实到2也是很危险
因为破皮之后,力量就直接落在内部铜线上
铜线其实是由很多条细细的铜丝组成
所以破皮后他们失去保护,很容易断(内部各条线即使自己有塑胶皮,也都很薄)
所以一般工程师就会设计这个strain relief
![]()
简称SR,也就是多一些塑胶材料去保护最容易破坏力集中的部分(通常就是线尾)
这样线尾就不能很凹,可以避免大幅度的弯折
破坏力也不会集中在某一点
当然ID工业设计都会觉得这段很丑,越做越小甚至拿掉
也就是你们看到Apple的那样子,就没有SR
![]()
他只做一段短短的材料,撑著最尾端...
所以弯折的抵抗力就大幅的下降了,线就很容易破
而业界的好朋友(三颗星或是阿术斯)们看apple这样做,也都跟着这样做
所以大家都一起破皮....XD
那机构工程师设计上要怎么解决呢?
(除了把ID打一顿之外)
有人提到材料,其实Apple已经是用强度很好的材料了(TPU)
这种材料抗拉性很好,燃烧之后只有水以及二氧化碳
超级环保,虽然贵一点,但可说是未来的主流(可以取代烧起来有毒的PVC电线)
但是线材皮就是那么薄,所以摇还是会断
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例如把皮加厚
或者是有些线,改用Kevlar纤维,也就是防弹背心用的啦
当然价格也就更贵...
皮变厚就算可以接受好了
线会变硬,手感会变很差,线材会硬梆梆的
你把手机充电放在桌上,可能手机会一直翘起来 XD
而且大家不是都会卷线收线,会收不太起来
这个通常也是不能接受的
其实还有不少方法啦,但缺点都是让使用者第一手用起来感觉变差...
(虽然更耐用XD)
之前听到国外骂比较多的
大概就是Macbook 用的充电器断最多
(而且竟然有创业网站的案子是发明一个外加的防摇断套XD)
但是他的线的确就是比较好看XD
这真的需要勇气才能做的
Apple绝对知道怎么做不会死的线材
因为这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这是传统产业...
但ID在公司中的份量,真的是很强大吧XD
为了追求极致的线材触感,一切都可以讨论...